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国际要闻 人际脑电波通讯实验首获成功

编辑:凤凰探索 文章类型:科学 发布于2014-09-10 12:56:18 共1814人阅读
文章导读 一周国际要闻 人际脑电波通讯实验首获成功

 

人际脑电波通讯实验首获成功

 凤凰探索

       本周焦点

    人际脑电波通讯实验首获成功

    利用脑电波和一大堆仪器设备,欧洲和美国科学家成功演示了何为“心有灵犀”:发自印度志愿者大脑的“你好(hola)”和“再见(ciao)”这两个单词,被转换为二进制信号,跨越8000公里,解码后被远在法国斯特拉斯堡的实验人员的大脑接收。

    研究人员称,这是人类首次“几乎直接”地通过大脑收发信息,并预计在不远的将来,人脑之间借助计算机进行这种“直接的”交流将成为常态,人脑与计算机之间的交流也将成为现实。

    外媒精选

    3D打印的火箭发动机喷嘴点火成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成功测试了两个迄今设计最复杂的、3D打印制造的火箭发动机喷嘴。这两个在尺寸上类似小火箭发动机喷嘴、而设计上却类似推进大型发动机如RS-25发动机喷嘴的部件,分别进行了5秒钟点火试飞,产生了2万磅的推力。通过这次设计,NASA工程师推进了3D打印技术的极限,也证明了3D打印是能给火箭设计带来变革、提高系统性能的关键技术。

    英国开发首个基于石墨烯的柔性显示器

    英国剑桥大学石墨烯中心和塑胶逻辑公司展示了一款新型柔性显示器,与常规的显示器相比,其像素电极是由石墨烯制成,取代了金属电极层,这也是首次证明石墨烯可被用于制造基于晶体管的柔性装置。

    此次全球变暖“暂停”或是最后一次

    来自日本和澳大利亚的两个研究小组通过各自独立的研究得出了一条同样的结论——如果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仍然无法得到控制,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从1997年开始的全球变暖“暂停”状态很有可能是最后一次。在这之后,全球气温将出现持续上升,如不采取积极减排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一周技术刷新

    3D触觉技术让虚拟现实“触手可及”

    日本新公开的一项3D触觉技术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让虚拟现实变得“触手可及”。这款能“摸”到的虚拟3D成像产品通过头戴的原型显示设备及其他配套设备,使人产生切实触摸到虚拟物体的错觉。未来该技术有望在电子产品业和医疗领域商品化,比如植入游戏控制器中,强化游戏体验;亦可协助医生进行远程遥控手术操作,或制作具备辅助导航功能的盲人手杖等。

    前沿探索

    利用大肠杆菌可低成本生产丙烷

    一个由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和芬兰图尔库大学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通过一种独特的生物途径,借助太阳能,只需极少的电能,就能用大肠杆菌将脂肪酸转化成丙烷。与藻类制油技术相比,新技术具有成本低、耗能少、易推广的特点,未来有望成为一种极富竞争力的清洁能源生产技术。

    插入氨基酸可将生物多肽活性提高40倍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日前人工合成出一种氨基酸,能塑造活性多肽的结构并增强其疗效。实验显示,将这种氨基酸插入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能将后者活性提高40倍以上。这种新的治疗性多肽将在未来药物设计中发挥重要价值。

    一周之首

    美国首个获认证的碳纳米管太阳能电池

    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突破了碳纳米管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近10年来无法提升的困局,将其转化效率从1%提高到了3%以上,并成为首个获得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认证的碳纳米管太阳能电池。这款新型电池甚至能够吸收近红外波长的阳光,这是目前很多先进的薄膜太阳能电池都无法实现的,这让一度沉寂的碳纳米管太阳能电池研究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日美首次观测到小行星互撞“踪迹”

    类似地球的岩质行星被认为是在漫长岁月中因天体间反复撞击形成的。日美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首次观测到了巨大小行星之间大规模撞击的“踪迹”, 并得到一批数据,可以反映小行星撞击的生成物如何向岩质行星转变。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加深对岩质行星形成过程的认识。

    “最”案现场

    新型“高熵合金”是现有记录的最硬材料之一

    一种名为“高熵合金”的新概念合金设计,已经带来了一类多元素材料。最近,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与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合作开发出一种叫做铬锰铁钴镍(CrMnFeCoNi)的高熵合金,经检测它含有5种主元素,不仅是现有记录的最硬材料之一,而且在低温下强度、延展性反而提高。其抗伸展强度超过10亿帕,断裂韧度值打破纪录,超过目前所有其他金属合金。

    奇观轶闻

    世界第二例永久性人工心脏移植“秘密”完成

    世界第二例永久性全人工心脏移植手术日前已在法国西部城市南特的一所医疗机构内“秘密”完成。之前移植了同类人工心脏的第一例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因人工心脏短路而最终死亡,因此,尽管报道说此次“手术应该进行得十分顺利”,但有关机构拒绝透露有关患者的任何情况。

    这款由法国生物医学企业卡尔马公司研制的人工心脏由锂电池供电,预计可代替人类心脏持续工作5年时间。研发者称,这是第一款永久性人工心脏,而不是患者等待器官移植期间的过渡用品,是“最接近人类心脏的人工心脏”。但鉴于其重量(约900克,是普通人类心脏的3倍,更适合男性患者)和造价(超过16万欧元),并不是所有患者都可以移植这种人工心脏。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