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 沙漠改造(苏顺路)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缅华文苑 发布于2021-06-22 11:37:35 共2599人阅读
文章导读

南水北调 沙漠改造

(苏顺路)

南水北调重大水利工程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东方,新中国的工农业极其落后,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吃穿住行,样样需要倾尽改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帝国主义斗其乐无穷。发扬愚公移山,坚苦奋斗,自力更生,勤俭节约,利用短短的三年时间,恢复全国的农业生产和基本生活。从1953年开始,中国政府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建设,工农业迅速发展,意义重大。

    农业方面中国政府领导全国人民开山垦荒,开渠引水,大力发展水力工程水电建设,古有大禹治水,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京杭大运河,今开红旗渠。红旗渠是位于中国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穿越太行山区的人工引水渠。1960年2月开始修建,至1969年7月完工。干渠长70.6公里,干渠、支渠、斗渠共计全长约1500公里。该工程共劈开山头1250座、凿通隧洞180个,架设渡槽150座,共挖砌土石方2500多万方。灌区的有效灌溉面积为54万亩。是引漳河水灌溉林县。因多处地段位于山腰的悬崖峭壁上,因此获誉为"人工天河"。红旗渠的修建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的吃水问题。

中国上世纪六十年代红旗渠水利工程

    解放以来,经过几个五年计划,三十年间,在全国范围内,包括长江,黄河流域,大小江河上建立起一座座水利水电工程,灌溉农田,供电工业及城乡电力需求。促进工农业飞速发展。中国以占世界耕地面积8%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从工业落后的国家,走向轻重工业齐头并进,速猛发展的国家,不能不说是世界奇迹。

    解放后,毛泽东主席于1951年为治淮提字"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淮河流域建成大中小型水库5700多座,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使淮河流域根除了过去洪涝频发,泛滥成灾,千万人流离失所,成万人葬身水下的悲惨景象。使整个流域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大步改善,为社会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河流分布图

    黄河是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全长约5464公里。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长江以北,9个省区,最后流入渤海。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黄河分上中下三段流区,有许多特征,有汛期与枯水期,汛期易泛滥成灾,枯水期易断流。冬季会结冰。由于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其干流与支流携带大量的泥沙,含沙量居世界大河之最。到了下流区域,大量泥沙沉淀河底,河床增高,百姓筑堤防水,久而久之,百姓居屋在下,黄河流水在上,成为天河,此景此情,在世界各大河中绝无仅有。汛期河水缺口泛滥,造成巨大的灾难。历史上黄河水灾不计其数,令人谈虎色变。新中国建立以后,人民政府领导黄河流域人民日夜大力治理黄河,一刻也没有停止过,终于根除了黄河水灾。曾提出五十年改造黄河,使之含沙量降至长江水流程度,让黄河水变清,让水面下降到百姓居屋下面,摘掉"天河"帽子。可至今仍未能实现。现在科学发达,国力强大,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卓有成效,争取建国百年之时,实现黄河除沙还清。

都江堰 灵渠 京杭大运河

    中国在沿海地区广泛开展围海养殖业与种植业,弥补了日渐消瘦的海养自然鱼业与海水植物采收业,充分满足了全国人民的生活需求,海水养植业无需泥土。现在中国科学家在室内用无土栽培技术成功种植各种蔬菜,产量比传统土地栽种高出许多,大大节省土地与劳力,经济效益显著。在缺少平地的山区,科学家开始试种立体蔬菜,在圆形土地上架起六层塑料架孔,栽种六层蔬菜,产量提高六倍,只需要营养水分及充足阳光。在小块地上架起顶棚,制作一个个圆形塑料水缸,养殖鱼虾,同样只需要供水与日照,鱼虾产量倍增。以上种种试验均离不开水源。四川的科学家发明了粘合剂,成功粘合沙粒成土壤。将来只要有充足的水资源,广阔的沙漠将会改造成草原、森林和田地,中国将成为没有沙漠的乐园,大大增添农林牧副业,造富全国人民。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东(红线)、中(黄线)、西(绿线)三线

