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郑秀珍 收集编写 仰光九龙堂天后华文学校 )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缅甸旅游 发布于2013-10-11 20:14:02 共2621人阅读
文章导读 中国传统节日(郑秀珍 收集编写 仰光九龙堂天后华文学校 )

 

中国传统节日

郑秀珍 收集编写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多民族国家,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很多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形成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和腊八节等。中国节日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的,并且与丰富的神话故事联系在一起,为节日增添了几分浪漫色彩。除了重大的传统节日之外,其他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也都有各自独特的民族节日和文化习俗。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的佳节时期,古代被称为“元旦”。在春节这个传统节日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各民族都举行各种庆祝的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佛神、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中国春节的习俗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重要日子。离家在外的子女到了春节都要回家欢聚。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至今还相流传着。如: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年画、守岁、放爆竹、拜年等。

 

    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也叫除夕,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习俗活动之一。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也叫除夕守岁,俗称“熬年”。人们在春节守岁是期待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除了守岁的习俗以外,有很多风俗活动,其中贴春联也是必不可少的习俗之一。在过春节时,家家户户贴春联是为了祈求一家福寿康宁,一些地方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俗。关于春节食俗,中国北方地区在除夕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含意是相聚之意,而中国南方过年有吃年糕的习惯,含意为年年高升。

 

    元宵节: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月亮高挂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街道上也到处都挂着灯笼,因此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节还有各别类习俗,像出门赏月、猜灯谜、吃元宵等。元宵时吃汤圆,汤圆与“团圆”发音相近,有团圆之意。它象征着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也寄托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也正好是赏花灯的一个交谊的机会。在元宵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说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在中国,就是海外华人的聚居地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这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光。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习俗还很盛行。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如:荡秋千、蹴鞠、踏青(春游)、植树和放风筝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清明节还有别类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在中国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和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吃糯米糖藕的习惯。随着时代变移,吃凉食的习俗已慢慢淡化了。


 


    端午节:农历五月五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全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也称端五、端阳。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文化,而且各地区都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中赛龙舟和吃粽子的活动最为普遍,至今还在中国各地流传。过端午节就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一个节日。在这天举行各种活动,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吃粽子是另一种习俗,随着时代的转移,它的花样也繁多起来了。按各地区的需求,所在粽子内的馅料也有所区别。千百年来,吃粽子的习俗一直流传不变,甚至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各国。无论你在哪个国家,凡是中华民族都会过端午节,同时怀念爱国诗人屈原。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生活中还仍然盛行的隆重节日。

 

    七夕节:七夕节是农历七月初七晚,妇女们向织女星祈祷,请求帮助提高缝纫刺绣技巧,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称为“七夕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备浪漫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以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情话。在每年的这个夜晚,也是天上织女与人间牛郎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摆上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赐予她们灵巧的双手,更乞求爱情、姻缘与巧配,过去姻缘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对着星空祈祷自己能有称心如意的美满姻缘。

    过七夕节的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的节日。七夕节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至今流传民间也是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由此可形成了中国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中秋节: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佳节。这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还有一种说法,八月十五日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八月节”,另外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成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想往。其中最盛行的是赏月、月下游玩和吃月饼的习俗。

 

    今日月下游玩的习俗已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还很盛行。在这一天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赏月由团聚而来,则月饼形状仍是团圆之意,因此人们叫中秋节也称做“团圆节”。在中国的领域都有它独特的中秋习俗,也有一些地方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也称“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并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观赏菊花、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习俗。过重阳节必定要吃重阳糕,“糕”与“高”同音,含意是祝愿子女百事俱高。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高,像座宝塔,意思就是步步高升。

    今日的重阳节,有着新的含义。在1989年中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称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在重阳节出游赏景,主要是登高的活动。它含意着有免灾避祸、健康长寿的意思。在菊花盛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重阳节期间,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因此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

 

    冬至节: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还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按阳历来解说的话,时间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3日之间,农历是十一月二十日。冬至是全年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然后各地区的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连缅甸也不例外。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食文化。如:馄饨、饺子、汤圆、豆粥、米糕等都可以作为过节食品。现在一些地方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在中国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中国南方地区也在这一天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目前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和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汤圆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美满”。还有的是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法。过冬至的传统食品可用于祭祖,也可用于互相赠送。这些习俗活动足以说明冬至是一个即传统又内容丰富的节日。


 


    腊八节: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节,也叫“腊日”,腊八节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人们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喝腊八粥是中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在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了。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的,一般都做为甜味粥。按各地区所需求,腊八粥还有咸味的。粥里一般包括大米、小米、各种豆类和瓜果蔬菜等。

    关于腊八粥有个很特别的习俗。每逢腊八佳节,首先熬好的腊八粥要先祭拜祖神,之后要赠送亲友。但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有“年年有余”的意思。如果把一些腊八粥在树枝干上涂抹的话,来年会多结果实。

    以上所述的是一些传统节日的简介,其余的中国传统节日多得数都数不清。对于中国节日,它不仅在中国,连在海外华侨的心目中都是个传统又被重视的节日。只是按各地域需求,而变化了多样的习俗活动。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自始自终是丰富多彩的。



仰光九龙堂天后华文学校

指导老师:曹润盛

郑秀珍 收集编写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