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缅甸令超乎想象 仰光地价好像是向纽约看齐

编辑:环球时报 文章类型:缅甸新闻 发布于2015-04-27 11:01:11 共1479人阅读
文章导读 真实缅甸令超乎想象 仰光地价好像是向纽约看齐

 

    真实缅甸令超乎想象 仰光地价好像是向纽约看

    2015年04月27日 07:53   来源:环球时报  

  “通过这次走访,缅甸的形象由平面变得立体、丰富。”4月中旬参加“中国网络名人海上丝路行——缅甸站”活动的“网络大V”们,大都在各自微博#微观缅甸#中表达了类似看法。“中国网络名人行”缅甸站活动由环球网和中缅友协共同组织,由中缅友协副会长彭放、北大教授张颐武、“童话大王”郑渊洁、延参法师、香港卫视综合台副台长秦枫、畅销书《盗墓笔记》作者南派三叔(本名徐磊)、摄影家黄胜友等一行12人组成,旨在通过网络名人的视角观察缅甸百态,让更多网民认识“近邻”缅甸。代表团成员、国际问题专家马晓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与缅甸官员和民众的接触中,我感受到了实行民主改革4年来缅甸发生的变化。不可否认,缅甸仍留有一些旧痕迹,但其社会内部的相对开放度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不应带着泱泱大国的固化观念去看这个国家了。”

  “仰光地价好像是向纽约看齐”

  “要去缅甸吗?听说缅北那边在打仗,一定要注意安全!”几乎每位“中国网络名人行”代表团成员都被亲友及粉丝善意提醒过。新浪微博“粉丝”数超过655万的“童话大王”郑渊洁坦白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走访缅甸后我对它的认识有了很大改变。来之前,我将缅甸与毒品、战乱联系在一起。这次看过仰光、内比都、曼德勒、蒲甘等城市后,我发现缅甸社会治安很好,甚至可以夜不闭户,老百姓也很友善热情。”

  香港卫视综合台副台长秦枫今年两会期间曾在李克强总理记者会上最后追问“缅甸”问题,这次来缅甸让她印象深刻的是缅甸百姓的友善。她注意到仰光街头虽然很多年轻人染黄头发、穿着西化,但很友善。“我们走在路上,缅甸老百姓向我们主动招手,能感觉出中缅两国传统友谊的存在。”秦枫在缅甸军政府执政期间接触过缅甸媒体人,她当时觉得这个国家非常封闭。两相对比之后,秦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次我发现缅甸虽然还相对落后,仍遗留有军政府管制的痕迹,但其经济发展还是活跃的。可以理解,缅甸全面开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程。”摄影家黄胜友认为:“如果缅甸能更加开放的话,会有更多世界各地的游客来领略缅甸的美。”

  缅甸实行民主化改革已有4年,一些与中国网络名人交谈的缅甸人说,他们对身边的变化感到喜悦。比如,可以在公开场合自由谈论时政,交通更加便利,生活水平也提高了。走进仰光的商铺,可以看到热销的玉石、钻石、红蓝宝石等缅甸特产。了解到缅甸还有丰富的油气、渔业及水力资源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感慨地说:“如今的缅甸是一个谋求发展的新型国度,公众对社会发展的期望非常大。缅甸历史文化的厚度超出我们的想象,国家发展蕴藏着巨大潜力。”缅甸之行结束后,张颐武还在#微观缅甸#中写道:缅甸是有巨大潜力的国度,5000多万人口,正面临深刻历史转型,年内的大选对缅甸未来会有关键影响。马晓霖也非常看好缅甸,他表示:“缅甸国土广袤,土地面积在东盟位居第二,还有两千多公里的海岸线,一旦走上经济化轨道,潜力巨大。”

  中缅友协副会长彭放在过去两年内来过缅甸4次,明显感到仰光交通更加拥堵,街上也多了些豪车和新款车。拥堵让网络名人们看到缅甸基础设施依旧落后的一面。目前,缅甸几大城市间虽有公路连接,但路况差。在中国已进入4G时代之时,缅甸的网速却让“网络大V”们体会了一把“慢生活”的节奏。

  除此之外,缅甸地价之高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仰光地价好像是向纽约看齐”。 仰光市政府秘书长觉梭告诉中国网络名人:“缅甸正在经历政治与经济同时转型,这在历史上没有出现过。”据他介绍,2010年前,仰光市城区大楼没有超过8层的,现在最高楼已达到30层。觉梭说,缅甸政府通过征税等手段抑制房价,但价格不会大幅下降。据了解,仰光市中心的房价约为一平方米4万元人民币,四星级酒店标准间一天费用约1200元人民币。缅甸土地大部分为私人所有,因此基础设施建设、百姓住房、企业建厂选址都受到高地价的制约,对想投资缅甸的外资企业来说,也增加了成本。

  “民相亲”离不开当代文化交流

  中缅传统友谊自古就有“胞波情深”的美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在中国网络大V看来,在缅甸现在还看不到太多中国的现代文学作品,至今缅甸人还主要以《西游记》《包青天》等影视剧来间接感知“传说中的中国”。赴缅中国游客数量逐年增加,但还无法与去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旅游的热度相比。网络名人们还了解到,当地华人为缅甸创造了很多财富,但平时大多行事低调,也不能在缅甸参政。

