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世纪暴雨冲刷出了什么问题

编辑: 文章类型:综合资讯 发布于2023-10-04 02:39:09 共808人阅读
文章导读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防患于未然尤为重要。这一届政府上任以来,严厉打击了不少社会不良现象,并开拓创新,以新思维、新方式展现新作风,值得肯定。但另一方面,过去积累的问题和当下多变的社会环境及国际局势令当权者不能懈怠,须直面官场中的旧弊陋习,全面检视过往的问题隐患,当奖则奖,当罚则罚,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镜报 文轩

这一届政府上任以来,严厉打击了不少社会不良现象,并开拓创新,以新思维、新方式展现新作风,值得肯定。但另一方面,过去积累的问题和当下多变的社会环境及国际局势令当权者不能懈怠,须直面官场中的旧弊陋习,全面检视过往的问题隐患,当奖则奖,当罚则罚,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有不满现状而勇于改革的胆识和魄力,方能破除当下的种种社会难题。

9月7日晚,一场世纪罕见的暴雨悄然而至。天文台在不到三个小时内连发三次暴雨警告,从黄色暴雨一跃至最高级别的黑色暴雨。暴雨翌日依然肆虐,短短24小时的降雨量已相当于往常全年的四分之一,黑雨警告悬挂16个小时,双双创下纪录,更有官员形容此次暴雨是「500年一遇」。

豪宅僭建原形毕露

暴雨本是天灾,但揭露的却是人祸。位于港岛南区的大潭红山半岛发生山泥倾泻,数间豪宅独立屋的地基外露,部分花园及泳池结构悬空而挂,僭建情况暴露无遗,部分更涉及非法霸占官地。政府派出屋宇署及土力工程处人员到场视察,竟有业主因「身有屎」而拒绝让政府人员入内勘察。

然而,被暴雨冲刷而显露原形的只是冰山一角。有结构工程师和地产代理界人士指出,红山半岛改装僭建比比皆是,而且不仅是红山半岛,许多临海的独立屋均存在改装或僭建,估计比例超过50%,其中大部分亦存在占用政府山坡的情况。也正是由于部分僭建,屋主拆除挡土墙,减少外力阻挡泥土外翻,增加地基负担,影响地下水,才更易导致山泥倾泻。

在香港,僭建及霸占政府用地的情况并不罕见。2012年的一场特首选战,掀起了轰动一时的僭建风暴,多名政商名人纷纷被揭名下物业存在违规僭建。但10年来,最终仅有个别业主遭到检控,而且全部都只是罚款了事,大部分业主在清拆僭建物后便获放生,部分还原工程拖得就拖,往往不了了之,甚至是在风波过后又悄悄地获「原址重建」。

目前处理僭建案的流程过于繁琐,首先是要屋宇署人员发现,未被发现的便可逍遥自在;接?要屋宇署发出清拆令,仅仅是这个环节就可以耽搁个一年半载;然后还要看业主是否执行,虽然一般清拆令的指定期限是60天,但不少业主都以各种理由申请延期,能拖就拖。

罚则轻 效率低 执法消极

根据发展局2018年提交立法会的数据,政府每年清拆的僭建物约26,000个,而等待拆除的僭建物亦超过2万个。曾有立法会议员表示,本港需100年才能完成处理已累计逾80万宗僭建个案,情况极为严峻,由此也暴露出政府的执法不力。归其缘由,不乏有三:

其一,罚则太轻。根据《建筑物条例》,未经批准而进行建筑工程属严重罪行,最高刑罚为监禁两年及罚款40万元(港元,下同)。但实际上,一般业主只要遵从清拆令,在指定期限内清拆僭建物便可了事,而即便是不遵从清拆令,最高亦只是监禁一年和罚款20万元,其中监禁几乎没有执行过,而罚款相对于通过僭建或霸地所获得楼价与租金利益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例如最近一宗法庭判案显示,元朗一名业主有一幢两层高、每层约195平方米的僭建物,但不从清拆令逾10年,才仅遭罚款7.24万元。值得留意的是,有关业主2011年已因没有履行清拆令,被法院判罚2万元,之后依然无视清拆令,直至2021年,屋宇署才再次提出检控。这期间整整10年,屋宇署都奈何不得僭建业主,执行力度之低,可见一斑。

