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制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 运算速度比同行快2.4万倍
来源: 参考消息网
(原标题:中国研制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 运算速度比同行快2.4万倍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
参考消息网5月4日报道 港媒称,中国东部的一个科学家团队建成世界首台运算速度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陆朝阳教授(中)和学生们在中科院量子信息
和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上海实验室检查光量子计算机的运行情况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5月3日报道,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人员建造了这台机器,致力于开发和凸显量子计算机的未来用途。
该设备利用粒子在亚原子级别互动的方式进行计算,而不像经典计算机那样利用电门、开关和二进制编码。
报道称,合肥这台机器能预测被称为光子的亚原子粒子高度复杂的运动和行为。
普通超级计算机难以预测光子的行为,因为它们具有极高的不可预知性且难以模拟。
项目领头人潘建伟周三在上海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他们这台设备的运算速度已经是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运算能力的10倍到11倍。ENIAC是上世纪40年代问世的。
他说,再过几年,他们的机器将在运算方面超越世界上所有超级计算机。
报道称,研究团队承认他们的机器尚无实际用途,因为它只运行这种高度复杂的计算,但它凸显了量子计算的未来潜力。团队的论文在周二出版的英国《自然·光子学》月刊上正式发表。
科学家们估计,现有的较快超级计算机很难预测20个光子的行为。
合肥研究人员的这台量子设备名叫玻色子取样机,它现在能运行5个光子的计算,但速度比国际同行类似的实验快2.4万倍。
研究团队在论文中表示,他们的机器可以按比例增加光子数量并提高运算速度,从而与越来越先进的经典计算机竞争。
报道称,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的教授斯科特·阿伦森曾提出玻色子取样机理念,他质疑将这一最新研究成果与60多年前开发出来的技术进行对比是否有用,但表示该成果展示了“令人振奋的实验进步”。
他说:“这向前迈进了一步,未来就可以用比方说30个光子或足够大数量的光子进行玻色子取样,让谁都无需再争论量子优势是否已实现。”
阿伦森表示,制造玻色子取样机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可以证明量子设备在复杂计算领域具有相对于现有类型计算机的优势。
他说:“这样做能反驳对量子计算持怀疑态度的人,有助于为通用量子计算铺平道路。”
中国研制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 运算速度比同行快2.4万倍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
5月3日,潘建伟院士(右二)在中科院量子信息
和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延伸阅读】我国量子计算机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量子计算机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
央视网消息:昨天(3日),中国科学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在量子计算机研究领域取得的两项突破性进展。我国科学家不仅成功构建世界上第一台计算速度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多光子量子计算机,而且实现了1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高精度操纵,打破了此前美国所保持的记录。我们先去看看它长什么样?
【延伸阅读】新闻链接·量子计算机 超强计算颠覆生活方方面面
央视网消息:有人说,从电子计算机飞跃到量子计算机,无论生产、科研还是日常生活,世界将会经历一场颠覆性改变。那么,什么是量子计算机?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来简单了解一下。
【延伸阅读】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光量子计算机在中国诞生
央广网北京5月4日消息(记者杨静 潘毅)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中科院昨天(3号)宣布:我国科学家成功构建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并实现了十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高精度操纵,打破此前美国保持的记录。
