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中国天才攻克百年难题,一夜震惊世界:这位“锦鲤少年”,正展现一场中国奇迹!

编辑:最人物 文章类型:科学 发布于2019-01-12 14:11:01 共1957人阅读
文章导读 95后中国天才攻克百年难题,一夜震惊世界:这位“锦鲤少年”,正展现一场中国奇迹!

来源:最人物 

文:牙谷牙狗

    你22岁的时候在做什么?

    或许刚刚大学毕业,踏入社会,陷入迷茫。亦或者仍在读书,为一份美好前程努力拼搏,又或者早早踏入社会,承担起家庭责任。

    但你绝对想象不到,一位来自中国的22岁少年,凭借自己的科研发现,一举解决了困扰世界107年的难题,荣登世界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年度十大科学家之首!

    而他也是该杂志创办149年来,获此殊荣年龄最小的科学家,是中国最小在该杂志以第一作者刊登学术论文的科研工作者。

    《自然》杂志在年度文章中介绍他为:“开创了一个全新研究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他的科研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如今,数百位世界级学者正在试图复制、拓展他的科研成果。一旦成果落地,将为世界能源行业节省数千亿美元的资金。

    而他,不过是一位来自中国深圳,今年刚刚22岁的青葱少年。

    他叫曹原,你可曾听说过他?

曹原是谁  

    据曹原的同学介绍,他从小就是个天才。

    1996年,曹原出生在成都。11岁时,因为异于常人的天赋,他被选拔进入深圳耀华实验小学超常班。

    能够进入这个班的,全校只有3位学生,由曾在中科大任教超过20年的副校长朱源直接任教。同时配备6位老师,全程照顾曹原三人的学业。

    在朱源的帮助下,仅仅不到3年的时间,他就完成了小学六年级、初中、高中所有课程学习。而面对外界惊讶的目光,曹原却不屑一顾地说:“我只是跳过了中学里一些无聊的东西。”

    如果不是年龄限制,曹原相信自己会更早参加高考。被迫等到14岁后,他以高考669分的优异成绩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

    中科大少年班创立于1978年,是一种独特的天才培养机制。

    40年的时间里,少年班总共毕业1070名学生,其中不乏多位享誉世界的科学家。

    进入少年班,曹原并没有被周围优异的同学掩盖光芒,他依旧卓尔不群。

    别人要用一整年完成的科研项目,曹原短短一个寒假就能完成,被评价为“天才中的天才”。

    曹原的大学老师丁泽军教授,因为要求严格,被称为“丁老怪”,在国内有着令人闻风丧胆的“科研杀手”称号。

    但在说起自己的学生曹原时,丁教授却一反常态,称他为一个“很聪明的家伙”。

    中科大物理学院院长曾长淦更是对曹原爱不释手。每每提到曹原,他总激动地说:“这是在我实验室混过的娃,当时我觉得他太厉害了!”

    甚至在某些方面,曾院长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指导不了曹原。

    在中科大的四年,培养了曹原出色的科研能力。毕业后,他获得中科大本科生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前往世界排名前五的麻省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面对如此光鲜的履历,曹原却并非像常人一样满意,彼时年仅18岁的他略带失望地说:“我没什么特别的,毕竟花了4年才本科毕业。”

    与如此低调的曹原不同,他的同学们却一直对他顶礼膜拜,甚至毫不吝啬地称赞他说:“他就是中科大下一个庄小威,实在太强了,在中科大完全就是传说级的人物。”

    而同学口中的庄小威,是第一位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的华人科学家。从中科大少年班毕业后,年仅29岁就进入世界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学担任教授。2015年,成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但如今,曹原的成就似乎已经超过了她。

曹原 (左一)

    曹原究竟有多牛?

