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遗传学之父”出走美国:毛泽东震怒,爱国科学家为何“一腔热血、报国无门”!?

编辑:世界华人周刊 文章类型:科学 发布于2016-09-24 09:39:22 共2260人阅读
文章导读 “中国遗传学之父”出走美国:毛泽东震怒,爱国科学家为何“一腔热血、报国无门”!?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 作者:洋流

历史翘望者,以笔为光,照亮100位历史人物

    他是遗传学领域的顶尖专家, 放弃在美国的优渥生活, 冒着战火回国。

    他是北大最年轻的系主任, 一腔热血,立志报国, 却频遭污蔑迫害。

    他被迫离开深爱的祖国, 毛泽东为之震怒。

    他在美国成就斐然, 获得世界级声誉。

    他就是“中国遗传学之父” ——李景均

 

    李景均,1912年出生于天津。1932—1936年就读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1937年,赴美国常春藤名校康奈尔大学主修遗传学和生物统计学。

    1941年,中国抗战仍处于相持阶段。大洋彼岸、远在美国的李景均,刚获得博士学位。

 

康奈尔大学

    李景均决定放弃在美国的安逸生活,携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华人妻子回国。只是他没有想到,10年后,他又被迫回到了美国。

    当时的中国仍在日本的铁蹄蹂躏之下,回国之路凶险万分,李景均夫妇险些客死途中。

    李景均乘坐的邮轮,原本仅需三周就可以抵达上海。但是为了躲避日军潜艇,邮轮多次改变航向,辗转在爪哇岛补给之后才驶向上海。

    在前往上海的途中,所有乘客又被转到一艘英国船上。这艘英国船担心被上海的日军扣留,转而驶向香港。最终,历经51天后,才抵达九龙。

 

1941年的上海,已被日军占领

    彼时,日军已开始进攻香港,李景均夫妇又被困在香港近两个月,十分窘迫,天天处于极度饥饿之中。

 

1941年,日军攻占香港

    幸好,李景均获得了在康奈尔大学念书时认识的朋友的救助,又在香港地下组织帮助下,跋山涉水,徒步绕过日军防线,到达广东惠阳,再乘船坐车抵达广西桂林。

    至此,从美国到桂林,历经150余天,可谓九死一生。

    到达广西后,李景均发挥所长,在柳州郊外沙塘的广西大学农学院任职。

 

抗战期间,迁址桂林的广西大学

    抗日战争胜利后,李景均举家迁往南京。

    1946年,年仅34岁的李景均,任北京大学农学院农学系主任兼农业试验场场长,成为北京大学最年轻的系主任。

    1948年,李景均的《群体遗传学导论》(英文版)一书出版,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现代史上极少数在国内出版并在西方产生重大影响的专业学术著作。

 

《群体遗传学导论》

    李景均为中国的遗传学、生物统计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培养了许多在中国农业、生命科学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杰出人才,被称为“中国遗传学之父”。

    1949年,北大、清华、华北大学三校的农学院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

    当时,苏联“米丘林学派"与“摩尔根学派”之间,刚刚围绕遗传学完成了一场论战。苏联首席科学家、号称“斯大林的科学红衣主教”的李森科,打着“米丘林学派"的旗号,给“摩尔根学派”戴上“资产阶级”等政治帽子。

 

李森科

    争论的结果是,苏联高等教育部开除了一批反对李森科观点的教授,关闭、取消了“摩尔根学派”的实验室和课程。

    这场争论并非纯学术之争,而是一场可悲的政治闹剧。

    不幸的是,这股诋毁攻击“摩尔根学派”歪风刮到了北京农业大学。

    美国留学归来的李景均被盯上了。在校务委员会主任乐天宇(行校长职,兼党总支书记)看来,李景均是反动教育系统下培养出来的,从未接触过“进步”思想,根本不懂李森科学派的新概念。他的课程是“资产阶级的”、“唯心的”、“反动的”。

    在乐天宇的主持下,北京农业大学效法李森科“消灭”摩尔根学派的做法,停止了李景均主讲的课程。李景均从此无课可上,被晾在了一边。

    为了表明清白,也为了让中国生物学家和学生真正了解李森科的学术思想,李景均将李森科的代表作《遗传及其变异》翻译出版,出版后仅几周就售出了几千本之多。李景均对李森科一窍不通的谎言不攻自破。

 

《遗传及其变异》

    一计不成,乐天宇之流又换了一种伎俩。他们四处散布谣言,说李景均曾将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骂作“赤色帝国主义”。说李景均的太太是美籍华人,好几次去美国大使馆,“不知道他们搞什么鬼”。

    这些谣言,无中生有、用心险恶,无非是想把李景均涂抹成亲美反苏的“反动分子”。

    不久之后,李景均又被迫辞去了系主任的职务。

    乐天宇等人还试图拉拢李景均的手下对其进行批评,未能如愿。

    面临变本加厉的迫害,李景均的心彻底凉了。他感觉自己“一腔热情,报国无门”,“所学无用,逼上梁山”。

    斟酌再三,李景均决定离国出走。

    1950年3月初,李景均怀着悲愤而忧伤的心情“请假”离校,经上海、广州,来到香港。

    国际权威刊物《遗传学杂志》(“The Journal of Heredity”)以“遗传学在中国死亡” 为标题作了报道,国际遗传学界为之震惊!

