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自有颜如玉(许均铨)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缅华文苑 发布于2013-03-08 12:53:16 共1990人阅读
文章导读 书中自有颜如玉(许均铨)

 

书中自有颜如玉

许均铨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的一个星期日,在高原某华侨农场十一村的故事。

    村俱乐部附设有袖珍图书馆,义务管理员尹惠芳正在整理图书,一百多本。二十一岁的她特喜爱小说,她原本生活在缅甸仰光,读完华文高中后,很想上华文大学,缅甸没有华文大学,她的第一个愿望就是回国上大学,第二个愿望就是像《李双双》等电影中的情景,参加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

    她吿别瑞德贡大金塔,从仰光市郊的孟加拉国洞机场直飞昆明,到昆明一星期后,她被分配到这个华侨农场十一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她的第二个愿望在第一个愿望前实现了。一晃就是一年,她始料未及的是平淡且又苦又累的农场工人生活,没有电影中的热火朝天的激动场面。

    原来爱阅读的她,到农场后有更多的时间去阅读小说。尤其是当上图书馆义务管理员之后。

    二十三岁的卢文华也是归国华侨,回祖居国前住在缅甸掸邦首府东枝市,当时他从东枝市经腊戌市到了边境祖居国的畹町鎭。他原本也想上大学,回到祖居国后,很快被分配到华侨农场十一村建设社会主义。

    星期日他没事做,手拿一本小说《靑春之歌》,走上水库堤坝,坐在一株桉树下,他没翻开《靑春之歌》,而是望着水库少量的积水发呆。他一下子想起离东枝市不远良瑞市的茵莱湖,是一个大到望不到边的高原湖泊,也是卢文华常去旅游的地方。

    他终于翻开书了,扉页上有一首诗:此书不借人,借去不回城。若想借此书,需要保证人。端正且秀丽的钢笔字,署名是:尹惠芳。这本书在他手中已有好几天了,有的篇幅已反复看过几遍,他没马上把书还给主人,是因为这本书不是主人借给他的。

    他走下水库,朝村图书馆走去,今天大部份农场工人因假日去附近的小鎭赶集了。村俱乐部很静,图书馆只有尹惠芳一人在看书。见到卢文华进到图书馆,她很热情地打招呼:“没去赶集?”

    卢文华摇头。神秘兮兮地说:“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

    “我们从国外回到这里,白天不是种棉花,就是种苞谷(玉米),晩上开会学习,会有什么重要的事?是不是安排你给大家读报?”尹惠芳看书闷了,遇到一位说话的村友,拉开话题。

    “现在正在搞四清运动,你还是不要随便讲话。你是不是有一本《靑春之歌》?”卢文华一下子把话题一转,他的心,也因这书名而加快跳动的速度。

    “我是买了一本《靑春之歌》,我表姐借去了。你想看吗?”尹惠芳大方的说。

    “借你的书要保证人,我一下子找不到保证人。”卢文华说话变得不自然。

    “我和表姐在缅甸是同学,表姐说你读书时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你是爱书之人,你借书不用保证人。”尹惠芳大方的说。

    卢文华很不自然地打开用旧报纸包着的书,尹惠芳看到后很意外。

    “怎么到你手上?哦!你没经过我同意,你跟我表姐借的。”尹惠芳突然明白一切。

    卢文华点点头。“你不怕书借出之后不回城吗?你想要回这本书吗?”卢文华感到已到了被判决的时刻。

    “这本书是我上星期日去赶集买回来的,很贵的,我两天的人工啊!表姐先借去看了,我的书我当然要回来。”尹惠芳不知为何卢文华会说出这样语无伦次的话。

    “是你跟我要回去的。”卢文华说后手有点发抖,把书递给尹惠芳。

    尹惠芳接过书,随便翻阅了一下,见到最后一页好像有钢笔字迹,书已合拢。她重新翻到最后一页,看了一遍,她低下头,脸红得不敢说话。

    卢文华看着尹惠芳没生气,他感到尹惠芳今天的判决应该很理想。“书是你跟我要回去的。我感到自己是幸运的,书中虽没找到黄金屋,果然在书中找到有颜如玉。”

    尹惠芳红着脸,没生气,她含羞地看了卢文华一眼,重新低下头。她不会说话了,因所有的一切变化太快,她的手心在冒汗。

    后页写了一首和诗:此书若借人,必定不回城,要回此书人,定是我爱人。署名:卢文华。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