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小宝宝驱蚊宝典
夏季小宝宝驱蚊宝典
妙手回春
这天气一热,防蚊就成了首要任务,尤其是有宝宝的家庭,更加重要,因为宝宝皮肤敏感,被蚊子咬上一口,就能鼓起一个大大的红疙瘩,很久都不消。但是宝宝又不能随便乱用驱蚊的东西,所以,很多奶爸辣妈就抠脑壳了,不晓得夏天小宝宝怎样驱蚊比较好?妙手回春为大家献上一些比较好的驱蚊方法,可以参考:
1、蚊帐,安全的港湾
挂蚊帐是为宝宝驱蚊的首选方法。可能有人觉得挂蚊帐老土,早已把蚊帐搁置起来或干脆丢弃。请赶紧转变观念,去买一副新的蚊帐,它可是对付蚊子的法宝啊。
宝宝的皮肤及呼吸系统都很娇嫩,而且吸收能力较强,加之新陈代谢较快,所以对宝宝而言最好的方法是物理防蚊。
蚊帐安全、无毒,不仅防蚊效果好,蚊帐内小小的空间也会给宝宝一种安全感,宝宝偶尔也喜欢待在里面看外面的朦胧世界。另外,在蚊子肆虐前一定要在家中安装密闭性好的纱门纱窗,并做到随手关好纱门、合好纱窗,防止蚊虫进入室内。
2、芳香弥漫,蚊子不敢露面
(1)植物香:蚊子不喜欢的气味是柑皮、薄荷、茴香、丁香、薰衣草、尤加利、香茅、案树、天竺葵、罗勒、百里香等。
有经验的妈妈会巧妙地利用这些“天敌”,使蚊子不敢靠近宝宝。如把橘子皮、柳橙皮晾干后包在丝袜中放在墙角,散发出来的气味既防蚊又清新了空气;宝宝沐浴时,在浴盆滴几滴花露水或精油,不仅使宝宝感到清爽,也能驱蚊,但要注意使用不能过量, 以免刺激宝宝娇嫩的皮肤;把天竺葵精油(4滴)滴于杏仁油(10毫升)中,混合均匀,涂抹于孩子手脚部,也可以往脸上少涂一些,孩子外出或睡觉时可防蚊子 叮咬;买一盏香薰炉,滴几滴薰衣草或尤加利精油,屋子里顿时会清新起来,“嗡嗡”的声音会顿时消失。但香味维持的时间一般只有1-3个小时,妈妈要掌握好 时间。
(2)蚊香:蚊香驱蚊是人们常用的方法。
蚊香的主要成分是杀虫剂,通常是除虫菊酯类,其毒性较小。但有些蚊香选用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等,这类蚊香虽然加大了驱蚊作用,但毒性相对大得多。另外,蚊香的烟雾会使宝宝感到不舒服,即使是无烟类的蚊香也难免有烟雾。一般情况下,由于婴幼儿的呼吸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皮肤的吸收能力强,所以房间内不宜用蚊香。
(3)电蚊香:电蚊香的原理是将杀虫剂吸入纸片中,利用热气蒸发出除虫菊精。虽然除虫菊精的毒性较小,比较安全,但电蚊香对微生物毕竟有较强的杀伤性,所以有婴幼儿的家庭尽量不用为好。如果婴儿房间使用电蚊香,尽量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并不要长时间应用。
3、防蚊液,一路守候。户外防蚊,最常用的是防蚊液。
防蚊液的主要成分是DEET,它散发出的气味可以直接作用于蚊子的触觉器官及化学感受器,驱赶蚊虫。蚊子怕的是防蚊液的气味,所以应该是气味越浓越好。一般情况下,防蚊液的浓度在50%以内,对成人没什么副作用。但家有孩子,使用的浓度要少于10%,或干脆不使用。使用前应先在宝宝上臂内侧试用一下(此处的肌肤最为娇嫩、也最敏感),确定无不良反应后才能大面积使用。
4、养成好习惯,躲避蚊骚扰
(1)爱清洁:最吸引蚊子的是人体的汗液。与成人相比,宝宝皮肤的冷热调节能力较弱,更易出汗,而汗液中的乳酸对蚊子最具有吸引力,这也是宝宝更易遭蚊子袭击的原因。所以宝宝身上有汗,妈妈一定要及时为他擦干净,并注意勤洗澡、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
(2)会乘凉:带孩子出外乘凉,白天选择有树荫、通风好的地方。夜晚要在空旷之地,尽量避开树木、花坛和草地。带孩子纳凉,最好选择在下午5点到晚上7点半之间。因为这段时间相对白天凉快,蚊子相对较少。天黑以后蚊子活动频繁,尤其是在有亮光的地方。
(3)早着手:对蚊子特别敏感的宝宝,出门前一定要在身上,尤其是裸露在外的头、胳膊、腿上做些必要的护理。如果外出时间长,可在身上擦些防蚊时间长的蚊不叮;外出时间短,可往身上抹点花露水,也可洒在衣物上。
5、蚊子叮咬后的处理
宝宝遭遇蚊子的叮咬,这在夏天是寻常事,叮咬后要注意:防止孩子过分挠抓。
宝宝被叮咬后,涂一点点花露水或风油精;出现小包时,妈妈要继续往包上涂,反复多次,直到把包控制住。也可以给宝宝涂一些有消炎、止痒、镇痛作用的无极膏,对医治蚊虫叮咬效果很好,对宝宝的副作用也小。但无极膏毕竟是药,也不能长期使用。如果宝宝的小鸡鸡被叮咬后出现水肿,不能随便用药。水肿刚出现时,先用冷毛巾敷一下,再涂抹一点花露水。如果水肿仍没好转,应立刻去看医生。如果任由水肿发展下去,宝宝的小鸡鸡可能会因水肿加重,导致排尿困难。
而有些家庭常用的杀虫剂,是一种毒性较强的液体,是蚊子的第一杀手,所以是好多家庭的必备品。应用杀虫剂应适时、适地、适量,最好趁宝宝外出时使用,并在充分通风后关好纱门、纱窗,再接宝宝回屋。最好在蚊子常常出没、躲藏的阴暗、潮湿的地方应用,如浴厕、水槽、桌脚、橱柜等地。杀虫剂的种类应常常更换,以免蚊子产生耐药性。
婴儿房间禁止喷洒杀虫剂。婴儿吸入过量杀虫剂会发生急性溶血反应、器官缺氧,严重者导致心力衰竭、脏器受损或转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