    抵港不久,李景均就接到了国立台湾大学的教授聘书,随聘书还附有校长的信,言明到台大后倘若觉得不合意,校方将随时提供方便帮助他去美国。但李景均婉言谢绝了台大的邀请。

    李景均的处境引起了诺贝尔奖得主、美国著名遗传学家穆勒的关注。

诺贝尔奖得主、美国著名遗传学家穆勒

    虽然从未谋面,但穆勒利用自己的地位及关系,安排学者发表了一篇有关李景均著作《群体遗传学导论》的书评,向美国学术界介绍李景均的学术成就,先在舆论上为其造势。

    随后,穆勒又向匹兹堡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推荐了李景均。尽管彼时李景均尚在香港,走马上任需要一段时日。但考虑到穆勒的面子,匹兹堡大学还是表示愿意等待,聘任李景均为研究员。

 

匹茨堡大学

    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但正如10年前回国一样,这次回美国,也是一波三折。

    因为是私自出国,李景均既无护照,也无任何证明国籍的证件,无法获得美领馆的签证。

    为此,穆勒联合美国其他遗传学家,不断给美国国务院及美国驻香港总领馆的官员写信,请求帮助解决李景均的签证问题。

    获知症结出在驻香港总领馆后,穆勒又专门给总领馆官员写了一封信,介绍李景均的学术成就,并为李景均一家递交了经济担保书。

    几经努力,因为没有“身份证明”,李景均还是没有获得签证。

    1951年3月,穆勒在印度开完会,又特意跑到了香港,想看看李景均需要什么帮助。

    到达香港后,李景均邀请穆勒及领馆的一位官员共进晚餐。在晚餐上,穆勒又向领馆官员求情,终于帮助李景均争取到了签证。

    1951年5月,李景均一家离开香港到达美国。

    在美国,李景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科学家。

    修改后的《群体遗传学导论》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被誉为“发挥的决定性影响达20年之久,全世界整整一代遗传学家都得益于该书。”

修改后的《群体遗传学导论》

    李景均对遗传流行病的早期发展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基于李景均对人类遗传学的贡献,美国人类遗传学会于1998年给他颁发的杰出教育奖,还当选美国人类遗传学会主席。

    在统计学方面,李景均先后出版了《不平衡数据的分析》、《试验统计学导论》、《通径分析入门》等著作,极大推动了统计方法的发展。

    当今临床试验的基本原则—“随机”与“双盲”原则,也是李景均在1950年代中期提出的。

    反观国内,李景均出走事件引起了高层的震怒,毛泽东两次批示提出“必须撤查农大领导,并作适当处理”,始作俑者乐天宇被撤销了农大校务委员会主任职务,并调离农大。

    然而,当年诬陷李景均的种种不实之辞,至今为止,都没有到应有的更正和平反。

    1950年初期,新中国成立后兴起了一波中国留学生归国潮。华罗庚、邓稼先、梁思礼等就是那个时候回国的,钱学森几经周折,1955年才得以回到祖国。

 

1950年8月31日,100多位中国留学生离开旧金山回国时的合影

    李景均,从未标榜自己是一个爱国者,但他却早在1941年,冒着战火,历经九死一生回国,以义无反顾的实际行动,表明对祖国的一往情深。

    就是这样一位爱国者,却频遭污蔑与迫害,带着刻骨铭心的伤痕和遗憾,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再也没有踏回过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

    很难想象,垂垂暮年,李景均不曾对故土魂牵梦萦,没有想过“落叶归根”……

 

2002年的李景均

    如果关于他的不实诬陷之词获得更正与平反,李景均是否会回大陆看一看?

    哀莫大于心死。

    2003年10月20日,李景均在美国逝世,享年91岁。

    在中国,一个共事多年的同胞,费尽心机迫害他。

    在美国,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千万百计营救他。

    在中国,他备受排挤,被迫出走。

    在美国,他如鱼得水,成就斐然。

    这是李景均的不幸,还是幸运?

    这无疑是中国的不幸。

    虽然已在科技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迄今为止,中国依然没有培养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师级科学家。

    钱学森生前苦苦追索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李景均出走”已近70年,同样留给我们一个大大的问号:

    李景均这样的爱国科学家,为何“一腔热血、报国无门”?


---- END ----


世界华人周刊版权作品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