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顶流」为何「红不过罗湖」

编辑: 缅华网 文章类型:综合资讯 发布于2024-06-04 15:45:05 共603人阅读
文章导读

镜报  文轩


真正优秀的艺人和优秀的作品一样,不是孤芳自赏,也不会画地为牢。他们不仅经受得起时间的考验,亦不会受地域、文化、种族等限制。有人或许已经发现,「红不过罗湖」,不仅是一句揶揄,也是一种警示。


刘德华与之合影被指「想翻红」,陈伟霆对其夸奖被批「蹭热度」,一张演唱会门票被炒到460万元(港元,下同)的天价……这个组合或许内地的朋友不太熟悉,但在香港却是红透半边天的娱乐圈「顶流」,它就是香港男团MIRROR。

2018年,内娱卷起了一股选秀风,香港ViuTV也不甘落后,主办港版选秀节目《Good Night Show?全民造星》。当时因参赛选手各方面水平过低而遭到群嘲,没想到由此出道的12人男子组合,在短短几年内就成了香港「顶流」。有趣的是,MIRROR的口碑和风评十分两极化:在香港被捧上了天,在内地却「查无此人」,被形容为「红不过罗湖」,一河之隔,待遇天差地别,其中缘由究竟为何?

Mirror在香港到底有多红?

MIRROR在香港知名度高,很大程度源于其铺天盖地的宣传。在ViuTV大量投入资源的情况下,MIRROR很快成了香港广告界的宠儿,每年随随便便接两三百个广告,而且广告类型极为宽泛,从食品、化妆品、床上用品,到银行、保险、预防HPV等,不胜枚举。MIRROR中最红的队长姜涛所代言的麦当劳套餐,甚至还有一个专属名字「姜B餐」,就连特区政府都曾一度考虑利用他们的名气来鼓励市民打疫苗。难怪香港知名导演杜琪峰都说:「MIRROR(广告)满街都是,我避都避不开。」

这种宣传还常常以极端的方式出现。2022年,MIRROR在红馆举行演唱会,「黄牛党」竟将原价1280元的门票炒到44万元一张,后来「炒家」愈发癫狂,一度叫价460万元。如果不是脑子进水,很难想象有正常人会花如此巨资去买一张演唱会门票,结果自然也是有价无市。但这一劲爆消息却赚足了媒体眼球,客观上为其宣传造势了一波。

不仅如此,内地的「饭圈」(粉丝自发给偶像助威或宣传)文化也被MIRROR团队玩了个明白。为庆祝姜涛生日,出手「壕无人性」的姜涛后援会自2022年起,每年于姜涛生日(4月30日)时便一掷千金,将铜锣湾打造成「姜涛湾」,不仅包下附近商场外墙的多块LED作应援广告,设多个打卡签到位,还包下是日电车,让全港市民免费乘搭。今年的4月30日亦不例外,大批手持应援灯牌的姜涛粉丝聚集铜锣湾SOGO一带,大叫生日快乐,道路两旁水泄不通,场面十分夸张。但有意思的是,当日身处新加坡的姜涛从头到尾都并未现身,一群粉丝依然自嗨得乐此不疲。

有网站曾特意统计这相关支出,发现租场地打卡花费逾200万元,外墙广告约60万元,包电车一天约100万元,电车车身广告一个月约60万元,仅在本港就已花费逾420万元。前两年后援会还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洲、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多地为姜涛庆生,总花费或已超千万。值得留意的是,粉丝疯狂给偶像庆生的操作并不仅限于姜涛,MIRROR其他成员亦不同程度地享有类似待遇。这般庞大的凝聚力和氪金力度,绝非一般组织所能做到。

为什么红不过罗湖?

与MIRROR在香港的火爆相比,内地网友更多的是质疑和好奇:「MIRROR那么红,凭什么?」确实,以MIRROR在香港受追捧的程度而言,要是放在过去,那肯定是巨星级别。但在内地网民看来,MIRROR的12个成员在外型上均属中人之姿,放在大街上就一平凡路人;被吹捧成「世界第三帅」「亚洲第一帅」的姜涛,过去还算颜值在线,但近年缺乏身材管理,已沦为网民口中的「大胖小子」,令人不忍直视。

说到业务能力,那更是惨不忍睹。虽然姜涛曾「力压」陈奕迅,连续两年在「叱?乐坛颁奖礼」中夺得「最喜爱男歌手」和「最喜爱歌曲大奖」,但这似乎仅与其人气有关,姜涛在颁奖礼现场就贡献了一场灾难级的表演,用事实证明了他的能力。去年有外国声乐老师点评MIRROR唱功时,全程眉头紧锁,直批MIRROR华而不实,应找音乐老师恶补。网友更纷纷留言戏称那天是「老师受难日」。

