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民间习俗(三十一)住宅周遭——油磨(丘文 译)
缅甸民间习俗(三十一)住宅周遭——油磨
作者:新彪尊旺登 译者:丘文
油磨的配件
农民们从他们的园地收获的麻,花生等油料作物,需要用牛拉的磨碾成食用油。所以,每个村落至少会有一架磨油器。坚固地竖立着的大木墩里,插着一根油亮的木棒,这木棒被另一零件连接在一块厚重的木板上。这就是<油磨>。一架油磨由<臼,槌,苞baun(缅甸油磨上联接舂杵的木杆)和茄Ka(土油磨中联接杵的木杆)>四个部件组成。臼內有“薩sat(连接边沿的木板)。”和“夾艮Kyetyin。”。槌棒有“加拉德”木梆。“苞”里有舌,横栓。“茄”中有<纳拉na_la>,<纳拉莪>桩,轭,刮板,轭孔。
油磨臼内有大穴,大穴底有一个深四吋的小穴,就叫做“夾艮”。磨槌插在臼心,为方便操纵由于塗了 油渣而光滑的中段粗大的槌棒,更为装卸便捷,还插有一根小木桩。这根木桩叫<茄拉德>。插於臼里的槌棒头掛在一根稍为弯曲的木条,这部件从后面看和朝中大臣们載的<彪baun>包头巾的形状很是相似。所以也叫“標”好像也称之为“泡”。这“泡”上段是结实的,下半段却是开杈的。在开杈处塞入的木板就是“舌”,连接两者的就是横栓,有用铁的也有用木的。
“舌”是连结“苞”和“茄”的部件,“茄”是一片又厚又長的木板。原头有跨臼的半园形部件,跨件近处是轭,轭套在轭洞。“茄”端有连接杵的绳子或竹子。叫做“纳拉”。有掛“纳拉”的纳拉勾。
油磨备件尺寸
制做油磨的木料最好是苦楝树。也有用白皮合金树和罗望子树,建一架能容四升一缅斤麻的油磨,需有用釉陶片磨滑的木墩,园周五尺一寸半,入土两肘尺露地面两肘尺共长四肘尺。但是园周如有四肘尺或五肘尺粗的话,入地可減一“迈(即一拳加一母指长)”。露地面的高要看掌磨人的身高而定。刨油磨臼时,根据粗细工序要用大斧头,铁钎,锛子,刨刀。臼口园周一尺两寸半,深一尺五寸。连接杵杆的穴只有四寸。一大块木墩掏刨成臼,为使臼面宽阔要贴沿边“薩”,是一块木板或多块木板细工衔接在一起的板块。“薩”外沿有八尺長,内沿有两尺八寸。
木槌棒用罗望子木或山合欢木制成。槌棒入臼处园约五,五尺半长或六尺。因此,槌底根处有十四寸半,再上段是十五尺半,“茄拉德”底段有十六寸一钹。最粗是中段,根端只有十五寸(两头细中段粗大的橄榄子状长槌。译者)。“茄拉德”有一迈<约6英寸>长,两缅钹粗的木,竖于离槌棒根廾一寸处。这不是固定的,在槌棒缩短时要锯短“苞”一样,也要把“茄拉德”孔上移。
“苞”因要承接直竖的棒槌桩,尖端须稍为弯曲,長度同槌棒,大都习惯用枣木,其实只要是硬木均可用。“苞”的任务是连接“茄”和棒槌,承受茄的重量压力,所以要有五尺粗园,“苞”的底部有燕尾开杈处,杈处可以剝制也可以用套装,十八寸长。尾杈有两个两钹宽的孔。
“茄”厚一“迈”,宽一肘尺一柞,长五肘尺。臼的腰间为跨接“茄”,在顶上有一半月形的“屑”叶,一支“屑”叶一肘尺长,所以“茄”面只剩四肘尺。把这“屑”叶稍为向“茄”的尾端移一柞就可看见前部插在“茄”上的轭柱,有一肘尺长。顶端有一道凿痕,轭棒要和轭柱相套,所以要在轭柱凿洞,此段轭是平板,牛扛的地方是园的。约五肘尺。轭棒用“泊兰”羊蹄甲木制成,“泊兰”羊蹄甲木凉性,一只拉油磨的老牛有“泊兰扁轭黄楝,想干它一个雨季。”想念轭的诗句。“洎兰”木扁可使肩部凉爽,黄楝树皮织成的牛鼻索也使鼻孔清香。
“茄”联接磨杵板端到根部一肘尺距离的地方有“纳拉”桩,用铁条或木钉成,桩和轭用“纳拉”相连,“纳拉”是约长三肘尺的竹竿,兩端隐藏着牛鼻绳圈,一圈套在牛左边的轭上,另一圈套在“纳拉”桩上,整个油磨的运作“纳拉”是重要的部件。“纳垃”的长短要根据拉磨牛只身体做调节,牛体长的话“纳拦”索也要长,原因是“纳拉”短则槌棒压力轻。有些油磨没有专设役牛人,掌磨人要坐到“茄”上,把油仔推下臼里,所以要另架“推手把”。推手把和“茄”的长度一样,一掌大的宽木板,一边稍有隆拱状。有时为了增加压力会把大块石头放在“茄”上。
