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舐犊情:中国女中的美术课-宁立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缅华文苑 发布于2017-06-23 14:30:56 共1351人阅读
文章导读 难忘舐犊情:中国女中的美术课-宁立

作者:宁立

对学生开展“全面发展教育”,是中国女中的基本教育理念。  

何谓“全面”,对此教育界有个总结和完善的过程。从早先的“德智并重”“以德为先”,到后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再到今天的“德智音体美”皆有,总之,不一而足。

当年的中国女中,没有在教育理论方面做更多的探索,而是在实践方面狠下功夫。除了因“德智并重,以德为先”而获得所有学生家长的称许之外,中国女中的艺术教育、中国女中的体育也因成绩显赫而名声在外。

本文根据一些老师校友的回忆,对中国女中的美术课做一些叙述,为关心中国女中史料的校友们提供一些参考。

受当时条件的限制,中国女中不可能设置专门的美术教研组,当然也没有形成一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基本按照任课老师的特长量身定制,擅长什么,教什么。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当年中国女中的美术教育还是很有特点的。

首先是教学思想明确。

尽管那时的缅华小学教育理论还没有上升到今天的高度,但中国女中的各位校长,周颖如、周雅宝、林希智,她们都有十分明确的执教理念,这就是“不要让孩子偏科,而要让孩子们全面发展。

中国女中从创办之日起,一直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安排有专长的教师给学生上美育方面的课程。低年级要学手工,中高年级则要学书法、绘画。

一般来说,低年级的手工课多由心灵手巧的女老师担任,象管行政的陈世钦老师,管财务的蔡人伟老师,都曾把她们在手工方面的一技之长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每到逢年过节演出节目的时候,甚至教学生参加手工自制服装和道具,极大地提高了的学生在学习手工的成就感。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有针对性的开设书法课、绘画课。中国女中的两任校长周颖如、周雅宝都有深厚的书法功底,她们经常适时组织学生参加缅华社会的书法比赛,中国女中的学生每次都有人获得奖励。

在这方面,中国女中的前辈老师,为了孩子,真可谓用心良苦。

其次是内容多样,生动活泼。

中国女中的学风向来极为端正,学术上不搞一言堂,广开思路,广开言路,不拘一格用人才。老师开设手工、书法、绘画课,只要对学生有好处内容,学校领导一概支持鼓励。

仅针对高小学生开设的绘画课,内容就涵盖静物写生、铅笔素描、水彩、国画等诸多绘画常识和技巧入门。学生喜欢,相关老师也乐得十八般武艺齐上阵。老师教的不亦乐乎,学生们也学得不亦乐乎。

这次纪念母校百年诞辰,我们竟然征集到五十年前中国女中老师讲课后为学生纪念册画的国画作品。画的是一幅“翠竹”,寥寥数笔,却又层次分明,竹子的风骨和韵味跃然纸上,上面还提写着“为人民服务”“一九六五年十月十二日于中国小学”的赠言和日期。极为珍贵。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以“丰富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之健康成长”为美育课程的宗旨。

教育本身只是一种手段或工具,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所以,中国女中的历任校长都在学校教务会上反复强调,我们办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们多学一些本领,以便将来走向社会的时候,能够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

这一教育宗旨得到所有中国女中老师的认真贯彻。

中国女中的校友,60年代返回学校教美术课的尤肖松曾这样回忆中国女中的美术课。他说:“我之所在上小学的时候形成对美术的爱好,就是因为美术老师林复一先生的言传身教。记得当年,在上美术课的时候,有一位同学叫郑顺忠,十分调皮,不认真听课。林老师就请他坐到讲台前面,给大家当模特,让全班同学即兴为郑忠顺画速写。林老师不仅巧妙地化解了好动学生的调皮,而且让人物写生的课程从专业美术学校的神秘殿堂走进了普通小学的教室,极大地激发了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和绘画兴趣。我当即随手为郑顺忠同学画了一幅肖像,因为水平太差,我把他画得像一只猴子,于是我特意为自己的第一副写生作品,题上两个字“老猴”。林老师在讲台上给全班同学讲评了我的画,夸奖了我的想像力,同时也善意的提醒我要尊重同学。就是这样一堂普普通通的美术课,使我对美术开了窍,从此受用终身。我在教美术课的时候,经常把自己的这段经历讲给学生们听。因为,我希望他们有朝一日也能从故事里品出‘个中滋味’!”

对于中国女中的校友来说,母校是个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一门小小的美术课,也能演绎出让人回味无穷的意涵。  

每当想起中国女中的诸位恩师,杜甫的那四句诗就会久久地浮现在所有学生校友的心头: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016年9月8日 北京

本文刊载于《难忘舐犊情——纪念仰光中国女中百年华诞》

2016年12月,缅华笔友协会澳门出版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