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有感(华轩)

编辑:缅华文化网 文章类型:缅华文苑 发布于2011-04-20 22:21:12 共2932人阅读
文章导读 清明节有感(华轩)

 

清明节有感

(华轩)

    据报道,中国大陆今年有四、五亿人参与清明节活动。闭目遐想,这是一场很壮观的活动,这个数目,相等于1949年当时全国人口,也相当于目前中国三分之一人口,在世界上,哪里会有这么多人数的活动?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民间习俗则于这一天扫墓,以祭祀祖先,悼念亡人;新中国成立后,也在此日祭扫革命烈士墓。此一民间习俗,流行在汉族和壮族、朝鲜、苗、侗、仡佬、毛难、京、畲等少数民族,已有千百年历史,无论在海峡两岸、港澳地区、海外华人居住的地方,都会在清明节祭祀祖先、悼念亡人。

    记得小时候,我每年都跟随着父亲到仰光北郊九英哩福建公冢扫墓,九英哩公冢是仰光闽侨庆福宫辖下最大坟场,面积约八十英亩,购置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之前尚有毛吁光、淡汶、前都等坟场,由于穴位已满,遂再购九英哩坟场。足见先辈们对死者的敬重,虽说“入土为安”也要让其安安稳稳,不再有任何骚扰。

    九英哩坟场,有高坡低洼,分甲、乙、丙、丁四级,须按号码排列下葬,不得逾越,显得错落有致。清明节期间,各个坟墓上,铺满五颜六色的“墓纸”,放眼望去五彩缤纷,在阳光下格外夺目,高高低低,仿佛一副画。由于九英哩远离市区,每年清明节日,前往扫墓者众多,此路线公交车显得特别拥挤,出租车也少,每次扫墓,一早出发,近午才能回到家中,诸多不便。有鉴此一现象,庆福宫信托部于六十年代末开始,在清明节期间,安排多辆大巴车,免费接送前往扫墓侨胞,极大方便了侨胞,功德无量!参加服务的工作人员,放下私务,服务侨胞的精神,可钦可佩!

    随着城市的扩建,庆福宫信托部辖下的毛吁光、淡汶、前都等坟场都被征用,坟墓迁入九英哩坟场。后来,城市进一步扩大,仰光所有坟场都集中迁入艺伟坟场和瑞仁盘坟场内,两地各离市区约十二英哩。九英哩坟场由于坟墓多,短期内迁移不完,也有墓主后人已居留国外,不能及时回来迁移,而且,坟墓的迁移,似乎比活人搬家还难,大多选择焚烧骨灰,然后寄在观音寺或万寿亭,也有歹徒乘机挖掘坟墓,希望拣得一丝半点陪葬品,由是,先人遗骨,曝晒日下,更分不清谁人遗骨,无人捡拾,最后由信托部出面,全部收拾了焚烧,集于瓮中,供奉艺伟坟场万寿亭内。

    时代的变迁带动移风易俗。此后,选择火葬者日多,土葬者日少。艺伟福建公冢已不具昔日九英哩坟场风貌,每年清明节,信托部依照往年,备有专车接送,寥寥几辆车子,竟然不能全坐满,或由于私家车多了,或由于扫墓人少了。清明节扫墓似乎只是一部份人的活动罢了。

    在艺伟福建公冢里,有从前都坟场迁来的中国远征军师长坟墓、有从九英哩坟场迁来的六十年代牺牲之伊江三友等坟墓,历年,都有侨团代表前往献花悼念,也知会驻缅领馆,听说,今年没有人操劳此事,似乎与已完全无关,或者遗忘了,英灵在天,也感悲伤。看到中国大陆今年有四、五亿人参与清明节活动,既祭扫先人之墓,也祭扫烈士之冢,不禁感慨万分。清明节活动,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之一,就像端午节活动一样,几千年一直沿袭下来,在新的时代里,注入新的内容、新的方式,却没有改变其文化内涵。所以,清明节的活动,也应该积极提倡,弘扬其文化内涵,让新的一代明白,传承这一传统文化内涵,延续华夏民族精神,不然,又会让别人拿去向联合国文教部申请为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徒伤悲。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