    在世界能源史上,电力的传输过程,能源损耗巨大。目前使用的传输材质中,大约7%的能源热是在传输过程中损失掉的。这是世界上所有能源公司一直头疼的问题。

    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卡末林•昂内斯发现了一种能够将电子损失降到0的传输材质,命名为“超导体”。因为这样发现,昂内斯荣获诺贝尔奖。

    但令人遗憾的是,要想实现这种传输条件,环境必须在冷却至绝对零度(也就是零下273摄氏度)。这在现实世界中绝不可能,因此这一科研成果无法付诸实践,能源公司依旧承担巨额损失。

昂内斯

    此后的107年,科学界无数科学家前赴后继,一直希望研制出能够在常温条件下实现“超导体”性能的材料,却都以失败告终,直到中国科学家曹原的出现。

    在攻读博士期间,曹原发现,当叠在一起的两层石墨烯彼此之间发生轻微偏移的时候,按照他的理论推测,材料会发生剧变,有可能实现超导体性能。

    但他的这一推测,却引起了诸多物理学家的质疑,他们认为这不过是一个20岁的小孩,关于世界的美好幻想。真实的试验结果绝不像曹原想象的那样简单。

双层石墨烯

    曹原没有被外界质疑的声音击退,相反他仍旧坚信自己的判断。

    为此他日夜蹲守在实验室,克服高温、极寒等多种极端困难条件,一次又一次的为捍卫自己的梦想,努力付出。

    终于,在一次实验中,曹原巧妙的将角度旋转为1.1度时,奇迹发生了,置身特殊电场的两层石墨烯,成为超导体,电子在其间畅行无阻,曹原终于向世界证明了自己!

    欣喜若狂的曹原深知,这将是一个改变世界的研究成果。为此他小心谨慎,通过7个月的反复实验,最终在今年3月份,完成了全部实验,打破了世界107年来超导体魔咒!

    随后,他将学术论文整理后,投给了《自然》杂志。

    《自然》杂志编辑收到论文后,激动的都没来得及排版,就将其中一篇文章提前发到了杂志网站上,随后通过另外一篇文章进行评述。

    一经刊登,曹原瞬间震撼了世界!全球科学家都迫切的希望自己能在实验室中,复制曹原创造的奇迹。

    一位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甚至激动的说:“曹原为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们能做的太多了。”

    在曹原发表论文之后,短短9个月,石墨烯的初步商业化应用已经落地。以手机为例,一旦安装石墨烯电池,手机的充电时间将被缩短为16分钟的闪冲。

    以此为基础,曹原的发现将极大的促进电子消费品工业的发展,在能源传输方面,将为全球能源行业省下数千亿的资金!

    也是因此,年仅22岁,曹原成为了年度世界最受关注的科学家。无数大学和科研机构向他抛出橄榄枝,甚至有大学愿意为他提供一份教授的职位。

    但曹原却第一时间回到了自己的母校。

为什么是曹原

    曹原能够得到今天的成就,离不开自己的天赋,更重要的是,特殊的教育模式。

    因为很早就展现出天才的气质,他的母校深圳耀华中学为他提供了灵活的教学机制,实现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

    曹原的父母为支持学校对曹原的智力开发方案,在家中专门布置了一个属于曹原的实验室,为曹原提供最好的科研条件。

    同时,曹原一反书呆子的刻板印象。他兴趣广泛,喜欢捣鼓计算机。年少时就经常跑到深圳电子市场,买来一大堆电子元件拆卸安装,直到研究清楚其中的线路,才肯罢休。

    这一点也得到了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导师的认可。他说曹原的内心,其实是个修补匠,经常用自制的照相机和望远镜拍摄夜空,相关的零件撒满整间办公室,桌子上满是被拆开的计算机。

