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库:诸多因素导致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面临新挑战

编辑:国际在线 文章类型:缅甸新闻 发布于2014-09-28 13:21:37 共2441人阅读
文章导读 中国智库:诸多因素导致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面临新挑战

 

中国智库:诸多因素导致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面临新挑战

2014年09月26日20:52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陈雨):26日,云南大学大湄公河次区域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在北京发布大湄公河次区域(GMS)蓝皮书《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发展报告(2014)》。报告指出,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政局变动、资源民族主义发酵、域外大国介入等因素将使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湄公河(中国境内段称澜沧江)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是亚洲一条重要的跨国河流。为加强上述沿河国家的经济联系,1992年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应运而生,这也成为中国参与最早、成效最为显著的次区域合作机制。


  2013年,泰国和柬埔寨政局出现不同程度的动荡,对次区域合作造成影响,像中国和泰国签署的“大米换高铁计划”就被迫搁浅。根据当天发布的报告,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政局变动、资源民族主义发酵、域外大国介入等因素将使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对此,报告主编、云南大学大湄公河次区域研究中心主任刘稚评价该地区形势时说,上述问题说明这些国家进入了政治经济转型期,同时也反映了该区域的国际地位在不断上升,“包括泰国、越南、柬埔寨都出现了一些政局的动荡,出现这种情况就是作为这个流域的发展中国家,它在政治经济进入了转型期。在国际关系方面,一般来看,这个地区的大国博弈在加剧,美国的‘亚太再平衡’大湄公河次区域是它的一个重点经营区,加大介入力度。还有日本价值观外交,印度也有个东向战略,大湄公河次区域也是它东向战略的第一站。这些国家都加大在这一地方的经济,合作的力度。所以这个地区在地区合作、大国博弈的整个的态势下面,在国际战略中的地位是在上升的。”


  目前,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涉及各个领域,包括能源、贸易和投资、非传统安全合作、农业、旅游、交通、环境等。根据当天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以来,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在以项目为主导的合作方式得以继续推进,像“云电外送”、中缅油气管道建成投产成为能源领域合作的代表。而经济方面,去年,中国与GMS五国间的贸易量继续增长,总额达到了1318.08亿美元。同时,中国对GMS部分国家的投资也持续增长。刘稚说,虽然地区形势变得复杂,面临种种挑战,但中国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影响力在不断加强,“我们首先要看到中国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在加强,这是一个新趋势。大湄公河次区域是1992年由亚洲开发银行发起的,那时候我们只是一个普通成员进入的,但是近几年,由于我们经济实力的上升、我们对这一地方贸易投资的加大,我们成为次区域国家最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


  在促进次区域经济合作方面,此次蓝皮书课题组认为,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人民币区域化有助于促进该地区经济合作,并能增强中方影响力。报告建议,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内设立人民币自由兑换试点。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打通中国向西向南的开放通道。作为地处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中国云南省分别连通着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具有突出的地缘优势。刘稚说,包括倡议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BCIM)在内,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间的经贸合作、互联互通得到进一步加强,“互联互通辐射到国际通道,所带动的孟中印缅产业的发展、民生改善,指向非常明确,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政治互信不足,中国和缅甸、孟加拉的互联互通可能好推进一些,但是涉及到印度,主要是中印还有领土争端没有解决。这一次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我觉得会对中印关系有一个大的改善,看双方的政治家有怎样的智慧来处理领土争端。”


  除了经贸合作,安全问题也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的重要问题之一。今年上映的《湄公河大案》就再现了2011年的湄公河“10·5”惨案。刘稚表示,目前,中、老、缅、泰四国联合巡航执法是解决该地区毒品问题、安全问题的有效措施。她同时建议,在关注原有的安全问题同时,次区域国家间还应该注意加强在反恐领域的合作。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