量子计算是利用量子相干叠加原理,在原理上具有超快的并行计算和模拟能力,可以为经典计算机无法解决的大规模计算难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一台操纵50个微观粒子的量子计算机,对特定问题的处理能力甚至可以超过超级计算机。多粒子纠缠的操纵作为量子计算的技术制高点,一直是国际角逐的焦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团队利用自主发展的综合性能国际最优的量子点单光子源,通过电控可编程的光量子线路,构建了针对多光子“玻色取样”任务的光量子计算原型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在这个原型机上运行一些量子算法,我们发现它的速度跟我们国际同行相比较,比第二名要快24000多倍,可以超过人类历史上那些最早的那些经典计算机。这标志着我们可以构建出一些量子的机器,可以跟我们经典的机器同台竞赛。
目前,研究团队正在致力于20个超导量子比特样品的设计、制备和测试,并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发布量子云计算平台。
5月3日,一名科研人员在中科院量子信息和
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上海实验室内调整操作台上的激光干扰器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延伸阅读】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在中国诞生 可“秒杀”现有计算机
经济日报原标题:量子计算“称霸”在望——记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在中国诞生
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已在中国诞生,中科院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5月3日在上海发布的这个消息惊动了世界。
这是一台什么样的计算机?传说中可“秒杀”现有计算机的量子计算机何时能走入现实?请看《经济日报》记者从上海发回的报道。
中国量子:奠定“量子称霸”基础
什么是量子计算机?当某个物理装置运算、存储和处理的是量子信息,运行的是量子算法时,它就是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是国际研究热点,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为之设计了多种技术实现路径,其中,国际学术界在基于光子、超冷原子和超导线路这3种体系的量子计算技术发展上总体较为领先。也就是说,现在进展最快的有3类量子计算机:光量子计算机、超冷原子量子计算机、超导量子计算机。
我国科学家5月3日发布的量子计算机成果,其实是两个,分别属于光量子计算机和超导量子计算机范畴。
在光量子计算机领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陆朝阳教授领导的团队,研制出一种操控5个粒子(即5个光量子比特)的光量子计算原型机,在完成“玻色取样”任务时,它的速度不仅比国际同行之前所有类似实验的最高纪录加快至少24000倍,同时,通过和经典算法比较,也比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ENIAC和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TRADIC的运行速度快10倍—100倍。
“玻色取样”是计算复杂度随着粒子数的增加而指数增长的一类数学问题,特别适合用量子计算机来计算。
“与我们这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量子计算原型机比起来,之前报道过的同类量子计算机只是没法实用的游戏机。”潘建伟说。
5月2日,该研究成果以长文的形式在线发表于《自然·光子学》。审稿人评价称,中国科学家“建造出了第一代量子计算机,是量子计算机中的ENIAC”(ENIA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
国际学术界将量子计算机计算能力超过现有经典超级计算机的目标,称为“量子称霸”。中国的这台光量子计算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模拟机,为人类最终实现“量子称霸”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玻色取样”任务中,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能处理约45个粒子。“我们计划在今年年底实现大约20个光量子比特的操纵,对玻色取样问题的计算能力就能超越现有最好的商用CPU电子计算机。”潘建伟说。
在超导量子计算机领域,我国科学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超导体系,2015年,谷歌、美国航空航天局和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宣布实现了9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高精度操纵。这个记录在2017年被中国科学家团队首次打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朱晓波、浙江大学教授王浩华的研究团队和陆朝阳、潘建伟等合作,自主研发了10比特超导量子线路样品,成功实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大数目的超导量子比特的多体纯纠缠,并通过层析测量方法完整地刻画了10比特量子态。
