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短篇小说翻译及其他——前言(丘文)
缅甸短篇小说翻译及其他
(丘文)
前言
从学校出来就进缅甸历史上第一间华文中学“中华中小学校”任职。教的是国语史地,两年来的粉笔生涯给了我更多的空余时间进修。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又因在学时爱舞文弄笔,和当时仰光几家华文报刊的副刊编辑有所交往,所以间或也写些小品、小诗、阅读感想,在报刊上发表。
1954年周恩来总理首访缅甸后连续九次访缅,打下了中缅友好大厦的坚实基础,奠定了亚洲和世界各国在五项原则下开展外交关系典范。更重要的是他在一次讲话中,提到的是“从向当地落地生根、热爱祖国,热爱缅甸和缅甸人民世代友好相处”的伟大指示,改变了缅甸华侨社会促进两国人民的胞波情谊,改变了缅甸华侨社会的组合成分。自此以后,申请入缅籍的华侨多了。缅华华文教育界为了融入缅甸社会和缅甸教育相衔接,进行课程改制,各大中学增设外文班,以便学生出校能报考仰光大学。缅华社区各大报刊从内容、报导版面都做了改革。本来头版的国际新闻和后板的本地新闻对调,表示对本地新闻的重视。副刊开始鼓励本地创作,以刊登本地色彩的创作、翻译、文艺小说、游记、生活小品为主。总之,周总理的一席讲话指出缅华社会往后正确的发展方向。
其时缅甸文化艺术界也正开始对他们的文学艺术创作理论发展方向进入思考。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得到传播,作家们从单纯的狭隘的爱情主题创作,开始摸索实践写实、写人民、写生活、关心社会现况的现
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湧现一批现实主义作家,如:八莫阵旺、达贡达雅、鲁都宇纳、著卡、名礼、杜亚玛、旺林……有如脾都达、鄂巴及旺林短篇小说的出版,有“红屋子”(红楼梦)、“阿Q”、“从东方升起的红太阳”(红日)……等中国主要文学名著的翻译出版。
收在这个集子里的旺林短篇小说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各华文报副刊的邀约翻译的。翻译了几篇小说之后,感到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弱势族群,他们也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他们的奋斗艰苦的生活经历不断发生在我们周遭,因此就有了一个小贩的故事,“缅甸妈妈”,“超越国境线的爱情”……等的作品。他们不能说是小说,充其量只能算是生活小品。之所以把他们集在一起,因为它们是同一时代的产物,反映了一个历史阶段人民的生活。后来为争取中小学校年轻读者,也译了几篇附在集后的缅甸寓言、童话民族传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