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吃惊:人民币悄然崛起
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华尔街日报》12月26日文章,原题:中国人民币地位悄然上升 副题:中国货币的全球使用量激增,可能使西方未来制裁的影响复杂化
中国货币作为国际支付选择的地位正在上升。若未来发生冲突,西方国家对华实施制裁,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的意愿上升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保护中国经济。
单看数字就令人吃惊。数据显示,自2020年年中以来,中国商品贸易的跨境人民币结算按月算增长一倍多,现在相当于中国主要商品贸易的约1/4,而2019年占比约13%。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数据显示,10月份全球有3.6%的国际支付使用人民币。这一数字高于1月份的不到2%,略低于9月份的3.7%——后者创下历史新高。实际数字可能更高,因为有些人民币交易,尤其是涉及美国制裁实体的交易,不会使用 SWIFT。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俄乌冲突和西方制裁后,俄罗斯取代沙特阿拉伯成为中国的最大石油供应国,并成为中国汽车的主要市场。现在,中俄双边贸易的大部分以人民币结算。中国的许多其他国际贸易伙伴也注意到这点,尤其那些不太可能在任何假想冲突中站在西方一边的发展中国家。
不过,(未来可能的)制裁仍将对贸易以外的资金流动造成巨大破坏,并可能打击中国使用美元储备的能力。资本管制限制了人民币作为投资工具的吸引力,这将阻碍人民币作为储备资产的作用,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地位上升不重要——尤其是考虑到西方在对华关系上着力“去风险”的背景下,全球贸易正在改变方向。东南亚等地正日益成为中国商品组装成最终产品,然后再运往美国的重要枢纽。不难想象,今后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零部件出口到这些地方的比例会越来越高,而一些中间国家会因此选择持有更高的人民币储备。
中国仍是出口大国。全球贸易的政治分裂开始向支付系统扩散。这可能在未来几年对亚洲和更远地区产生深远影响。(作者纳撒尼尔·塔普林,乔恒译)
审核 | 郝珺石
编辑 | 周扬
校对 | 向歆悦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