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苏顺路 洛杉矶)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缅华文苑 发布于2012-06-24 11:51:55 共2035人阅读
文章导读 邻居(苏顺路 洛杉矶)

 

邻居

苏顺路 洛杉矶 2012.5.20

    中国人自古重视邻居, 孟母三迁故事, 家喻户晓。首选近坟地, 孩子学哭泣, 二选近市场, 孩子学叫喊, 三选近学堂, 孩子学读书。长大之后, 成为儒派思想家。常言道: 远水不解近渴, 远戚不如近邻。可见好邻居对生活何等重要。缅甸人民亦非常重视邻居关系。一般而言, 邻里之间, 互相帮助, 和眭相处, 亲如手足。

    二战结束前, 我家在渺茗县城对岸龟雷村东边, 与人合租公寓居住, 共渡枪林弹雨, 同躲一个防空洞, 患难之交, 感情尤深。当时我已七岁, 记得两家人关系密切, 两家孩子一起玩耍, 一起吃饭。我们家煮好菜, 总分一碗给隔壁, 邻居也一样, 从不计较你给次数多, 我给次数少。

    二战结束, 斩新日钞作废, 市面上开始出现旧英钞及零钱, 均印有英女皇头像。我出生时, 英人统治缅甸, 英钞流通市场, 但毫无记忆。这回总算有所记忆。一分钱是圆铜币。四分圆波边, 八分正四方, 二十五分八角边, 均为铅币。当时钱币很值钱, 一分能买一堆甜米糕。市场上, 一条斩新纱龙才四元, 老人们惊呼物价昂贵, 货币大贬。听他们说; 战前英人统治时期, 一条纱龙两个四方, 即十六分钱, 顶贵一个八角边, 即二十五分钱。我们谁都不相信。现在告诉年轻后代, 如今千元一条纱龙, 我们儿时仅四元, 恐怕怀疑我们脑子有问题, 根本不可能。全世界均通货膨胀, 货币贬值, 无独例外, 轻重而已。究其根源, 不得而知。

    战乱过去, 天下太平, 人们手缺钞票, 正逢农业恢复发展, 城镇手工业迅速兴起, 乡村人口涌入城市。有一天, 邻居告诉我们, 他家要迁居县城, 另谋生机。我们合家大小实感预外, 依依不舍。搬迁前一天, 清早起来, 大人们忙于上街买菜, 杀鸡宰鸭, 准备痛痛快快吃喝玩乐, 似乎倾家荡产, 在所不惜。晚宴十分丰盛, 一道道煎炸炒煮, 美味佳肴, 分分端上桌, 一生从未见过。

    当时未见过收音机, 未发明录音机, 更不用说音响电视。富裕家庭有留声机, 谁家举行男儿袈裟礼, 何家喜庆女儿穿耳礼, 会向富家求助, 一般会慷慨借机, 不收费用, 只要主人邀请他作客, 心满意足。缅甸人民将受邀赴宴视为荣耀。那晚邻居家借来留声机, 几十张唱片, 自灯火点明, 不停地播放歌曲音乐。当时最红女歌星马几昂, 留英女歌星丹, 男歌手钦貌营, 名钢琴鼓手, 名咀丑角流行唱片, 一一播放。歌声优雅动听, 琴鼓悠扬悦耳, 名嘴达喜、达闪, 滑稽可笑, 大饱耳福。我们这些孩子被叫醒吃宵夜, 通宵睡睡醒醒, 歌声音乐不断。大人们则说不完的话, 抒不完的情, 直至天明。

    世上无不散之席。天亮后, 大家齐心合力, 搬搬抬抬, 忙了一阵, 邻居走了, 鸟飞巢空。我们从未感到如此空虚失落, 一时无法适应。心想如此亲密邻居, 怕不会有第二家了。记得此后, 邻居常回来看我们, 我们也数次特地渡江去回访。不久, 我们也搬迁到便于活动的江边, 北路与东路交汇处。几年之后, 我们也迁居县城。

    东路有铁匠作坊, 缝衣师父。右邻居屋紧挨我家, 两屋大小相仿, 涨潮时, 后半屋均在水上。右邻正前, 有宇古拉理发店, 宇古拉同时会拉缅式扩音筒手提琴, 无人理发时, 独拉歌曲。手下有几个艺人, 有的弹长柄四玄琴, 有的吹缅甸竖笛, 组成小乐队, 常出外演奏, 在理发店排练, 我们常听到。我们和右邻和眭相处, 母亲下乡卖成衣, 我借右邻独木舟送母过江, 从不收钱。

    我家左边是露天锯木厂, 天天有锯工以巨锯上下锯木, 造大小木船。再过去是一排公寓, 有四五个家庭, 有的是锯木工人, 有的拖鱼纲, 下江捕鱼。我们与公寓孩子一起玩耍。其中有一家庭, 父亲约四十几岁, 常见他念佛经, 缅甸人民信奉佛教, 每日早晚在家念经, 习以为常。大女儿十六. 七岁, 常带两岁小弟在宇古拉店旁玩。

    有一天下午, 两个过县城卖菜归来的妇女, 路过宇古拉店, 见到那姑娘, 高声口传; 其父在县城市中心, 咖啡店前路过时, 腰脏自制手枪不慎落地, 被店里的警察局长发现, 已被抓走, 叫她家到警察局打听下落。姑娘羞愧得面红耳赤, 责怪她们大声, 急抱小弟回家。周围邻居听到, 无不目瞪口呆, 毛骨悚然, 原来我们的邻居, 实是合伙到郊区, 拦截船只, 蒙面执枪打劫, 不法强盗头目。后来听说入狱两年。知人知面不知心, 我们既然与盗为邻, 不寒而栗。

    邻居有好有坏, 迁居之前, 必须问清左邻右舍。我们华侨漂流世界, 经常移动住址, 有丰富经验。我家四口人, 仅在香港, 迁移四处。首居港岛半山腰, 人生地不熟, 语言不通, 困难重重。隔壁阿公阿婆, 同情我们, 总是比手画脚, 即时指点,告诉我们, 多方注意事项, 帮助我们, 渡过难关, 我们感激不尽。第三次在政府安置区住六年多, 时间最长, 终于等到房屋署通知看楼, 位置不错, 居高临下, 可望见大海, 离巴士总站近, 准备签约。好心职员小姐告诉我们: 有个情况, 事先须告知, 此屋原居, 到沃门赌钱, 欠一身高利巨债, 过期不还, 人家找上门来, 威胁要动手, 匆忙逃匿, 不知去向。我们一听, 吓出一身冷汗, 倘若我们进住, 万一给人误伤, 后果不堪设想。报上常有此类新闻出现。恳请房屋署另作安排。一个月后, 拿到较理想公楼。可惜, 我们仅住数月, 获批移民美国。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