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穿行缅甸水上桃花源

编辑:《环球》杂志 文章类型:缅甸旅游 发布于2020-10-03 13:19:13 共2715人阅读
文章导读 带你穿行缅甸水上桃花源

新华网

村民把湖上漂浮的水草、浮萍、藤蔓植物等聚集起来,在上面覆盖湖泥,就可以种菜了。

马剑

相较于周边热门旅游国家,缅甸显得有些低调,茵莱湖更是少有人知晓。到缅甸旅游的人,目的地也大多是故都仰光、古城曼德勒、佛城蒲甘,会自动略过中间那片一望无际的湖水。大概也正是这个原因,茵莱湖得以保持当初的那份宁静与闲适,犹如一片世外桃源,让人难以忘怀。

漂在水上

茵莱湖位于缅甸北部掸邦高原的良瑞盆地上,是缅甸第二大湖,湖面海拔970多米,三面环山,来自东、北、西三面的溪流注入湖中,向南汇入萨尔温江。虽地处亚热带,但由于海拔高,湖面上凉风徐徐,碧波荡漾。

茵莱湖周边的旅店主要集中在良瑞镇上。说是个小镇,不如说是个小渔村,除了两条土路贯穿全镇,几乎看不到像样的道路。主干道上有市场、银行、餐厅以及药店,走上一刻钟就可以逛完整个小镇。住在这里的居民多半从事服务业,对他们来说,真正的家在不远处的水上。

茵莱湖上分布着大大小小100多个自然村落,每一个村落都将屋子用多根柱子高架在水面之上,很像国内的吊脚楼,家家户户彼此相邻。若想走亲访友,小孩子可以直接跳进水里游过去,大人出行则要靠船。在这里,船就像陆地上的汽车,是当地人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常年在水上,这里的大人小孩几乎人人都能娴熟地驾驭各种船只,无论木船还是汽艇,到他们手上,统统如玩具一般。每个家庭少则共用一条船,多则人手一条船,“吊脚楼”下柱子之间的空隙,也就成了“停船场”。若是距离太远,或是老人身体不便,还有“公交船”可供选择,那是一种可以坐三四十人的大船,在湖上各个村庄之间来回穿行。

湖上没有“交通管制”,反倒秩序井然,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船自由穿行。每当交错时,船上的人总要挥挥手,相互打个招呼。听当地人讲,这里几乎从没发生过交通事故。

茵莱湖上不只有水上村庄,还有水上工厂、水上学校、水上市场、水上商店、水上寺庙……大多陆地上存在的建筑类型,在这里都加上了一个水字,组成了一个功能齐备的水上世界。

长颈织女

坐船一日游是当地的固定旅游项目,游客既可以领略湖光山色,又可以感受坐船的乐趣。游客通常可以在旅馆订一只长尾摩托艇,也可以到岸边找船家直接协商。作为散客,为减轻负担,我在岸边与两个来自英国的女孩一起合租了一只长尾摩托艇。

所谓长尾摩托艇,是一种形状细长的木制船,船身大约有四五米长,最宽处也不到1米,船中间安放了三四个小木椅座位,配有救生衣,船尾装有小型驱动马达。我和两个女孩按照各自体重先后坐好,只见船头高高翘起,如若我们再压低一点,湖水就要漫进船里了。看似不起眼的小摩托艇,一旦起动,便犹如离弦之箭一般,两个女孩子着实有点惊吓到,发出了欢快的尖叫声。

小船飞速向前,一条长长的水花被甩到身后,湖面上潮湿的空气让人倍感凉爽。如果还不够尽兴,把手往下一垂,湖水便触手可及,好不惬意。天空蓝得出奇,朵朵白云如棉花糖一般。几只飞鸟急追着摩托艇,在上方盘旋,不时鸣叫着,似乎抱怨我们打扰了它们捕食。

船夫是个50岁左右的中年人,他边向我们介绍茵莱湖的历史,边推销当地特产。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在湖上逛了好几个手工作坊,有打铁作坊、卷烟作坊、首饰作坊等等。

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个织布作坊。船夫把我们带到了一户人家,四五个穿着民族服饰的女子正在织布机前劳作,看到有游客到访,早就习以为常的她们向我们微微一笑。她们的样子实在令人过目不忘:脖子套了一层又一层铜圈,脖颈比常人长出1倍左右。作为游客,虽然猎奇心理被满足,却感觉很不舒服,担心她们的脖子随时会折断。

她们是巴东人,俗称长颈族。我们了解到,她们从5岁起就戴上铜圈,随着身体长高逐层增加,成人后长度才固定下来。“会不会很疼?”我们问。“开始的时候会,现在已经没有感觉了。”一个年纪偏小的女子说道。