事实上,如上文提到的红山半岛独立屋,分为前、中、后三排,现时叫价介乎7000万元至1.5亿元,价位较低的是中排及后排独立屋,价位最高的是前排临海洋房。每月租金亦高达10万元至15万元,罚款不过是一两个月的租金罢了。而且加设了室内升降机、芭蕾舞室、康乐室、K房或泳池的独立屋还更好叫价,价格更可增加10%至20%。所以有关罚则对许多豪宅业主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其二,效率太低。申诉专员公署于今年2月发表的主动调查报告指出,由2012年至2021年期间,屋宇署发出的僭建清拆令中,近四分之一在期限届满后仍未获遵从,而且屋宇署有时在发现僭建后9至18个月才发出清拆令,显示屋宇署缺乏有效执法。与此同时,僭建物拆除后并非就一了百了。此次事发的红山半岛72号屋于2001年曾因僭建被钉契,屋宇署于2006年指有关建筑工程已经修改,撤销钉契。此次再被揭发存在僭建物,反映署方对已执法对象缺乏监察力度。

其三,消极执法,各自为政。据传媒报道,地政总署绘制关于红山半岛的地图中,早已显示出独立屋霸占官地的范围。那为何迟迟不执法呢?有专家指出,地政总署辖下的测绘处每年都会航拍并按土地的现状绘制地图,但对地图「画完就算」,并不负责执法。明知违法而不执法,正是公务员「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通病,难怪僭建个案越来越多,执法者尚且消极执法,又如何能平僭建乱象?总而言之,就是上无有效政策,下无有效执行。

僭建之所以泛滥,在于由此获取的利益远高于风险。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言: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因此,加重罚则,切实执行,加强震慑作用,令僭建的风险远高于收益,才是对症下药之举。政府当局一方面要雷厉风行,发现僭建便检控,罚款与监禁并举,对公然违抗清拆令的更是要加重罚则,起到杀鸡儆猴的震慑作用,让存僭建之心者不敢轻举妄动,让已僭建而未被发现者因担惊受怕而自觉清拆其僭建物。如此既可避免逐个发现逐个执法的缓慢进度,又可整肃肆意僭建的不良歪风。

大学迎新营风波值得引以为鉴

这次的僭建问题如非这场黑色暴雨的冲刷,恐怕不会那么快重新进入社会视野。但问题不暴露不代表不存在,政府应当在其「爆雷」造成社会负面影响之前,便早做处理,对症下药地将之消弭于无形,否则待到「爆雷」,事情不断发酵,需要危机公关之时,政府的形象与威信都已大打折扣,得不偿失。最近的大学迎新营事件同样也是一个值得引以为鉴的反面教材。

近来正是大学迎新季,多所大学却连环爆出丑闻,闹得沸沸扬扬。首先是一名自称港大护理学系的新生在网上发文,指控迎新营期间有学生吸食大麻和非礼新生。其后,一名教大学生于社交平台撰文,称其朋友于7月一个迎新营中遭到性侵。接?,一段据称是岭南大学迎新营活动的影片在网上流出,当中既有男男接吻,亦有男女舌吻,还有男学生舔女学生手指,画面不堪入目。随后,警方就有关迎新营的4宗强奸及窥淫案,拘捕一名28岁男子,该男子为康文署季节性救生员,兼读教育大学课程,在7至8月期间竟参与多达6个迎新营,期间还曾因另一宗性侵案被捕,明显就是专门对迎新营下手的惯犯!

本地大学迎新营传出丑闻并非今时今日才有。早在上世纪90年代,已爆出有大学迎新营大玩不雅游戏,也有大学因为学生在迎新活动中,使用极度粗鄙、不雅和具侮辱性口号作宣传,一度引起风波。近几年,每年开学季都有传出迎新营内大玩色情游戏的丑闻,亦有不少新生作出投诉,但校方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后不了了之。

大学迎新营的「变味」,正是源于大学管理层长期以来的监管不力和姑息纵容。而事实上,近年的乱港事件也早已暴露了大学管理层不愿作为、不敢作为的问题。无论是2014年的非法「占中」,还是2019年的修例风波,多所大学的学生会都在其中扮演了「急先锋」的角色,公然参与乱港活动,抹黑政府执法。但一些大学的管理层不仅对校园内的乱象畏手畏脚,甚至在面对其学生对警方作出无理指控的时候,不问是非缘由地指责警方,助长学生的反动气焰。

既有前车之鉴,为何还会重蹈覆辙?是乱港学生会的「雷」爆得不够响,还是过去的教训还不够深?如果校方管理层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和得过且过的心态,其处理问题的角度不是如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是如何从表面上消除「爆雷」带来的负面影响,最终的结果只会是既不治标,也不治本。

革除陋习 及早「拆雷」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防患于未然尤为重要。这一届政府上任以来,严厉打击了不少社会不良现象,并开拓创新,以新思维、新方式展现新作风,值得肯定。但另一方面,过去积累的问题和当下多变的社会环境及国际局势令当权者不能懈怠,须直面官场中的旧弊陋习,全面检视过往的问题隐患,当奖则奖,当罚则罚,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有不满现状而勇于改革的胆识和魄力,方能破除当下的种种社会难题。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