任何人要到磨坊榨油,从不直言要去榨油,只习惯说要去搓油。十句谚语中有“搓油棒槌”的说法,可见大众只喜欢用“搓”字。另外在<斯都达玛达雅>九段词<喜底巴拉>出家一节中用………<闪闪油液,源源流出,臼穴之口,不要搓错,……>在这里用了搓字,证明搓油用途之广。
麻,花生等油料作物榨油之前,要把其中的渣滓粉末什物,过筛,簸,弹,箕以求洁净。过筛为棄土末,把麻放在簸箕箩筐里,前后左右旋转。因为筛盘的拨动尘末从细孔落下,其他什物渣滓会浮集上面,把这些渣滓用双掌捞取叫<友底>。还不滿意由筐箩筛下粉末,又把麻放在簸箕簸过,把簸匾另一边突然弹起,使麻子里尚余的粉末和轻的渣滓扬出。
清除晒过的油料子渣滓后,待掌磨人清洁了臼内外,套上棒槌和“苞”,才把油料子放進臼內。能容四缅升两缅合麻的磨油器,花生能下四缅升四缅合。多兩缅合。
掌磨人有接油擦油沾水的毛内,木橇棍,铁铲子。油瓢是龟壳。放油料子之前有些先放一缅合温水,这叫垫底水。油料並不能一次全部入臼,余有的部份要堆在磨器上。
给牛上轭开工了。因晒日光干脆的油料子不会進入光滑的棒槌下,围着棒槌滑溜,如果不处理一整天都榨不出油,因而要用铁铲凿开,用棕榈果壳澆一瓢垫底水,黏在棒槌上的麻子则要用溫水八瓢慢慢细心澆淋,这叫<上方续水>。上方续水沒有固定的规矩,要随机应变,灵活处理。太干多淋,湿度速宜则少澆。因用温水会促成麻粒结成团進入棒槌下,油料一進入槌下马上就出油了。掌磨人要走动在油磨周围,用工具把黏在周边的麻团麻子铲到槌下。
在这里要区别敘述有底洞和沒有底洞的两种油磨操作程序。
不知在磨里装置筛子的地区,也不会知道可以在臼底凿洞。底洞是在“夾艮”用手钻钻的洞。这个洞当”茄”旋转时从“卡”腰下伸到外边,有一小片铁片沟垫接,在该漏咀蝶形下放任何一种承接具就行了。臼內的油沌清后,只要把塞在底洞的塞子拿开,让油流出,流出的油还濁而不清的话,再倒入臼内,这是因为垫底水不夠的缘故。
沒有底洞的油磨,要掌磨人用擦油巾浸入油中,然后拧在置於“茄”上的接油桶,接油桶滿了倒在另一大桶。
麻粕还沒黏在油磨臼,刚裂开的麻子和油汁混和成团时叫“西推”油渣。过“西推”油渣阶段后,不但会黏在臼里,还会峥嵘着凸跳冲出臼口,掌磨人要随棒槌用布巾摄取,把这些跳出的麻楂豆粕扫入臼內。跟一圈扫一次叫“德涛”,跟两圈扫一次“尼涛”。
出油停止了必需在“茄”前垫一个“贡”拱垫。“贡”三脚树根或树杈。“茄”一上三脚杈牛就自然停步,接着拆下横栓,卸下“苞”,这些都易执行,只是拆卸棒槌要次次晃动,由於种种原因如下垫水少,麻粕会在“茄拉德”下凝成团咬住轭,二,三人才能卸下。卸下棒槌用毛巾摄吸“夾艮”穴內的油,接着用木铲剝离油渣,如果较难时才用带有铁片的铲。掏上的油渣堆放在“茄”上,重新套上牛,在牛未拉轭前臼內已有油渣,牛拉动轭后还得慢熳加入,这叫“宋扁”返嚼。油粕冲上臼唇时要把它扫入臼,三,四次后,以现有压力已无法再榨出油,垫上“贡”卸下牛,摄吸穴內的油,可见重返加工是榨不出多少油的。
这里要提一个疑问。
“夾艮”穴內早先注入的“奥艺”下垫水,不会混在油液里吗?这些水不会混入油液,只会渗透入油粕里。有经验的掌磨会这样告诉你。
沌洁的上等麻产油率,一缅斗在牛磨的产油量是六斤半,机磨产七斤半,麻粕十六斤至十七斤。还未搓磨前的检验法,是把一粒麻放在小石磨上,或放在滑面木板上,用食指庄拖,庄拖的油路线如长一寸,产油率差不多,长过一寸认为最佳产油量。
油磨和“茄”年長日久地磨察,会渐渐缩小和“茄”杈不合,但要新建一架油磨並不容易,所以用铁圈套装在“茄”上还可续用。牛磨磨时长,麻烦多,产油量又少,慢 慢就将被淘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