    不仅智商超高,曹原的情商也异于常人。不只一位老师在评价曹原时说到,他们从未教过像曹原一样高情商的少年。

    高峰时不迷茫,低谷时不放弃,年仅22岁,曹原就拥有超越常人的冷静心态。

    在攻读博士期间,他因为与之前感兴趣的项目失之交臂,曹原一度陷入绝望。但很快调整过来之后,继续进入到相关研究领域中。

    一次偶然的发现,曹原得到了一项意外的实验结果,曹原激动不已。

    随后,他花了整整6个月的时间,每天彻夜不休的研究其中的原理,却在最后发现那不过是实验中设置的巧合。

    年少的曹原备受打击。但第二天,他就又早早出现在实验室,说自己只能卧薪尝胆,继续努力。

    最终凭借坚韧的毅力,成功发现常温超导体,一举攻克世界百年难题。

曹原摄影作品

    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鲜花和掌声,曹原没有迷失自己。他说自己喜欢天文,仰望星空时,会安静下来。

    也正是浩瀚的宇宙,璀璨的星空,让曹原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他时常告诫自己,在广阔的宇宙面前,再多的起伏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如今,22岁的曹原不知道自己未来的科研生涯会走向何方,但很明确的两点是:第一,他会继续此前的研究,创造更多的奇迹;第二,他会回到中国。

曹原背后的中国科技  

    在每年的《自然》杂志封面中,都会有一期以巨型数字10占据了核心位置,表示共计10位科学家上榜的报道。

    今年,图片中数字“10”中的“0”被设计成正六边形,代表了曹原实验中石墨烯的碳环结构,同时数字呈现两层红蓝网格叠加的重影,这正是曹原实验中的“魔法角度”。

    面对如此荣耀,曹原说自己更多想起的是中学课堂上的一次实验。

    彼时课曹原物理老师黄佳堂告诉他,金属的电阻率会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当温度趋于绝对零度,就会呈现一种超导状态。

    如果谁能够在常温下发现这种材料,就可能颠覆世界。

    年少曹原的对此充满了好奇,在和同学商量以后,他上前请教老师。但黄佳堂也不知该怎么回答他,只能遗憾的告诉他:“这是你们这一代人需要研究的问题,研究出来了,就能改变世界。”

    一届届学生中,问这一问题的不在少数。而多年后,只有曹原凭借当时强烈的好奇心,真正做到了

    尽管目前留学美国,曹原始终记得自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在荣获大奖之后,他第一时间返回自己的母校中国科技大学,跟自己的导师和同学庆祝自己的成就。曹原表示希望学成归来后,能够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

    曾经很多人说中国没有核心技术,没有科研实力。曹原用实力,狠狠打了这些人一巴掌!

    世界仍旧是之前的世界,中国早已不是之前的那个中国。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涌现出来,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科研实力。

    2017年,在同一个评选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就榜上有名。他被誉为“中国量子力学之父”。

    在他的带领下,中国远距离量子通信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将为全球用户带来更为便利的通信服务。

    2013年,中国禽流感专家陈化兰入选《自然》杂志年度科学家。他在应对禽流感疫情方面做出过突出贡献,凭一己之力将禽流感病毒紧紧遏制在可控状态。

    再之前,中国青年科学家,前华大基因CEO王俊同样登榜。他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带领华大基因完成人类基因1%的测序。

    同时世界基因测序工作,华大基因贡献度超过50%。奠定了中国基因组科学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

    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出现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多的中国核心技术正在影响世界。

    航天技术、高铁技术、港珠澳大桥,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迹在中国上演。中国制造,正在改变世界。

    在互联网领域,中国创业者从此前搬运硅谷模式,到如今无数硅谷精英来中国学习。他们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移动互联网商业神话。

    正是这样一大批科研人前赴后继的努力,造就了如今强大的中国。而曹原无疑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代表之一。

    站在世界科技的巅峰,曹原略带羞涩地说:“更好的消息还在后面,希望将更多的时间用来为中国科技创造更多的奇迹。”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位年仅22岁的中国科学家,将会为中国带来更多真正硬核的科技创造,成为真正的国之脊梁!

    同时,因为曹原的出现,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科研事业的实力,此后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曹原”出现。

    中国,也必将成为真正的世界科技强国!

—The End—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