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缅甸 看藤球
□ 白玉竹
田地间,一块平整的空地,一张直立在场中央的简易网,一群热情洋溢的参赛者和一众激情澎湃的村民,就组成了一场备受期待的比赛。
网络配图
藤球一直被奉为缅甸国球,是缅甸的民族传统运动项目。它盛行于700多年前缅甸第一个封建王朝——蒲甘王朝时期,并流传至今。藤球比赛一直是缅甸运动员为国争光的重要“利器”。虽然在今年的雅加达亚运会上,缅甸只有藤球女子双人赛夺得一枚铜牌,但缅甸曾连续在上两届亚运会中分别获得了两项藤球比赛冠军,并多次在东南亚运动会藤球比赛中夺冠,实力不容小觑。
藤球是用细藤条编制而成的黄色空心圆球,体积小、重量轻、外壳坚硬。踢藤球时,需运用脚腕、膝关节等支配和控制球,不让其落地,动作与中国的踢毽子运动类似。藤球比赛是一项融合了排球和足球特点的运动,两队隔网竞赛,观赏性、竞技性很强。藤球比赛的规则和技术动作与排球相似,所不同的是以脚代手,因此又被称为“脚踢的排球”。比赛中的基本动作——踢球,通常需要将脚踢到半空中齐肩的高度,相比较下技术更加精确高难。在足球比赛中偶尔能看到的倒钩动作,在藤球比赛中时时刻刻都在上演。惊心动魄的杂技式动作,令人惊叹藤球运动员的弹跳能力和柔韧性。
藤球运动是由马来西亚一种名为“sepak raga”的运动发展而来的。在11世纪,东南亚许多国家的文化中就有关于藤球运动的记录。人们在劳动之余,围成一圈,不用手和胳膊而用头顶球、用脚踢球,使之不落地并在空中停留尽量多的时间。1945年在马来西亚的槟榔屿举行了一场藤球表演赛,引起了巨大反响。1960年,一套借鉴排球比赛的规则制度建立起来,这项运动也正式被定名为藤球。1965年,藤球被正式列为两年一度的东南亚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以在场中使用网为标志的现代藤球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
来到缅甸之后,我发现普及率最高的运动就是这古老的藤球,它在缅甸人心中地位独特,足以媲美乒乓球在中国的地位。藤球制作简单,材料随处可取,踢藤球所需的服饰装备和专业运动场地限制也不多,门槛比较低,深受民众喜爱。无论乡村还是城市,随处可见玩藤球的人群,参与度极高。
在乡村的日常生活中,劳作之余,玩藤球成了小孩子和青年们的主要休闲游戏。年长的人们也会带着村子里的年轻人组成藤球小队,进行默契和技术上的训练,以备战村里每年举行的藤球大赛。田地间,一块平整的空地,一张直立在场中央的简易网,一群热情洋溢的参赛者和一众激情澎湃的村民,就组成了一场备受期待的比赛。村民们用这种朴实无华的方式,诉说着他们对藤球的喜爱。在缅甸被奉为“神鸟”的乌鸦和随处可见的流浪狗也是藤球比赛的忠实观众。
虽然缺少了乡村的安逸,匆忙的城市生活也并没有消磨掉民众对藤球的热情。但即使在缅甸最繁华的城市仰光,基础设施建设也并不完善。虽然仰光市内已经建设了约50个专供藤球运动使用的场地,但对于大众需求来说仍是少之又少。大部分民众随意在街边的空地上,约上三五个人围成一个小圈互相传球,便组织了一场藤球运动,其对场地的适应能力可见一斑。地处热带的缅甸,雨季漫长,约有5个月。旱季时日照极为饱和,酷热难耐。但不管高温日晒,还是雨后泥泞,他们都踢得专注又认真。有人围观,他们也只是微笑回视,下一刻又专心于自己眼前的藤球。不只是对待藤球运动,缅甸民众随遇而安的淡然心态,已深深镌刻在他们的文化当中。
在缅甸,夹脚拖鞋和纱笼是极具特色的民族服饰,男式的纱笼称作“笼基”,女式的则是“特敏”。很多情况下夹脚拖鞋多有不便,所以他们也经常赤脚行动。平日里踢藤球时,并不需要穿专业的鞋类装备,许多人都是直接赤脚踢藤球。旁人看着都会觉得自己的脚仿佛在隐隐作痛,踢球人却乐在其中。不仅如此,男士长至脚踝的“笼基”也不适合运动,因此他们会将“笼基”底边卷起系在腰上,方便双腿行动,缅语中还专门有一个词汇形容这一动作。街边所见的藤球运动爱好者多为男子,大概是女士“特敏”更不方便运动,也无法缠绕到腰间的缘故吧。
对于缅甸人来说,藤球往往一直伴随着成长全过程。小孩子蹒跚学步时就抱着藤球玩耍;课间活动时,学生们多以踢藤球为乐;成年人的休闲运动里也少不了它。在缅甸,像每个男孩子都要“出家”一次的风俗一样,每个男孩子都会踢藤球也是约定俗成的事。对于他们而言,藤球运动是深植于内心的习惯和爱好,必将一代代传承下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