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民众的三种基本食品——米、油、盐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缅甸新闻 发布于2017-09-25 12:28:12 共1683人阅读
文章导读 缅甸民众的三种基本食品——米、油、盐

缅华网 伊江树报导

9月17日出版的缅文《镜报》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对缅甸民众的三种基本食品——大米、食油及食盐等的生产及消费情况做了一些介绍。

缅甸曾经被称为“亚洲的米仓”,大米出口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大米出口被泰国、印度、越南等国家超越过去了。除此之外,一年又一年田地被人占用改作其他用途及自然灾害的影响,农田面积也在减少之中。今年雨季稻种植面积只有1300万英亩(约合520万公顷),夏季稻种植面积为300万英亩(约合120万公顷)。

虽说生产出来的大米有部分会被购买去制作成米线、米面及各种食品,但目前缅甸国内的大米还是相当充裕的。与之关联的食品工业也创造了不少就业岗位。在2016—2017财政年度缅甸的对外出口产品中大米位居第五,出口量达到170万吨,创汇5.5亿美元之多。必须感谢农民大伯们,他们的辛勤劳动不仅养活了全国人民,还为国家争取到了一定的外汇。当然农民们所面临的困难也是不少的:农村中劳动力短缺、新稻谷上市时受到不法米商的压价、市场波动不稳定等等。这些困难是否能通过农会、大米商会及合作社等组织协商解决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对于盐,一般人都不会有“买不起盐”的问题。但盐产量也没有达到出口的高度,基本上在国内还是能满足人民的消费量的(至于一些“上层社会人士”讲究从国外进口精品盐消费则是另外一回事)。盐的主要生产地是伊洛瓦底省和孟邦地区,其中伊洛瓦底省的纳不打(Labutla)专区就有70位盐农经营4464英亩盐田,年产量达到1729万7800缅斤(合28246吨)。基本上缅甸人民每人每年的食盐的平均消费量为3.15缅斤(合5公斤多)。

在国内,米和盐不成问题,食油却不敷消费了。据悉缅甸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占全国耕地的16.5%,共有750万英亩(合300万公顷)。虽说油料作物年产量约有120万吨至150万吨(每英亩的单位产量还是很低的),但由于芝麻、花生仁等有相当多是以原料出口的,真正能变成食油进入市场的只有40万吨。而缅甸5100万人口每年食油消费量却是100万吨,这时短缺的60万吨只好由国外进口了,而且进口的是备受人争议的棕榈油,2016—2017财政年度棕榈油的进口额就达到4亿2989.4万美元。在全球范围内,缅甸芝麻种植面积占第一位,花生占第六位,由于单位产量过低,这些油料作物生产出来的食油还不能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

有人说全球70亿人口每年消费的食油1亿8200万吨中,棕榈油就占了6200万吨(达到三分之一以上),缅甸进口棕榈油供食用也不足为怪。但从健康卫生角度来看,棕榈油终究是质量欠佳的一种食油,每年花那么多外汇买这食油,后果、副作用还真不少。所以如何解决这食油问题,应该还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