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阿迎舞
缅甸阿迎舞,原是来自宫廷的一种歌舞表演。阿迎,缅语意为悠扬娴雅。近百年来阿迎舞流传于民间,发展成一种以女子独舞为主,配有男丑角插科打诨的说唱舞蹈。
阿迎舞是缅甸一种独特的民间说唱舞蹈。最早见于阿瓦王朝。缅王为了娱乐消遣,常把民间优秀歌手舞女传进宫中表演,演员抱琴于怀,坐在国王面前演唱,称为“坐唱阿迎”。贡榜王朝后期,音乐、戏剧有了较大发展,宫廷“坐唱阿迎”渐渐发展成为以女子独舞为主的表演形式。一般是一个女主角表演,另有两个或四五个男丑角插科打诨。也有两三个女演员交替演唱跳舞的。演出时女主角身穿艳丽的古典宫廷服装,肩披大纱巾,发髻上饰有鲜花,男丑角身着长筒裙,缅式外套,头扎岗包。先由男丑角登场,以对口词相互取逗,然后邀请女主角出场。女主角应邀来到台前,向观众彬彬施礼,自我介绍,报告节目,然后踩着乐师弹奏的乐律边唱边跳,翩翩起舞。舞步时快时馒,舞姿优美轻盈,并不时插白与丑角逗乐。
阿迎舞无固定剧情,内容灵活自由,演出短小精悍,颇受群众欢迎,是民间红白喜事及各种喜庆活动中最常见的艺术表演形式。开始为坐唱阿迎,后宫中加了舞蹈。初期女角、丑角各一。女角边唱歌边跳舞。丑角插科打诨,背名诗、讲韵白,即席助兴,后来发展为女角丑角各两名,演出一些简单故事情节。用鼓、竹匣琴、笛子伴奏,后来又增加了编鼓、编锣、唢呐等。
18世纪末,艺人们散落民间。丑角往往是班主兼编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阿迎舞台采用了景片、灯光,服饰华丽,缅乐西乐兼有,女角五、六人,兼饰剧中男女角色,丑角二、三人;剧目系自编的短小喜剧、闹剧,或在简单情节中贯串演出各种舞蹈,或演出某些古典名剧片断。有的团亦唱时代歌曲,跳现代舞。阿迎剧团小巧灵活,到处皆可搭台演出。到20世纪60年代全缅此类剧团有60~70个,大多在仰光、曼德勒两地。如今,在缅甸的各类文艺演出中仍可常见。(缅华网编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