“简单地说,我们做出了10个量子的超导量子计算机CPU芯片,并用它演示了求解线性方程组的量子算法,证明了通过量子计算的并行性加速求解线性方程组的可行性。”朱晓波告诉记者,相关量子算法的成果已经过审,即将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目前研究团队正在致力于20个超导量子比特样品的设计、制备和测试,并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发布量子云计算平台。
量子计算:计算机中的“战斗机”
如果把现在传统的电子计算机比作自行车,那么,量子计算机就好比飞机。量子计算机为何可以成为计算机界的“战斗机”?这与它的计算原理密切相关。
现有的电子计算机,1个物理比特只能存储1个逻辑态——或者0,或者1。而量子计算机利用的是量子的相干叠加原理,可以制备在两个逻辑态0和1的相干叠加态,换句话讲,1个量子比特可以同时存储0和1。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量子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将随着比特数的增加而呈指数级上升。量子计算机有N个比特,就可以一次对2的N次方个数进行数学运算,相当于经典计算机算上2的N次方次。
量子计算计算能力随可操纵的粒子数呈指数增长,这可以为经典计算机无法解决的大规模计算难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分解300位大数,利用万亿次经典计算机需要15万年,利用万亿次量子计算机只需要1秒。”潘建伟预测,2020年左右超导量子计算机就可以操纵50个量子比特,届时就可以实现“量子称霸”,在处理一些特定问题的能力上超越经典计算机中计算能力最强的超级计算机。10年内量子计算机将可能实现对100个粒子的相干操纵,届时它处理特定问题的能力就可以达到现有最强超级计算机的百亿亿倍,或者目前全世界计算能力总和的百万倍。
正是由于量子计算的巨大潜在价值,欧美各国都在积极整合各方面研究力量和资源,开展协同攻关,同时,大型高科技公司如谷歌、微软、IBM等也强势介入量子计算研究。
中国科学家也加入了这场角逐,并取得了相当亮眼的成果,并对下一步发展进行了部署。
潘建伟介绍,我国将要启动的人工智能2.0计划中,就有量子人工智能的专门部分,其技术基础就是量子计算机。而在这之前,“我们首先要通过三五年努力,实现量子称霸,让量子计算机在某些特定问题上超越经典超级计算机”。
展望未来:遇到难题交给“量子”
在实验室里,陆朝阳带记者参观了光量子计算机。
光量子计算机包含3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单光子源,在零下269摄氏度的低温中,这个设备通过激光激发量子点,每次产生一个高品质的单光子,是国际上最高品质和最高效率的单光子源。“目前我们搭建的这个设备是国际上综合性能最优的,产生的单光子品质比国际第二名要高10到100倍。”陆朝阳自豪地说。
第二部分是超低损耗光量子线路。单光子通过开关分成5路,通过光纤导入主体设备光学量子网络。
第三部分是单光子探测器,探测矩阵中得到的量子计算结果。
多粒子纠缠的操纵作为量子计算的核心资源,一直是国际角逐的焦点。在光子体系,潘建伟团队在多光子纠缠领域始终保持着国际领先水平,并于2016年底把纪录刷新至10光子纠缠。光量子计算机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团队利用自主发展的综合性能国际最优的量子点单光子源,通过电控可编程的光量子线路构建而成。
顾名思义,量子计算机需要对量子进行高精度调控,这需要极低的温度。目前发展最快的三大量子计算机体系中,光量子计算机可以在室温下运行,但要在零下269摄氏度的低温中产生单光子;超导量子计算机的CPU芯片可以在常温下展示,但它的真正运行必须在接近绝对零度(零下273.15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超冷原子量子计算机更不负其名,所需的低温是三者中最低的,最接近绝对零度。
“量子计算机可以实用化,未来全世界会有很多台,但不需要家家都有。”潘建伟说,量子计算机可以和现有的经典计算机配合使用。以现有的手机终端为例,手机就是小型计算机,它要做成低温的量子计算机,会很难、也没有必要。“但你可以通过云计算平台,用手机把需要完成的计算任务送到云端,让后台的量子计算机来完成。”
潘建伟表示,传统计算机能算好的问题,量子计算机不需要再去介入。量子计算机瞄准的,是传统计算机不能解决的难题,“比如玻色取样对经典计算机太难了,量子计算机在这方面就显得特别强大”。
当量子计算机实用化以后,它能解决哪些实际应用领域的难题呢?
密码分析、气象预报、药物设计、金融分析、石油勘探、人工智能、大数据……总之,那些需要超大计算量的难题,交给量子计算机就对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佘惠敏)
【延伸阅读】我国量子计算机研究取得系列突破 首次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
本报上海5月3日电 记者佘惠敏报道: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今天宣布,我国在基于光子和超导体系的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性进展。
在光学体系,研究团队利用高品质量子点单光子源构建了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在超导体系,研究团队实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大数目(1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纠缠,并在超导量子处理器上实现了快速求解线性方程组的量子算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