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廖先生畅谈书法

编辑:缅华网 文章类型:缅华文苑 发布于2021-11-01 13:47:48 共2100人阅读
文章导读 我在缅甸仰光三山会馆开办的中华国民小学读书,校长是福州土生土长的满人八旗子弟;满大人校长福州话说得连家父都佩服得五体投地。满校长跟爱新觉罗溥仪溥杰家族一样——熟读四书五经,擅长诗书琴画、唱歌跳舞、饮酒写诗,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我感恩“满大人”校长教我们正宗书法,严求我们勤学中华五千年文化——好好做”龙的传人”

南洋伯 荷兰强

我受中粮和德国合营的 China Import 的委托,上世纪80年代和荷兰大鹏侨领 CTLIU廖先生共同开拓荷比卢(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的国货贸易与市场时,廖先生的“热带天堂”Tropic Paradise 印尼特餐馆已远近闻名,那时他又在筹建另一热带天堂“仙鹤天堂”Flamingo Paradise。我看着他凭借其艺术想象力,在大面积玻璃天花板盖上,把红黄蓝绿紫等鲜明颜料向四面八方吹喷,小心翼翼创造仙鹤的热带天堂色彩。他一边欣赏自己的艺术杰作,一边笑问我像不像七彩缤纷的东南亚热带色彩?我翘起大拇指说:您敢想敢做、敢闯敢创,不愧是大鹏村派往广州升学的多才多艺村秀才佼佼者!您父亲当年带您飘洋过海到荷兰开餐馆,您能力财力足够后,又不遗余力申请弟弟妹妹、大鹏亲戚同乡们到荷兰正式工作定居,大家每天至少勤俭工作10小时——发扬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勤俭朴素开天辟地精神!

他坦荡荡告诉我:他既反对地主资本家靠剥削过活,也反对那些好逸恶劳的劳工,想方设法向社会福利局伸手骗津贴。他说毛主席不是强调:有困难有办法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吗?中国人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要高山低头,要河水让路!这些都是盘古开天辟地精神呀!我的弟弟妹妹、亲朋戚友、大鹏同乡等,个个每天勤俭工作工作,我的男孩女孩不继续读书也就努力工作工作——我们的时代,是不工作就没得食的时代!绝对不允许学地主资本家好吃懒做,靠剥削过活!也绝对不允许不想工作,学乞丐伸手要钱。新中国教育我们: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光荣!万万不可不劳而获!

我也坦荡荡告诉他:您学您父亲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愧是新中国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爱国爱乡的廖先生在荷兰艰苦奋斗大半生,退休后毅然决然回家乡过晚年。他深信老人家脑不用就会生锈而得痴呆症!身体不运动就会百病丛生而要靠药品维生!所以他回乡后,先悠哉悠哉游山玩水、访贫问苦.....然后拜广东老书法家与北京名书法家为师,勤学苦练龙飞凤舞的毛笔书法、手指书法、扫把书法。他照华南华北恩师们的大毛笔、地拖、扫把等书写工具依样画葫芦——复制出自己的大毛笔、地拖、扫把,让自己能随时龙飞凤舞写练方块汉字。廖先生大书特书的“爱国爱乡”、“龍的传人”、“炎黄子孙”、“勤俭执家”、“保家卫国”、“团结就是力量”、“东方巨龙”以及繁体张牙舞爪的“龍”字等等....笔墨作品,久已扬名于大鹏同乡会,据说还被有心人收藏。

他龙飞凤舞书写时,瞥见我的头和眼也紧跟他的大毛笔、大拖把、大扫把一起在“龙飞凤舞”,可能认为我也会有一手好书法,是他难得的海外知音,就递给我醮满墨水的“大毛笔”“大扫把”,要我也来个“龙飞凤舞”。

我面红耳赤,悻悻然抱拳谢绝他的好意,并坦告:

*我在缅甸仰光三山会馆开办的中华国民小学读书,校长是福州土生土长的满人八旗子弟;满大人校长福州话说得连家父都佩服得五体投地。满校长跟爱新觉罗溥仪溥杰家族一样——熟读四书五经,擅长诗书琴画、唱歌跳舞、饮酒写诗,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我感恩“满大人”校长教我们正宗书法,严求我们勤学中华五千年文化——好好做”龙的传人”。

*“满大人”自称“我”时带浓重的福州口音“Ng”,他太太广东人更把“我”发音为Ngo——弄得好学的我一直“Ngo”“Ngo”“Ngo”到南洋中学!经南中校长、教务主任、班主任和云南同学们的帮助、提醒,南洋伯荷兰强才纠正Ngo为正确发音“Wo”我。

*Wo进“南洋中学”的第一年,适逢全校毛笔书法比赛。同班同学李泉龙的姐姐貌美如仙女,她以一手“西施”娟秀毛笔字而荣获全校冠军!破旧Ngo立新Wo的八旗子弟门生“跳梁小丑”南洋伯荷兰强,也紧跟“西施”荣获亚军。我坦荡荡地告诉廖先生:书法比赛Wo虽幸获亚军,但Wo没学过、没见过、更没写过他那样的“扫把地拖毛笔字”,敬请他收Wo为徒,今后多多指教!

