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缅甸发现中国︱同样都是殖民地,缅甸只是印度的一个省

编辑:澎湃新闻网 文章类型:缅甸新闻 发布于2014-12-24 12:45:05 共1642人阅读
文章导读 在缅甸发现中国︱同样都是殖民地,缅甸只是印度的一个省


在缅甸发现中国︱同样都是殖民地,缅甸只是印度的一个省

来源:澎湃新闻网

    像大多数前殖民地国家或地区一样,缅甸在独立后的很多年里,也一直存在着关于“殖民地是否有功”的讨论。支持者举出殖民主义者打破了旧的秩序、结束了落后的体制、建立了新型的生产关系、发展了生产力等种种实例,反对者则坚持帝国主义掠夺了殖民地的资源、蔑视及不尊重殖民地本土的宗教和文化、剥夺了原住民主人翁的尊严。  

    如果从1885年底英军打进曼德勒、贡榜王朝灭亡开始算起,到1948年1月4日缅甸联邦正式独立,缅甸成为英国殖民地的日子也只有62年多一点。那么,英国人又为这个国家带来了哪些变化呢?  

仰光成为世界最大移民港口      

    首先,缅甸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末代皇帝锡袍被流放去印度的那些年,曼德勒的皇族和贵族们作为一个阶层很快就不复存在了。尽管在最初的20年里,贡榜王朝的遗老遗少们零星地发动过几次微弱的“反英复缅”起义,甚至还有个家伙一度重新称帝,但这些反抗运动都没能形成气候。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无论在谁的统治下,他们都很难称得上是这片土地上的主人。皇族们的反抗仅仅得到了少数失去特权的遗老遗少们的支持,根本经不住殖民政府的镇压。锡袍皇帝还在为女儿的婚事操心时,在他的老家缅甸,已经很少有人再提起他来了。        

    殖民政府实施的政教分离政策使从前的御用僧人失去了皇家或贵族幕僚的地位,曾经作为缅甸儿童接受基础教育唯一场所的佛教寺庙也逐渐被政府建立的新式学堂和基督教设立的教会学校所代替。在广大的乡村中,旧制度时代的乡绅和世袭的头人家族不再具有村镇的管理职能,而渐渐蜕变为与村里其他人一样的农民,取而代之的是由殖民政府指派的各级行政人员,村里的僧侣也不再是邻里冲突的仲裁者。        

    缅甸的农业经济有了质的飞跃。英国人早在占领缅甸南方之后,就推动了振兴农业的政策。沿海伊洛瓦底三角洲地区大片的荒地和丛林被开辟成良田,到1860年的时候,光缅甸的稻米种植面积就比英军占领之前增加了三倍,达到135万亩。而到了1930年时,这个数字更是刷新为1200万亩。缅甸曾经自给自足的经济一下子跨入了世界市场,成为出口导向型经济。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原本从美国进口的欧洲大米受到了影响,缅甸取而代之成为欧洲大米的主要供应国。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缅甸到欧洲的货物运输路线被大大缩短,刺激缅甸大米出口量激增。实际上,到1925年时,缅甸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国。      

    三角洲地区的农业大开发带来了人口的流动,中心地区和北方的大量劳动力迁徙到南部沿海,使仰光很快就取代旧都曼德勒,成为缅甸第一大人口城市。但仅有缅甸人的迁徙还远远不够,不仅是农业发展需要劳力,殖民地也还需要大量的医生、教师、会英文的政府职员、律师等文职人员,殖民地政府兴建的基础设施,比如港口、铁路、电力设备等,需要工程师和熟练技术工人。满足这些需求的人才在缅甸本土还没有被培育出来,英国殖民政府便走了捷径,直接从已经成为殖民地多年的印度招来了大批新移民。        

    20世纪初的那些年,印度人以每年不少于20万人的速度移民缅甸,这个数字在1927年达到了峰值的48万人。这一年,仰光超过纽约,成为当年全球最大的移民港口,而当时缅甸全国的人口也不过才1300万。几十年的功夫,缅甸沿海的一些城市就形成了庞大的印度裔社区,其中仰光超过半数的人口都是印度新移民。印度教神庙、穆斯林清真寺在这些社区中修建起来,与天主堂、基督堂一道,不再让佛教寺庙独擅胜场。      

    然而,大量的外来者难免会引发与本土原住民之间的矛盾。实际上,缅甸人在殖民地末期反抗英国人的运动,就是先从反抗印度人开始的。

 

