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山素季百日施政:水多活好不黏人
南智文
昂山素季,一个身材瘦弱、平静优雅,看似弱不禁风的女人,被千百万缅甸人尊称为“Daw Aung San Suu Kyi”,被西方主流媒体美誉为“缅甸之花”、“缅甸蝴蝶”、“缅甸自由女神”和“亚洲最美女人”,俨然成了当下缅甸民众对自由、民主向往的精神标签。她是领导缅甸独立的民族英雄昂山将军的女儿,是以非暴力形式倡导民主的缅甸政治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1945年出生,2岁丧父,15岁旅外,27岁结婚,29岁为母,43岁从政,44岁软禁,54岁丧夫,65岁获释,70岁执政。回顾昂山素季走过的人生,你会发现她如水一般美丽,如酒一般醇香。在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无奈,长期幽禁的苦难后,她走出了一条“凤凰涅槃”、“羽化成蝶”的重生之路,炼就了一种“不以物喜、不已己悲”的豁达情怀,恰似苏轼《定风波》所言:“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016年4月,昂山素季就任缅甸外交部长和总统府部长。当她以头戴兰花、身着"笼基"的造型出现在聚光灯下,世人不禁要问:“这位胸襟豁达,理想超凡的缅甸女神,会怎样治国理政?”纵观她上任百日的施政,她有“水多”、“活好”和“不黏人”三大特点。
“水多”,是说昂山素季治国理政有很多的“水”性。她在施政时能做到像水一样定向而行、凝聚共荣、有容乃大。昂山素季以国家顾问、外交部长和总统府部长身份主导新政府施政,拥有实际的最高领导权。她上任后,继续本着“和解、共识、法治、分权”等非暴力形式推动缅甸朝着民主、自由、富强的坚定方向前行,不断促进政治和解、民族和解。4月7日,她发出的首个命令是新政府在两周内释放所有政治犯;5月16日,昂山素季组建“民族和解与和平中心”,召开准备21世纪“彬龙会议”的协商会议;6月28日,她首次会晤8个已签署停火协议的民地武组织领袖,呼吁为尽快建立永久保证各民族安全与独立的民主联合邦而共同努力,并定于8月最后一周召开旨在实现永久和平的21世纪“彬龙会议”。
“活好”,是说昂山素季治国理政有很好的“活”性。她在施政时能做到像实用主义者一样灵活务实。比如,昂山素季曾是缅甸前军政府的批评者,持一定的反华立场,特别是对中国在军政府时期的投资有很多批评。然而,她担任外交部长后的第一次外事活动却是会见中国外长王毅。这就充分表明她已完全走下了“民主女神”和“民主斗士”的神坛,成为一个灵活务实的女政治家。她深知,中国是缅甸最大的邻国,也是最大的贸易国和外资来源国,加强与中国各领域的合作对于推动缅甸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善民生,稳定国内局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她曾表示,缅中两国是近邻,彼此利益关联,缅甸新政府愿与中国加强高层往来,密切经济合作,使缅中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不黏人”,是说昂山素季对任何大国有较强的“不黏”性。她在施政时能做到像缅甸吴努时期一样游刃有余地在大国间寻求平衡。4月22日,昂山素季在内比都与70多个外交使节和机构举行吹风会,强调新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积极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会与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重视与邻国、地区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5月6日,昂山素季把同在中南半岛的老挝作为首访对象,既表明了她将睦邻关系置于大国关系之前的设计,也表明了她将不会在大国间“站队”的立场,外交重点将从“双边关系”转到“区域一体化”和“多边主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