颜值不出众,唱跳不过关,MIRROR两次登上内地微博热搜榜首都是靠负面新闻。第一次是2022年的演唱会事故,其舞蹈演员被舞台上600公斤的屏幕砸成重伤;第二次则是MIRROR成员向林俊杰道歉。事源2023年林俊杰在港开演唱会,作为嘉宾的MIRROR成员陈卓贤缺席演出,当晚还在社交平台「拉黑」林俊杰。其实事件只是一个信息沟通的错误,简单来说,就是林俊杰以为MIRROR全队12人都会出席,但MIRROR这边只安排了一个人。事实上,林俊杰作为出道逾20年、拥有无数代表作的成名歌手,请一个当时出道仅五年的男团当嘉宾已是给足面子,但MIRROR却似有些膨胀,正如其护短的「镜粉」们所言:「他(林俊杰)以为自己是谁,可以请到MIRROR全员当嘉宾。」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在金像奖的颁奖现场,刘德华出于提携后辈,邀请姜涛与自己合照,但是这张合照在媒体的报导中就成为了「香港两代顶流」的合影留念。而姜涛的粉丝还不依不饶,认为刘德华已是「过气」明星,想蹭姜涛热度翻红。又如众所周知,在香港,评价MIRROR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出道近20年的艺人陈伟霆被记者问及是否知道顶流男团MIRROR和姜涛时,很谨慎地表示,「看过他们的演出,跳得很好」,还力赞MIRROR是「港娱新天王」。这本是四平八稳的回答,却在网上受到疯狂嘲讽,被「镜粉」攻击其「蹭热度」。

资本坐镇 底气十足

MIRROR与其粉丝敢那么狂,并不是毫无底气的。MIRROR通过ViuTV节目出道,ViuTV母公司电讯盈科正是由李嘉诚之子李泽楷一手创立,拥有大量资源。MIRROR发生上述演出事故且事件不断发酵时,也正是李泽楷主动提出以个人身份对伤者提供1000万元的经济支持,足见李泽楷对MIRROR的重视。事实上,MIRROR也确实具有很强的吸金能力。ViuTV在2020年之前一直都处于亏损状态,一直到2021全年盈利达到了9400万元,实现了扭亏为盈,而这一盈利的背后则是依托于广告业务,当中实现最大营收的就是MIRROR。值得一提的是ViuTV旗下两大团体,其中ERROR团体负面缠身,MIRROR一团独大,是以ViuTV全力为之造势。

与此同时,MIRROR出道不久就接连遇上修例风波和三年疫情,外地艺人无法轻易来港,港人也出境不易,本地娱乐圈处于一个相对真空的状态。ViuTV利用自身资源,让MIRROR频频出唱片、拍电影、录综艺,大幅增加曝光率,虽然质量不怎么样,但成功地立住了「谦虚」「努力」「孝顺」等与主业无关的人设,以迂回的方式填补了业务能力不足的硬伤。兼之当时社会严重撕裂,建制派与反对派都想拉拢未明确作政治表态的MIRROR以壮声势,这才令MIRROR左右逢源,有了现在的爆红。

「流量派」能走多远?

娱乐圈过去有偶像派和实力派之说,也就是说,要在娱乐圈混得好,要么颜值出众,要么能唱会跳,业务能力过硬,这些混娱乐圈的基本素质总得占一样。而实际上,过去香港艺人更多的是影视歌三栖全能,很少说纯粹的偶像派或实力派,多半是两者兼具,无非是某一方面侧重得更多一些罢了。例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娱乐圈可谓百花齐放,当时香港无论影坛还是乐坛都风靡海内外,「四大天王」(刘德华、黎明、张学友、郭富城)红极一时,「双周一成」(周星驰、周润发、成龙)长期垄断电影票房,张国荣、张曼玉、林青霞、梅艳芳、梁朝伟等粒粒巨星,无一不是好几代人的共同回忆。

但随?网络时代快餐经济的兴起,本已青黄不接的香港娱乐圈更显颓势,过去那种稳打稳扎、踏踏实实的艺人培养成本太大、周期过长,取而代之的是流量为王的流量派。一旦掌握了流量密码,懂得如何制造热点,拿捏网民喜好,加上自身雄厚资本的支持,很容易便能跳过漫长的养成期,快速实现流量变现。不过,这样的速成法弊端也十分明显,流量密码一旦过期,跟不上网民喜好的变化,那些没有硬实力的支撑的艺人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快就会淡出大众视线。

流量派能走多远?内娱早已有前车之鉴。在内地,多少名不副实、德不配位的流量明星在一声声无脑吹捧中逐渐迷失自我,拿?天价报酬,一天天自我膨胀,有的更做出有违道德,甚至法律之事,最终被网络封杀,被观众唾弃。更重要的是,网络是有记忆的,艺人的一言一行都被记录在案,一旦有德行不当之举,再想翻红可是千难万难。

真正优秀的艺人和优秀的作品一样,不是孤芳自赏,也不会画地为牢。他们不仅经受得起时间的考验,亦不会受地域、文化、种族等限制。有人或许已经发现,「红不过罗湖」,不仅是一句揶揄,也是一种警示。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