    在"十五"计划期间,中国进行开发建设青藏铁路,川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新世纪重大工程。其中南水北调工程尤其重要,实属超级工程,"南水北调,功盖千秋",必将彻底改变中国的面貌。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旨在改变中国南涝北旱、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工程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路线组成。其中东线一期工程已于2013年11月15日正式通水。中线一期工程已于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截至2021年初,南水北调工程已累计调水超过400亿立方米。大大缓解了北京、天律北方地区缺水燃眉之急。大运河延长通航,北方地下水位提升等。待到西线通水,三线工期全数完成,将彻底解决南涝北旱,沙漠绿化,防止水土流失,黄河水变清,河床下落,摘掉"天河"帽子,避免沙尘暴再出现,很有可能吸引太平洋、印度洋的水汽云雨到访西北地区等一系列好处。

 左:室内无土立体种植业, 右:棚内圆缸鱼虾养殖业

    最近网络上读到一则消息,近期西北干旱地区,地下水位有所上升,沙漠中的干枯湖泊,湖水勃勃呈现,这是很好的迹象。中国政府也在设想将西藏的河水引入新疆的"红旗河水利工程",如果能够建成,将大大促进广大的新疆地区的经济建设。

解放以来,经过三十年的和平建设时期,中国人口从五亿增长到十亿。1982年12月,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一胎政策,经过三十年的有效落实,中国少生了亿万人口。本以为此计划将会继续长期维持下去。然而国内情况发生巨大变化,经济增长连续多年突飞猛进,粮食生产不断提高,自给自足,丰衣足食,劳力需求量稳定增长。另一方面,中国也像许多发达国家一样,面临人口严重老化,亿万人口步入老年阶段,日渐必要人口年轻化。2013年11月,中国放宽计划生育,允许生育二胎。不料现在的中国年轻人,普遍晚婚晚育,晚婚少育,甚至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不婚不育。现在政府正式提出三胎政策。从一胎到二胎,经过三十年。从二胎到三胎,只经过七、八年。以前是政府制定政策奨励独生父母,现在是各地拿出五花八门的花招,奨励三胎父母。

中国科学家发明粘合剂改造沙漠成土壤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加大治理全国江河湖海污染,湿地生态保护,森林及草原种植管理,各种飞禽走兽数量增多,活动范围扩大,如野生东北虎,高山雪豹,野生熊猫,各种森林猴群等。长江水质改善,江豚数量增多,红咀鸥连续34年飞临云南昆明越冬,逗乐了昆明市民。

    不知道广大读者有否注意到,最近北京中央电视台天天播放西双版纳大象迁行北上省会昆明地区的新闻报道。作者觉得这是一个吉祥的预兆。原来西双版纳林区有100头大象,现在增至300头。中华大象有志气,爱祖国,他们敏锐的洞察到越过国界向南移民不是长久好办法,东南亚虽然有茂林,暖气候,可是国土小,森林砍伐严重,有射杀伤害危险,象身不保。而咱们祖国地大物博,南方山山水水,到处种树造林不断扩大森林面积。北方土地改造,一直有计划有步骤地开荒造林。现在大规模南水北调,加大力度,种草植树,不久的将来,中国沙漠将一个个消声匿迹,一片片一望无尽的森林,取而代之,大象们大可迁移到贵州,湖南,湖北,四川,随后上桥过渡长江黄河,回到六千多年前大象祖先繁衍生息的河南,甘肃。就像西北沙漠变良田后,南方的居民将成千上万回到华夏民族祖先生活过的地方。

左:红咀鸥逗乐昆明市民,   右:中国甘肃省古野象遗骨复原图

    就拿此次大象成群结队,携儿带女,北上迁移,国家动用成百上千警力沿途随时随地保驾护航,派无人机空中跟踪监视,所经村庄,百姓提供玉米食粮。象群走走停停,自由自在,见到泥灰干洗,遇到雨泥湿澡,在灌树林里日行夜宿,好不乐乎。香蕉,玉米园地受损之处,农民尚未提出意见,国家已开始进行赔偿定损。区区300头大象,政府无需吹灰之力,能够轻松养育。将来西北沙漠变绿洲,就是养活千万头大象也没有问题。

    到那个时候,科学更发达,信息传递更先进,西双版纳象群移居北方的消息,会传到东南亚邻国,那里的象群有可能越界而来。甚至于印度的大象狮子,借道缅甸,偷渡到中国,就好像现在有许多外国人偷渡到中国来一样。中国政府必要未雨绸缪,研究对策。

云南西双版纳野象北迁昆明组图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