缅甸居住文化(胞波资讯网 杨世运)
缅甸居住文化
来源:胞波资讯网 杨世运
根据中缅两国的地理形势,居住条件的需求是截然不同:中国地处冷带,“暖和”是居家的基本要求;缅甸处于热带地区,“凉爽”才是最根本的条件。因此居住文化方面,还是有差异。
中国人受到儒家思想的长期影响,比较崇尚“*代同堂”、“天伦之乐”、“家长制度”……等等传统文化,这种思维方式,肯定反映到具体的物资之上。中国“四合院”就是传统居家文化的明显表现。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变化,中国传统“四合院”式的居家形式早已成为历史。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实力加强,中国逐步转向现代化大城市发展,“高楼大厦”已经完全取代过去式的“四合院”住房。由住房文化可以窥视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人民生活模式的巨大转变。
与其相比,缅甸人民的生活仍然停留在相对欠发达的状态,除仰光、曼德勒、等较大城市的住房,已经往“高楼大厦”方向发展,缅甸绝大部分的中等居民住房,仍然以茅、蔑、竹、木、砖、为主要原材料。缅甸人民居家结构的层次分为:
1.稻草房→2.蔑笆(竹编)房→3.木板房→4.木夹砖房(砖直立)→5.木夹砖房(砖平放)→6.钢筋水泥大厦(三层)→7.钢筋水泥大厦(10层以上)。
很明显这种居家模式完全以经济实力来体现。目前在缅甸绝大部分农村,仍然以1至3类住房为主体,4、5、类属于农村及较小城镇中较奢侈的建筑类,至于6、7、之类,肯定仅有大城市(仰光、内比都、曼德勒、等)才有能力,而最后第7类,仅属于仰光等最大城市的建筑种类。
缅甸住家的等级种类体现了居民的经济水平实力。若要观看缅甸建筑的艺术特色,则以宗教寺庙建筑为主要对象了。与中国帝王将相的宫廷建筑代表中华文化建筑艺术水准,是有所不同。缅甸文化的精髓全集中于宗教寺庙之中。
据说,孙中山先生曾感慨地说过:若国人均能用上马桶,则即代表国家的实力已达一定水准……换句话说,一个国家的实力完全可由居住条件来决定判断,这是千真万确。
缅甸的经济实力的确还有待发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