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唏嘘美国研发投入衰退!中国力量崛起

编辑:观察者网 文章类型:科学 发布于2022-05-30 13:45:37 共30939人阅读
文章导读 多美国务卿布林肯5月26日发表对华政策演讲引发各方关注,他嘴上说着避免“新冷战”,却又竭力鼓吹构建联盟“遏制中国”。……

来源:观察者网

文   科工力量/龙科多

美国务卿布林肯5月26日发表对华政策演讲引发各方关注,他嘴上说着避免“新冷战”,却又竭力鼓吹构建联盟“遏制中国”。布林肯唏嘘,60年前美国的全社会研发强度是现在的两倍多,这直接带来了美国航天、半导体、因特网等技术的全球领先。而如今,这一比例降至一半,从世界第一跌落到第九。

他感慨,与此同时,中国则高歌猛进,研发投入强度已从全球第八位,上升到第二位。数据表明,2021年中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再创新高,达27864亿元。

与布林肯的演讲同一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面临在海外资本市场被绞杀、疫情下增长怠速等多重不利因素,中国产业界正不约而同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甚至,过去被认为只是“模式创新”的互联网公司,已成为重要的研发新力量。

5月26日晚,阿里CFO徐宏在分析师电话会上披露,阿里全年技术投入超1200亿元,且这一数字近3年稳步增长。阿里也成为第一个跨入研发投入“千亿俱乐部”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加大研发投入,阿里并不是孤例。

同日,百度披露一季度核心研发投入51.34亿元,占比连续6个季度超20%。此前,腾讯也披露,在利润下滑的情况下,腾讯研发投入仍在增长,2022年第一季度达153.83亿元。过去3年,腾讯在研发投入上已经累计投入超1366亿元。

数据显示,中国头部互联网公司近一年研发投入已超过3000亿元,且越来越集中于前沿科技领域。近三年,阿里巴巴专利投入中超60%集中于云计算、人工智能、芯片等硬核科技领域。

再难不能穷研发,把钱砸在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上,已成为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新共识。

科研体系的三大齿轮

1945年,美国信息科学家范内瓦·布什应美国总统罗斯福征询,撰写了《科学:无尽的前沿》报告。

这份报告成为美国战后至今的科技政策思想源头,促进了美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该报告极为创新性地提出“要重视基础研究,面向长远”,并主张“政府、工业和学术研究可以在合作中取得比在孤立中更大的成就”。

近年来,科技创新在中国也被提升至关乎国运的重要位置。

2019年,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新型举国体制”,强调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与传统由政府主导的“举国体制”不同,这一新机制强调,要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纵观中外科技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国家科研水平的进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单要靠财政支持的高校院所等“国家队”冲锋在前,同样需要靠以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民间队”牵引,形成协同运转的机制。

把科研体系拆解来看,有内、中、外三环重要的齿轮:基础科研、应用技术和产品转化。从0到1的基础突破往往依赖科学家天才般的灵光一现,从1到100的应用技术突破常常在实验室中孵化,而从100到无穷的产品转化往往由企业完成。

企业的市场洞察、工程能力,对外环的产品转化极为重要。过去,中国企业往往停留在这一层面,大批互联网公司靠学习海外大厂产品起家、进行了极高效甚至超越性的产品研发便是该模式的代表。

但近年来,可以看见,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依靠外环齿轮的动能,推动中环甚至内环的硬核科研进展。

有数据显示,202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的860多个项目中,企业牵头或参与的有680余项,占比高达79%,其中不乏众多互联网公司的身影。这表明,在科技创新特别是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中国企业正成为重要的答题人。

以产促研的自研新路径

不少人对企业存在“只注重赚钱”的刻板印象,但事实上,“以产促研”是科技国力最重要的推动引擎之一。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贝尔实验室,在上世纪40年代研究出了晶体管和信息论,并在60年代研发了激光和通讯卫星。在它背后,是掌握全美电话业务的美国AT&T公司。

正是AT&T的企业需求作为推动力,贝尔实验室才能实现科研项目的工程转化。

由于底子薄、起步晚,中国企业必须优先解决生存问题,依靠快速学习和产品创新推进规模效应,在与海外公司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但跨过生死线后,不少中国企业开始放弃“拿来主义”的技术,通过砸研发走向“自力更生”的技术。

曾经,中国互联网公司如依赖空气般依赖舶来的“IOE”体系——包括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和EMC存储集群。迫于“大淘宝”的流量压力,阿里在2009年构建了全球最大的IOE集群,每年支付几千万美元给这些外国公司。但IOE不仅贵,而且不好用,由于未经庞大中国市场锤炼,常常在流量激增时崩溃,而阿里的工程师只能苦苦等待海外公司响应。

这倒逼中国互联网公司开始了自研技术的长征。阿里主动选择“去IOE”,从“向海外技术要生产力”,变成了“向自己的技术要生产力”。

应者如潮。

百度从搜索演进至人工智能,还展开了自动驾驶的探索;腾讯围绕全真元宇宙,在金融科技、AI芯片等领域耕耘;阿里选择将云计算进行到底,不久前《人民日报》撰文总结国内软件行业技术自研演变历史,举了阿里的例子:通过10年技术长征,成功自研飞天云操作系统,获得最大底气。

最新的国际权威机构Gartner 报告显示,阿里云IaaS基础设施在存储、计算、网络以及安全这四项核心评比中斩获最高分,这也是中国云首次超越亚马逊、微软、谷歌等国际厂商。

去年10月,阿里还发布了性能全球领先的通用CPU芯片倚天710,经过十二年努力,终于形成软硬一体全栈自研架构体系。

在清华大学与权威咨询机构IDC联合发布的《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中,中国以总分70分位列全球第二,已进入领跑者行列。

这其中,被爆炸式算力需求牵引的互联网公司,成为中国计算技术发展的最大推力。

互联网企业迈向“内核”科研

近几年,一些头部互联网企业甚至向最内环的基础科研迈进。

比如颠覆性的量子计算。一旦研制出来,将在新材料研发、生物医疗、金融分析乃至人工智能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彻底改变当前医疗、网络、材料科学、基础研究等领域的发展格局。有研究者认为,如果把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及量子计算等工具融合利用起来,科学发现的速度可提高10倍。

中国互联网公司正纷纷加大投入量子计算,开始产出成果。

腾讯最新开源量子模拟软件框架 TensorCircuit;百度发布云原生量子计算平台量易伏;阿里做得最硬,达摩院成功研发新型量子比特芯片,两比特门操控精度高达99.72%刷新纪录,在众多只追求比特数的公司里,独树一帜地默默耕耘“高精度”。

这背后离不开长期的研发高投入。有消息称,阿里斥巨资建设了两座量子计算硬件研发和制造实验室,从设计到制备到测量,创造了国际领先、国内领先的量子计算全栈科研环境,一些设备成本动辄近千万。

之所以步子迈得这么大,与深层的战略需求离不开。

达摩院院长张建锋,曾同下属们讨论技术战略。他说,“什么是战略?战略就是让你有恐惧感的问题,比如量子计算。”

让他有恐惧感的一个场景是,“有一天,我们买再多的服务器、芯片,都算不过一台量子计算机。”

这也是为什么,即便是在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宁可节衣缩食,也要加大研发投入。投资科技、投资未来,走向核心技术的自立自强,才是企业命运所系,将来也是国家命运所系。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