  由于中缅媒体大多援引西方报道来讲述对方国家,这让彼此缺乏最直接的了解,特别是一些缅甸媒体经常刊登歪曲中国或中国企业的报道。正如张颐武所总结的,“中缅两国人民相互了解的需求多,但分歧也多”。在缅甸首都内比都,缅甸宣传部副部长吴温推在与中国网络名人座谈时说,受到缅甸媒体不实报道伤害的个人或机构可将诉求反映至缅甸报刊委员会,委员会会对矛盾双方进行调解,如果当事人仍对结果不满,还可以向法庭提出诉讼。

  吴温推希望缅中在文化领域能有更多新的合作,据他介绍,缅甸宣传部已与中国有关方面合作,引进中国电视剧,配好音后在缅甸国家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吴温推说,这些电视剧深受缅甸观众喜爱,收视率很高,比如近年由中缅两国合拍的《舞乐传奇》,已经开始第二次重播。讲述中国人现代生活故事的电视剧《婚姻保卫战》去年在缅甸播出,也很受欢迎。他强调:“我们曾以字幕翻译的方式引进印度和日本等国影视剧,但把外国电视剧译成缅语,我们只和中国合作过。”

  在缅甸期间,网络名人们还了解到,西方及日本等国在缅甸的渗透力很强。比如,日本从1993年开始发起“草根计划”,已在缅甸完成700多个民生项目。西方国家还在缅甸设立农业技术、传媒等培训班。为加强在缅甸的“中国元素”,“网络大V”纷纷建言献策。秦枫听到一家缅甸饭店播放上世纪90年代时的香港流行歌曲,所以建议说:“缅甸差不多落后中国发展二三十年,中国的发展进程或是‘缅甸梦’可以参考的必经阶段。我们是否可以多输出当时的电视剧、音乐、书籍?这样会让缅甸民众产生一种时代的亲切感,还可真正将‘民相亲’落到实处。”

  在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中国驻曼德勒总领馆副总领事靳仪麟与郑渊洁一拍即合,商量了推广中国故事的计划:将郑渊洁的童话书译成缅文读物发放,以帮助缅甸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郑渊洁相信,“启蒙读物会是缅甸人了解中国的一扇门”。

  畅销书作家南派三叔的代表作《盗墓笔记》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在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发行,此次缅甸之行也让他对中缅文化交流有所思考。他说:“从民间交流角度来看,中缅文化互为包容,互相了解应该不难。但现实情况是,我们有能力走出来,他们没有能力走出去,因此我建议可将一些中国的纪实文学译成缅文推广,让当地人真正了解中国的国情。”南派三叔也解释说,会有计划地推动小说缅文译本的出版,不过当地市场或许还需几年的文化积淀。

  “缅甸是对外开放的一片沃土,但还没有迎来真正的春天。”马晓霖在缅甸之行中形成这样的认识。他认为,交流应是“旅游观光做先导,然后才是文化产品跟进”。马晓霖评价说:“中国过去整体文化输出较弱,大多是在抗击或抵御西方文化冲击的反输出,因此一些欠发达国家并不是重点地区。”他建议,中国可以通过旅游、就业扶持、项目提供,甚至增加留学生、年轻人恋爱结婚等多种多样的人员往来增进中缅两国人民更深层次的交往和了解。

  缅甸是一个佛教国家,著名书画僧延参法师一路受到缅方很高的礼遇。延参法师呼吁中缅佛教文化的更多交流:“佛教为世界传递信念与希望,也带来一种正能量。希望两国佛教文化进行更频繁交流,开创佛教文化新时代。中国佛教应该走出去,与东南亚佛教国家充分交流,为佛教发展做出探索。”

  张颐武告诉同行的网络名人,他的父亲撰写过有关上座部佛教(又称南传佛教)史的书籍,他认为佛教公共外交是一个具体方向。张颐武说:“和缅甸人主要信奉南传佛教一样,中国西南地区很多少数民族也信仰南传佛教,这是一个共同点。”他认为,宗教方面的交流也是连接中缅两国民众的文化纽带。

  中缅大项目让两国民众受益

  缅甸人有句俗语:“朋友可以选择,邻居没法选择。”在座谈中,缅甸官员常和中国网络名人说的一句话是,“无论缅甸政局如何变化,都不会改变中缅是邻国的事实,两国的友谊也是要代代相传”。“网络大V”也认为,中缅两国地理上的山水相连,决定了双方在政治及经济发展上的互为依存。

  在张颐武等人看来,中国与缅甸的关系“复杂”,因此容易产生误解。张颐武说:“中国公众对缅甸的认识远远不够。以缅北问题来说,果敢冲突掺杂多种势力,还有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类似很多这样的误解使两国的互补性没有发挥出来。缅甸完全可以和中国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东南亚创造新局面。两国人民应该具备更长远的眼光,做更多的历史参照,加深理解。”

  “缅甸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也是我国西南能源安全通道必经之地,因此缅甸的发展和稳定与中国关系重大。”马晓霖在肯定中缅合作共赢的同时,也经常向缅方官员提到密松水电站等被缅方叫停或进展不顺的中企项目。他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政治与经济同时处于转型中的缅甸要搭上现代化快车,还需要学习商业规则。当然中企也要做到利益多元化与程序透明,充分尊重各方权益,“类似中缅油气管道这样为双方百姓带来实惠的民生工程,无论缅甸哪个政党都会考虑到公众利益”。

  有“网络大V”在微博中写道,在参观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总部时感慨很深,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全球布局,国家的能源安全需要保障,中缅油气管道就是国家全球布局的一部分,最终在互利互惠中让两国国民受益,“走向星辰大海的路必须从脚下开始,在缅甸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艰辛和努力”。 记者 朱晓磊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