仰光街头印度教寺庙与佛教寺庙比邻而立。殖民地时期,大批的印度移民来到缅甸,形成庞大的印度裔社区。 

    缅甸人沦落为三等公民      

      英国人占领缅甸后,将缅甸纳入英属印度殖民地的一个省。在行政级别上,缅甸不能与印度平起平坐,而只能与旁遮普、班加里这些印度行省看齐。缅甸发生的大小事务要向远在加尔各答的印度总督报告,税收和财务预算也要在加尔各答统一管理。英国国王乔治五世来殖民地视察,印度大张旗鼓地迎接,但国王却根本没有踏上缅甸的土地。英国人并不看重缅甸,很少制定出专门针对缅甸发展的政策,他们将缅甸戏称为殖民地的“灰姑娘省”。      

    旧的阶层不复存在,新的阶层重新建立。金字塔最上层的当然是英国人,英格兰人掌管着缅甸的政界要职,各地区的行政长官和法官基本上都由他们来担任;苏格兰人则控制着缅甸的经济命脉——爱丁堡人成立的“孟买缅甸贸易公司”拥有2000多头大象,垄断了木材砍伐和出口生意(缅甸是世界第一柚木出口大国);在铁路修通之前,苏格兰人的“伊洛瓦底江航运公司”垄断了连接上下缅甸的水道运输;格拉斯哥人的钢铁公司做起了缅甸稻米的出口生意,并从中赚取了不菲的利润;另一些格拉斯哥人则成为缅甸石油公司(后来的英国石油公司,BP)的主要股东。      

    英国人在缅甸各大城市成立的“欧洲人俱乐部”(主要是英国人)成为上流社会娱乐和社交的专门场所,缅甸人与印度人都不得入内。仰光的勃固俱乐部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个,高尔夫球和马球是那里的高尚运动。英国人甚至把曼德勒皇宫的一部分改建成了欧洲人俱乐部,一直到二战期间、整个皇宫被日军和盟军的反复轰炸夷为平地。  

    英国人的骄横和傲慢随处可见。20世纪60年代曾经担任过联合国秘书长的缅甸外交家吴丹曾经回忆,自己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在仰光的码头上,被身后的一对穿着体面的英国老夫妇用拐杖敲打肩膀,示意他给他们让路。英国人并不掩饰他们对缅甸人的鄙夷,另一位剑桥大学的毕业生吴挺图回忆,自己在英国练过橄榄球,回到仰光担任公务员时,被英国人找去参加比赛,却被命令在赛后不得与其他队友共享淋浴。年轻时的这类遭遇自然会在内心留下几分苦涩愤懑,20年后,吴丹和吴挺图都义无反顾地投身反抗殖民主义的阵营。

    

缅甸外交官、前联合国秘书长吴丹 

    英国人之下是印度人。初期的印度移民大多来自于印度西部的班加里周围,有印度教徒,也有穆斯林。他们懂英语、有技术,占据了城市里政府部门的重要岗位,以及医生、工程师一类的专业工作,构成了殖民地的新阶层——城市白领阶层——的主要人群。对于这些印度人来说,缅甸就像一块尚待开垦的处女地,就业机会多,薪资水平又高过印度,他们携家带口而来,像西部大开发时代的美国人,到一片新土地去追寻自己的淘金梦。    

    印度人的到来也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缅甸的文化,从饮食(如印度奶茶、三角饺)到服装(男人的裙子——隆基),从音乐到后来的宝莱坞电影,至今仍是缅甸人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      

    随后而来的更多印度人带来了另一种形象,他们大多来自印度南部的贫穷省份,其中不乏农民、脚夫、船工等蓝领劳动力,他们与缅甸人竞争最底层的工作岗位,渐渐形成对立的社群。泰米尔恶名昭著的放高利贷者也成批地进驻缅甸,他们以土地作为抵押,向缅甸农民发放小额贷款。20世纪30年代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国际米价大跌,很多缅甸农家不得不宣告破产,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遂被拿走,自己也从土地所有者变身为佃农。有数据显示,大萧条之后,印度泰米尔的放贷群体拥有了缅甸三分之一的耕种土地,这进一步激化了印缅两族之间的矛盾。    

    缅甸人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极少数精英可以在殖民政府中混个一官半职,绝大多数人既不能参与殖民地的政治生活,也没能分享殖民地前期经济腾飞所带来的利益。表面上看,脸上总是挂着微笑、与世无争的缅甸人似乎总能苟且于饿不死的生活,但实际上,平静的水面难掩暗流涌动,缅甸社会的种种矛盾在乔治·奥威尔来到这里的时代已经凸显出来了。      

