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搞多国巡航,就能解除红海警报吗

编辑:环球时报 文章类型:综合资讯 发布于2023-12-20 13:29:58 共885人阅读
文章导读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当地时间12月18日在巴林宣布,将与多国一道在红海南部和亚丁湾执行联合巡逻任务。……

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当地时间12月18日在巴林宣布,将与多国一道在红海南部和亚丁湾执行联合巡逻任务。这一举动的背景是,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也门胡塞武装频频利用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以色列及美军基地,近期又在红海海域袭击“与以色列有关”的船只,造成该地区航运部分受阻。美国面临的压力很大。奥斯汀称这不仅仅是“美国的问题”,也是一个“国际问题”,需要“国际响应”。对一贯强调在中东“主导地位”的华盛顿来说,这样的姿态无疑是试图在找个台阶下。

红海是全球最重要的能源及工业品物流通道之一,每年约有两万艘船通过红海穿越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如果这一航道持续受阻,船只将不得不向南绕经好望角,不仅运输时间变长,燃料成本和保险费也会大增,冲击仍然脆弱的全球供应链。2021年“长赐”号货轮在苏伊士运河上搁浅,运河堵塞每周造成的全球贸易损失额据估算在60亿美元至100亿美元之间。目前欧洲四大航运巨头先后暂停在红海航行,若危机进一步持续,给全球航运和世界经济造成的损失也绝不会是个小数目。

红海航运牵涉这么广泛的利益,说红海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国际问题”也没错,那么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式就不能是单边、单向、单细胞式的。胡塞武装声称,在以色列停止对加沙的军事行动,并允许人道主义援助进入之前,其立场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分析普遍认为,红海的局势体现了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蝴蝶效应,胡塞武装袭击商船,是本轮巴以冲突影响外溢的一个表现。它再次印证了,在全球化时代,几乎没有哪个局部冲突能真正控制在“局部”。

到12月19日为止,新一轮巴以冲突已经持续了74天,目前仍然看不到和平的曙光。绕开巴以停火止战及和平进程,对外溢事件做技术性的安排和回应,是治标不治本,甚至连治标都很难实现。英国《经济学人》16日的一篇文章也指出,“胡塞武装已经通过实际行动证明,总有导弹和无人机可以突破拦截并完成袭击,西方国家却没有更好的应对方法”。更不用说,西方大国的军舰在那个地方还有可能擦枪走火,从而在中东地区酿成更大风暴。

值得注意的是,美军主导的这项名为“繁荣卫士行动”的联合行动,参与方还包括英国、巴林、加拿大、法国、意大利等9国,不难发现,其中鲜有中东地区国家,这些国家大多对此相当谨慎。据报道,中东海军强国埃及,以及沙特、卡塔尔、阿曼等国并未参与这项行动,另有几个国家同意参与该行动,但不愿意公开此事。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地区国家对联合行动可能推升冲突,或破坏中东的和解进程,存在顾虑和担忧。

中东地区地缘政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美国在这里发动过多场战争,煽动过许多骚乱,也吃过不少苦头,交了不少学费,按说并不缺乏处理中东问题的经验,如今却日益左支右绌,陷入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困境,根源在美国始终没有站在公正的立场,更没有为中东国家的利益考虑,而是出于服务自身霸权的需要来对待中东问题。既要在总体上进行战略收缩,又要维护在中东的“主导地位”;既不想深度介入地区冲突,又要拉一派打一派搞它的利益小圈子。这样的做法必然只能扩大而非平息地区动荡。

既然美国认识到解决红海危机需要“国际响应”,国际社会在根源性的巴以问题上的态度很明确,联大通过两次压倒性的投票结果清晰地表达了这一态度,也就是立即实现人道停火。美国不能站在国际社会的对立面要求国际社会配合。想要避免巴以冲突的外溢效应进一步扩大,关键还是要回到和平解决巴以问题的根本立场上来。具体来说,要解除红海“警报”,除了真正推动巴以停火,恐怕没有更好的选择。

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

审核 | 卢长银

编辑 | 向歆悦

校对 | 李迅典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