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敦江水为什么变黑
(缅华网 伊江树报导)
这是8月下旬就发生的一件大事,但有关方面却只能在一个月之后才公布有关调查结果。9月28日实皆省政府在望濑(Monywa)市举行记者招待会,向民众报告了一个月前“亲敦江水变黑”的原因。
亲敦江是缅甸境内第二条大河,是伊洛瓦底江的最重要的支流。按照地质学家的说法,在远古的地质时期(距今100万年至2000万年前),伊洛瓦底江和亲敦江是在缅甸大地上由北向南平行流入大海的两条大河,后来由于地壳变动,东边的大河改道西向,“吞并”了西边的大河,两条河流才合二为一,东边的大河就是今天的伊洛瓦底江,西边的大河就是亲敦江。今天的亲敦江作为伊洛瓦底江的最大支流,长度超过1000公里,流域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年水流量1380亿立方米,约为伊洛瓦底江水量的40%,仅此可见这条河流的能量之巨大,在缅甸西北地区可以说是一条最重要的河流。
今年8月22日,在实皆省北部的坎地(Khamti)市,突然发现亲敦江水变黑了。这滚滚黑水一直南流,24日到达霍马林(Hommalin)市时这黑水也没消失。接着26日到达茂赖(Mawlaik)市,27日到达格礼瓦(Kalewa)市,28日到达敏金(Mingin)市及加尼(Kani)市,黑水都没有消失。直到9月2日,该黑水才在敏金及加尼县之间的Mawkadaw村附近消失掉了。这黑水流程历经几百英里,几乎是要达到和伊洛瓦底江汇合之时才消失掉,这不能不引起沿江人民的巨大恐慌:这黑水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它含有什么物质?会给沿岸人民带来多少祸患?人们都胆战心惊地注视着江水的变化。虽说9月以后黑水没有再出现,但人们的忧虑还是无法消除。
为了调查亲敦江水变黑的原因,实皆省行政首长下令组成了一个8人调查小组,成员包括环保学者、地质专家、医疗工作者、省政府水资源及河流发展局等部门的人士。8月30日至9月1日,调查小组在亲敦江一带9个地区收集了有关黑水标本。9月6日飞往坎地市,向当地人士了解黑水的来源,初步确定黑水源头是在亲敦江的一条支流Nansalane溪上,这Nansalane溪全长130英里(约210公里),最后调查人员在离坎地市84英里远的Nansalane溪上发现了大面积黑水,接着向印缅边境一带寻搜,一直前进到有名的Sayamayti山脚下,这里海平面高度为7364英尺,调查人员确定了这里就是黑水的源头。
在这个地方,小溪两岸的山崖倒塌下来,岩石中间含有黑色的石墨(Graphite)。由于暴雨的冲刷,大量含石墨的泥土被冲到溪水中去,这些黑水就一路流下来,一直流到亲敦江内。8月下旬亲敦江水突然变黑就是这个原因了。调查小组沿江收集的黑水标本经过化验,也证明是石墨。由于江水中含大量石墨,一般洗涤也许没问题,但要饮用却不适当了。如果要饮用的话,也只能煮沸、烧开之后才能饮用。这是调查小组在调查报告中提到的。
调查小组中的地质专家也指出,小溪流域一带中的石层中确实含有大量的石墨,而石墨作为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具有吸附其他杂质的性质,所以在黑水中,一些金属分子如铅、铜等含量超高,这就危及水中的生物了。黑水消失之后再对亲敦江水进行化验时,发现水质已恢复正常。但为沿岸居民的居民生活环境着想,水资源局将常年对有关江水进行化验检查,并将向民众报告化验结果。
实际上亲敦江已经是“病入膏肓”的一条河流了。这一次“石墨污染”事件虽然不是人为的,但也是大自然的一种间接“惩罚”。由于多年来在亲敦江的源头的无原则的砍伐树木,开采金矿及玉石,一些工业废水也大量倒入江内,水土保护工作完全没到位,亲敦江沿岸的自然环境早就是“千疮百孔”了。实皆省行政首长Dr. Myint Naing就说:“这调查报告书将通过省政府提交给联邦政府,对我们来说,保护环境已是刻不容缓的一项重大工程了。”
(综合缅文各大报《缅甸之光》、《镜报》、《十一日报》等报导)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