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拟实行中立主义外交是想摆脱中国
和讯网消息,01月27日,和讯博主邱林888发表了题为《缅甸拟实行中立主义外交是想摆脱中国》的博客,以下是博客全文:
邱 林
一则并未在国际社会引起波澜的声明,却预示了缅甸外交政策的微妙变化。1月13日,缅甸外交部对朝鲜进行氢弹试验一事表达了“深切关注”,敦促朝鲜遵守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停止核试验。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缅甸这一平淡无奇的声明在国际社会上被广泛忽视,但在缅甸近代史上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标志着缅甸终结了长期以来对美国入侵的担忧,表达了与美国改善关系、与朝鲜保持距离的愿望,并逐步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立主义外交”在缅甸开启了新纪元。
其实,“中立主义外交”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在全球范围内,瑞士是实行“中立主义外交”,保持永久中立国的典型代表。该国一直奉行中立政策,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近年来,瑞士逐步调整外交政策,由传统的保守中立向“积极中立”过渡。目前,除瑞士外,奥地利、芬兰、瑞典、土库曼斯坦等一些国家也在实行中立的外交政策,只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问题是,缅甸拟实行的“中立主义外交”,很难如同瑞士一般的中立。究其原因,主要是缅甸与瑞士相比实力悬殊太大,所处的周边环境也大不一样。瑞士虽然是小国,但其实力并不弱,自身有强有力的力量保证自己的中立立场,但由于缅甸经济落后,并没有充足的实力保证自己的真正中立。
当然,缅甸的想法,也符合国际上的一个惯例,即任何国家都会防范身旁的大国,例如乌克兰防范俄罗斯,巴基斯坦防范印度,蒙古、越南防范中国,几乎清一色都是防备身旁的大国。为此,他们都在积极寻求“第三边界”,如乌克兰、蒙古和越南将美国作为第三边界,巴基斯坦将中国作为第三边界。
在缅甸高层看来,中国对缅甸发展十分重要,可向其提供资金、技术、发展经验和巨大市场。缅甸不少高层官员多次表达对中缅关系的重视,并对中国支持缅甸发展表示感谢。比如,缅甸总统吴登盛上任后正式出访的第一个国家便是中国,他执政四年多以来,中国是其正式出访次数最多的国家(7次),超过其出访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次数。
但缅甸高层也有人对快速崛起的中国感到担忧,甚至直接称中国为“超级大国”,或认为中国正变为“超级大国”。此外,缅甸高层也认为,前军政府过分依赖中国,导致中国在缅影响力过大,中国是缅甸第一大外资来源国与外贸伙伴国,中国(含港、澳)对缅甸投资200多亿美元(约合1300亿万人民币),占缅甸吸引外资总额的一半。
因此,缅甸对中国这个昔日的最大“金主”的感情已逐渐淡化,他们似乎并不把能成为中国的邻居当做好事,因为缅甸的长期贫穷落后和中国的持续发展与繁荣之间,有着巨大的反差。这种反差,在某种程度上一直在刺激他们原本因为长期的自卑感而形成的过度强烈的自尊心。
最明显的例证是,2010年吴登盛上任不久,叫停了中缅合作的密松水电项目和莱比塘铜矿项目;2015年缅北发生战事时,缅甸政府又无中生有地称中国支持了果敢当地武装。这些事件对两国关系形成了新的冲击。
缅甸对中国如此过激反应,明显希望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在他们看来,中国要控制他们,简直就像控制自己的一个省一样容易,他们对此总是感到一种神经质的恐惧,在内心上,总是对中国进行一种提防,这也正是他们把眼光投向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根本原因。
虽然“中立主义”在缅甸国外交政策中属于新提法,但应该是之前所称的“第三邻国”政策的逻辑延伸。简单来说,“中立主义外交”与“第三邻国”政策存在共通之处,即缅甸着力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从而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确切的说,缅甸拟实行的“中立主义外交”,不符合中国的利益。缅甸想利用“中立”来左右逢源,争取国家利益最大化,但是缅甸想发展离不开和中国的经济合作,想发展又不和中国站在一起,这是不现实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