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寺庙尼姑学中文 培养生存技能

编辑:鹅眼 文章类型:缅甸新闻 发布于2017-10-16 10:38:01 共1589人阅读
文章导读 缅甸寺庙尼姑学中文 培养生存技能

导语:在缅甸,九年级后除缅文外的课程都是全英文教学,这让英文成了不太具有竞争力的技能,也让中文等外语显得更加重要。在缅甸第一大城市仰光,进驻的中资机构以及中国商务团与日俱增,中文速成班随处可见,中文在缅甸商贸交流中越来越重要。每逢周二、周六,缅甸老师苏雪蓉就会去仰光郊外的布达迪达寺(Buttha Ditar),给这里的孩子们教授中文课,从未间断。

缅甸是佛教国家,寺庙往往也兼具教育功能,这些寺庙在讲经诵道之外,还承担着收容孤儿并教化他们的社会功能,在仰光2000多所寺庙里,有228所是寺庙学校,寺庙学校与政府学校并驾齐驱,支撑着缅甸的基础教育体系。(摄影:秦斌 编辑:陈若冰)

布达迪达寺位于仰光市郊区,2004年由三名女住持创建,除了有30多名小尼姑外,还收养了40多个女童,她们有的来自离异家庭,有的来自偏远山村,有的是孤儿。

寺内主建筑是一栋三层小楼,大门前整齐地摆放着大大小小的鞋子,在缅甸,进入寺庙相关区域都需要光着脚。

教室里30多个身穿粉色僧袍的小尼姑们在老师的领读下,认真地朗诵着汉语拼音。当地天气较为炎热,缅甸当地供电紧张,会经常停电,小僧尼在没电的室内上课。

这些人中,最大的尼姑34岁,最小的孤儿只有4岁半。她们日常的吃穿用度靠寺庙来维持,寺庙则主要靠爱心人士来接济。

寺庙学校里,尼姑们用于学习中文采用的汉语拼音教材。布达迪达寺为孩子们提供了容身之所,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对孩子们的培养和发展问题却无能为力,免费的汉语教学能丰富她们的技能,为未来提供更多空间。

中文课堂的由来也颇有渊源。它是2016年由仰光一家中缅合资学校卓越语言教育中心推行的公益项目,他们希望通过免费教授一门语言,来传递一门技术,为这些女孩提供拓展视野、内外兼修的成长机会,为孩子们改变生活出力。今年30岁,刚刚成家的卓越江琪英校长是迄今为止在仰光呆了最长时间的汉语老师,她作为第一拨来缅甸建设孔子课堂的老师留了下来,在华文学校工作了七年时间。

选派缅甸老师苏雪蓉来授课,更多是为了照顾孩子们的零基础。苏雪蓉是缅甸第三代华裔,她的父亲是华人,母亲是缅甸人,苏雪蓉从小学习汉语,曾获“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缅甸赛区第一名。

苏雪蓉在缅中双语教育中颇有经验,还专程为寺庙的中文教学定制了教学方案,如何让孩子们真正对中文产生兴趣、提升语言交流实用技能等。只见她身穿漂亮的笼基,在黑板前与学生们互动式教学。学到“跑步”的时候,苏老师一边读,一边侧身做出“跑”的动作;读到“胡子”的时候,苏老师笑着问,“胡子长在哪里?”,女孩们也笑着摸下巴。

住持Daw Eayka Sari和教师苏雪蓉。目前,卓越有11位授课老师,其中8位来自中国,1位来自美国,2位来自缅甸。“中国老师发音更标准,语法知识更全面,但面对初学者时,缅甸老师也具有天然的语言优势,他们可以用缅语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语法知识。”在缅甸,一个中文老师的月工资大约20万缅币(约合1000元人民币),远低于翻译、企业员工,完全是凭着一股信念在坚持。

学生中有一位名叫Naw Aye Chan May(右)的长头发女孩,她是寺院收留的孤儿,现在已经读大一了,但这两年的寺庙中文课堂她也都一直参加。她希望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不仅为自己发展提供保障,还要用知识感恩寺院,把爱传递下去。对她来说寺庙就是家,平时会在寺庙里帮忙。

中文课后,一名小尼姑和伙伴在院子玩小熊玩具。寺庙住持也一直鼓励孩子们要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要求她们努力掌握汉语这门语言,希望她们将来能够走出寺庙,自力更生。而住持的希望也正是卓越所希望的,希望这些女孩将来可以更好地成长发展,回馈养育她们的寺庙。

寺庙主建筑之外有一个偏房,孩子们每天在这里围坐、诵经、吃饭,洗碗做饭等家务活主要由大些的孩子们轮流来做。

寺庙里的孩子围坐在一起用洛神花的叶子做菜。

一名小僧尼在厨房切小辣椒。

寺庙全靠爱心人士接济,日子过得比较清贫,厨房里在清洗的青菜是小僧尼午餐的主要食材。江琪英希望能找到更多的资助,将英语和计算机课程引入寺庙,她也希望能够改善寺庙里的膳食状况,让这些正在长身体的女孩儿们能在“过午不食”的宗教习俗中健康成长。

大些的小僧尼在厨房制作青菜汤。

尼姑中不少还是孩子,依然童心未泯,等待开饭的时候,她们在嬉戏打闹。

中午午餐时间,尼姑们围坐在一起午餐。朗读完经文后,大家洗手享用午餐。

寺庙二层是休息区,孩子们白天在这里玩耍,晚上席地而睡。

一名小僧尼在看黑板上的裁缝学习资料。这里的孩子不仅学习中文,还会学习一些生活技能。她们想用报纸做初稿,自学裁剪成功后,亲手为苏老师做一套漂亮的缅甸民族衣服。

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孩子们基本学会了拼音和跟读,能用中文进行最简单的交流。女孩们有的一心向佛,有的则希望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卓越也计划在这一批孩子中选拔并培养一些对汉语特别感兴趣并愿意从事汉语教学的孩子,送她们到中国去深造,让她们将来可以为寺庙的教育公益项目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在缅甸,会讲中文,在职场上会有不少加分。安杰就是这方面的成功例子,他是缅甸第三代华裔,祖籍云南,15岁来到仰光读书,20岁开始工作,今年也只有22岁,主要做中缅商务翻译。因为中文好,他一月能赚到2倍于当地人的薪水。“我会留在仰光,这里的中国商务团越来越多了。”安杰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