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古生物所在缅甸琥珀中发现拟寄生性虻类我要分享
南京古生物所在缅甸琥珀中发现拟寄生性虻类我要分享
文章来源: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昆虫的拟寄生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捕食行为,分为内拟寄生和外拟寄生。内拟寄生昆虫一般会将卵产入寄主体内,卵在寄主体内孵化并在一定阶段以寄主为食,并通常会导致寄主的死亡。拟寄生行为是昆虫演化史上一个重要的创新,代表了陆地生态系统中一种新的取食模式。拟寄生昆虫在生物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也被广泛应用到害虫防治工作中。早侏罗世的蜂类是被广泛认可的最早的拟寄生性昆虫。此外,一些白垩纪捻翅目和鞘翅目幼虫也被认为是拟寄生性昆虫。尽管现今双翅目昆虫的许多类群都具有拟寄生行为,但明确的中生代拟寄生性双翅目化石非常罕见。
最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张青青在副研究员王博和研究员张俊峰指导下,在白垩纪缅甸琥珀中发现了拟寄生的虻类昆虫,属于双翅目独须虻科,将其命名为“夏氏针虻”。
针虻体长约1厘米,复眼极为发达,触角退化;胸部短小且凸起,小盾片小,后足极长,跗节为特化的三趾状结构;腹部细长,产卵器细长针状。针虻复眼很大,约占据头部的整个面积,小眼瘤也较为发达,表明该类群的视力极为发达;其口器简单,最可能取食植物蜜露;前、中、后足跗节均特化成三趾状结构,用于抱握住寄主;腹部第八和第九腹节特化成细长的尾针,尾针长度约占腹部长度的1/4,表明该类群为拟寄生性昆虫。成虫依靠视力发现并锁定寄主,通过特化的三趾状的爪抱握住寄主,将尾针插入寄主体内进行产卵。
独须虻科先前在我国中生代地层已经多次报道,但其生态行为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次发现的针虻是独须虻科最年轻的化石记录,其高度发达的针筒状产卵器和特化的三趾状的爪为其拟寄生习性提供了坚实证据。该研究表明独须虻科至少在侏罗纪就演化出了拟寄生行为和相应的形态适应。研究结果为中侏罗到晚白垩的拟寄生昆虫的大分化假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研究成果于2015年12月30日发表于国际综合性刊物The Science of Nature (原名Naturwissenschaften)。
该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助。
相关论文:Qingqing Zhang, Junfeng Zhang, Yitao Feng, Haichun Zhang, Bo Wang (2015) An endoparasitoid Cretaceous fly and the evolution of parasitoidism. The Science of Nature, 103:2. doi: 10.1007/s00114-015-1327-y.
图1 a.针虻正模标本;b.副模标本;c.副模标本
图2 针虻细节图 a.头部;b.爪;c.产卵器
图3 针虻生态复原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