另一个女子通过手势表达希望我们购买她们的纺织品。我的一个同伴买了一条围巾,价格不算贵,算是略表心意。

离开后,船夫告诉我们,别看从小被迫拉长脖子,她们可并非如我们想的那样不开心,这一独特形象使得这些女子成为当地旅游界的宠儿,其收入远高于当地普通居民。

佛寺与猫

茵莱湖上还有很多寺庙。在缅甸这个近九成人口都为佛教徒的国度,在大多数家庭的生活摆设中,可以没有电视机和电风扇,但绝对不能没有佛龛。据说,当地每个男子到了一定年龄都必须出家当一次和尚,只有如此,还俗以后才能够享有结婚的权利。出家时间通常为几个月,在这里,出家容易,还俗更容易。

擦肩而过的小船上,常能看到身披袈裟、手持遮阳伞的僧侣。村民遇到他们时,总会双手合十,投去虔诚的目光。

彭都奥寺是茵莱湖上最大的寺庙,也是当地佛教徒心中最神圣的寺庙。寺中有5座贴满了金箔的小佛像,相传是蒲甘王朝的一位国王带来的,至今已有超过800年的历史,被层层金箔覆盖之后已经看不出本来的模样。

不过在游客眼中,名气最大的是猫跳寺。其名字源自一个意外。据说,寺庙里一位老僧人在参悟佛法时,看到身边跃起一只小猫,便突发奇想开始训练在寺庙里游逛的十多只小猫跳圈。训练效果不错,消息也不胫而走,游客纷纷前来参观,小猫们从此名声大噪。不过,我到访的时候,并没有看到猫跳圈的表演,只看到几只灰白相间的猫懒洋洋地躺在寺庙地板上晒太阳,任由游客们拍照,似乎早已习以为常。听寺里僧人讲,这几年猫已经到了退休年龄,基本不再表演跳圈了。

大概是猫跳寺太过有名,人们反倒忘记了它的本名——纳颇僧院。从外观上看,寺庙就是湖面上一座相当普通的木结构建筑。它是茵莱湖区域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建于19世纪50年代末,寺庙收藏有掸族和阿瓦风格的铜制佛像,也有古董级的金身佛像。

寺庙走廊正对着茵莱湖,夕阳西下时最适合坐在这里欣赏湖光水色,只是一旁的噪音多少有些煞风景。可能是慕名而来的游客太多,又或者这里本来就是当地人最常来的地方,走廊的两侧如今已经可以媲美一个小镇的市场了。除了当地的手工艺品、特色服饰外,更多的是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在走廊两侧摆得满满当当。对当地人而言,再美的风景,大概也不及生活的琐碎要紧吧?

湖面在变小

茵莱湖里生活着几十种鱼虾。清晨,开阔平静的湖面上,几十条捕鱼的小木船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当地渔民多是因有着独特捕鱼方式而闻名的茵达族人,其特征是单脚划船捕鱼。头戴斗笠的渔夫单脚站在船尾,另一只脚夹着船桨下部,同侧腋窝夹着船桨顶端,自如地摇动船桨,掌控着船身方向。如此一来,渔夫就可以腾出双手,随时扣下捕鱼的竹笼,其动作娴熟如行云流水。

除了捕鱼,当地村民还会种菜。茵莱湖上有许多漂浮着的“土地”——村民把湖上漂浮的水草、浮萍、藤蔓植物等聚集起来,在上面覆盖湖泥,就可以种菜了。“土地”下部并不与湖底相连,而是随着水面浮动起起落落,有的甚至还可以像船一样划动,当地人称其为“浮岛”。

为了防止“土地”流失,村民们会用很长的竹篱将其固定住。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稻田。听当地人讲,为了保护茵莱湖的水质,种植浮田的村民坚持不使用任何化肥,导致农作物产量不高,品种也十分有限。不过当地人并不在乎,在他们看来,恪守茵达族人祖先的操守、敬畏自然,才是最重要的。

村民大多可以通过捕鱼、种菜自给自足,加上渐渐兴盛起来的旅游业,他们能有不少额外收入。但当地人对挣钱这样的大事,似乎既关心,又不那么关心,他们将大部分收入捐给了寺院。对他们来说,生活是否幸福并非在于所得多少,而是付出了多少。

随着气候变迁,如今每到夏天枯水期,茵莱湖水面都会大幅下降,湖边沿岸地区会出现干涸现象。游客日渐增多,也挑战着环境的承载极限。“现在的茵莱湖水面面积不到鼎盛时期的一半,湖水也逐渐变浅。”船夫告诉我,当地人经常到寺庙祈祷上天能多下些雨,保佑茵莱湖。

来源:2020年9月30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0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