    奥威尔眼中的缅甸        

    奥威尔生于英属印度殖民地,他的父亲就职于印度殖民政府管理鸦片贸易的部门,外祖父一家长期居住在缅甸东南沿海城市毛淡棉,从事木材生意,是当地的显赫人家。奥威尔少年时期回到伦敦求学,从著名的伊顿公学毕业后,他又回到了英国海外殖民地。1922年,进入曼德勒皇家警官学校时,他还不到20岁。    

 

 

缅北小城杰沙的奥威尔故居。

    奥威尔在缅甸的那段时期,正值殖民地社会矛盾日益加重,印缅族群冲突逐渐激化。缅甸已经不是母亲给他描述的充满热带风情的浪漫之地,而是英属印度殖民地犯罪率最高的省份。奥威尔同僚的日记留下过这样的记录:英属印度的犯罪率空前地高,缅甸又是重中之重,偷窃和抢劫案发率是整个印度殖民地的四倍,强奸和恶性杀人案件层出不穷,且手段极其残忍。和尚在寺庙门前被割喉,渔民在渔船上被劈死,从水井里捞出来的印度人尸体,肛门处被插进了一根削尖的竹竿子。为了应付这一切,帝国的警察疲于奔命,捉襟见肘。    

    在南部沿海几座城市工作了几年,奥威尔从实习警察一直做到警长助理,却因为在毛淡棉射杀了一头作为私人财产的大象(在他的散文《射象》中有所描述),而被贬去了缅北小城杰沙。对于20岁出头的奥威尔来说,这不啻为一次无情的打击。对大英帝国的殖民政策颇为不满,对缅甸百姓既怀同情又怒其不争,带着这样一份复杂的心理,奥威尔不久之后借回英国养病之机,辞掉了警察职务,决心做一名专职作家,从此再也没有回到缅甸。    

    几年后,他以杰沙为背景,写下了小说处女作《缅甸岁月》,书中描述的正是殖民地的各种社会矛盾走向恶化,并最终爆发的故事。小说沿着两条主线展开:一条是围绕缅甸治安官吴波金和印度医生维拉斯瓦米为争夺成为英国俱乐部的第一个当地会员而明争暗斗;另一条线索是男主人公佛洛里和英国女子伊丽莎白的感情纠葛。佛洛里同情缅甸人民的遭遇,愿意结交当地人,对殖民者的高高在上、无知自大深感鄙视,这使得他与城中英国俱乐部里的其他英国人格格不入,形同异类。他希望从英国来探亲的伊丽莎白能够理解他的感受,并说服她留下来,与自己分享理想中的缅甸生活,谁知却事与愿违,最后酿成悲剧。  

    奥威尔笔下的当地人都不是什么令人喜爱的人物。治安官吴波金为官腐败、贪婪狡诈,为了下辈子转世时不会投胎变成老鼠、青蛙一类的低等动物,他用中饱私囊来的钱不停地修建佛塔;印度裔医生维拉斯瓦米阿谀奉迎,死心塌地地为殖民主义者辩护,一心想钻进欧洲人的圈子,以提升自己在当地人中的地位;佛洛里的缅甸情妇马拉美疯疯癫癫、好吃懒做,终于搅坏了佛洛里的好事。

    由于《缅甸岁月》的反殖民主义题材,在缅甸军政府时期,此书是唯一允许在缅甸正式出版的奥威尔作品。(虽然地下印刷物和军政府统治前的出版物也会在缅甸人当中私下传阅,缅甸媒体开放后,《1984》和《动物农场》于2013年1月正式出版。)实际上,虽然《1984》和《动物农场》都是奥威尔离开缅甸多年之后完成的,而且故事的背景也根本与缅甸无关,然而,缅甸的命运始终没有摆脱奥威尔的魔咒。近50年来的军人极权统治让缅甸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像是奥威尔在《动物农场》和《1984》中作出的预言。于是,一些缅甸文化界人士将奥威尔称作“先知”,将他这三部小说合称为“缅甸三部曲”。  

    奥威尔离开不久,缅甸进入了大规模的反殖民主义运动时期。英国政府为了平息怨怒,于1937年将缅甸从英属印度中划分出来,成为单独的殖民地进行管理,但这并没有浇灭缅甸人民心中的反抗怒火。不过,随之而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缅甸成为一个主战场,缅甸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由于战争的原因被暂时忽略了。

   

 奥威尔故居内部,当地政府正计划将其改造成旅馆。

来自澎湃新闻thepaper.cn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