廖先生哈哈大笑,若有所思地转告他的华南华北书法恩师们的原话:

*汉字源自图画。五千多年前,北京猿人后代炎黄子孙,最先用刀具刻图案在甲骨上——那就是“甲骨文”。

*中原权威统治者叫能工巧匠熔化金属浇燽成鼎鼎有名的金属鼎,并在鼎上留传下重要言论或提示指示或警世良言——这些就是“钟鼎文”或“金文”。

*后来中国王孙公子、文人墨士在竹简、木简、布帛上用毛笔醮墨水或黑漆书写。因毛笔软中带硬,书写出来的汉字,就尽显毛笔字特色:横(短横、左尖横、右尖横等)、竖(悬针竖、短竖、垂露竖)、撇(短撇、竖撇等)捺(横捺、反捺、短捺)、点、提(竖提等);再经过三千多年来的字体字形演变、创作、进化——终于开启了琳琅满目的汉字书法大门。

*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书法家的书体笔法、结构、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随着文化的发展,书法已不仅仅限于使用毛笔书写汉字,其内涵也大大增加!

古人不是常说“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吗?

其实,现在文房宝物品种繁多,五花八门,不胜枚举哟!

1.从颜料来讲,有黑墨块、墨汁、粘合剂、化学剂、喷漆釉彩等,五彩缤纷,无奇不有哟!

2.从使用工具“笔”来讲,当今世界有毛笔、硬笔、电脑仪器、喷枪烙具....种类繁多,花样百出,出奇制胜!

3.从执笔方式来讲:现在不仅用手执笔,也有人用脚执笔,有的人甚至还用身体其他器官书写——比如“指书”!

说着说着,廖先生食指醮墨水,在餐馆食桌铺盖的巨大白纸上写了张牙舞爪的繁体字“龍”,然后“撬开”我的眼界与脑洞说道:你仔细看!有横(短横、左尖横、右尖横等)、竖(悬针竖、短竖、垂露竖)、撇(短撇、竖撇等)捺(横捺、反捺、短捺)、点、提(竖提等)。

廖先生接着说:

*书写变化:

1.甲骨文以直线型为主,逐渐演化为篆体的圆转变化。

2.隶书楷书又把圆转线条拉直,增加了转折、撇捺等。

3.用笔有轻重和徐疾、笔锋有开合以及落笔位置的变化等——写出各种形象的汉字!

4.书法正如世界万物、芸芸众生一样——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书写内容:有官方文书体,有民间书信往来速写体;字体字形有繁体、省简体、繁简并行等。有从象形性演变为符号性的,有繁体演变为简体的,也有正体与俗体交替并行的——不同条件构成了书写字体字形的多姿多彩多样化!

许多现代年轻书法家再接再厉提倡五花八门的“现代书法”——融诗书画为一体,提倡三美即意美!音美!形美!

停顿好久后....

廖先生突然好奇地问:我开印尼马来餐馆几间,认识了老老少少的印尼马来威打(Waiters)、厨师、帮手、食客、教授、老知识分子......缅甸文是不是跟他她们的印尼文马来文同宗同源?

我追忆在南洋中学、仰光大学、社会大学所学到的“缅甸史”与“学术旁听”+ 在柏林大学的“东南亚学术论坛研讨”,然后向廖先生缓缓倾诉:

*在世界语系内,马来-波利尼西亚又称南岛语系,广泛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所有岛屿与岛国。印尼语、马来语、爪洼语、他加禄语,以及中南半岛东部山区的嘉来族、埃地族等的语言皆属该语系。

*我们华侨华人俗称的“南洋”“南洋群岛”,是马来群岛Malay

Archipelago、印尼群岛、印度群岛、东印度群岛、东方群岛....位于亚洲东南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南洋群岛”是世界面积最大的群岛——现在分属印尼、马来西亚(东部)、文莱、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

*缅文骠文孟文傣泰掸文(Burmese,Pyu,Mon,Tai-Shan)的字母,皆源自或取或仿自印度古文字婆罗密

Brahmi,用铁笔尖在贝叶(梵文pattra)上刻写后,再涂以植物染料来显现文字,阅读内容。

仿婆罗米Brahmi字母,早期的骠文孟文傣泰掸(,Pyu,Mon,Tai-Thai-Shan)文,在6-7世纪就已出现于缅甸泰国柬埔寨云南傣族的佛教圣地与金塔浮屠。缅甸人创建蒲甘

Pagan 王朝(公元167-1287年)后,缅族在11世纪中叶也仿巴利文孟文创造了初期缅文(Burmese),与权威的巴利文、骠文、孟文齐驾并行——巴利文当时是权威的东方国际文字,据说释迦牟尼佛主要以巴利语文向普罗大众、芸芸众生传教的,因而巴利语文被西域与东南亚统治阶级奉为“天下独尊,处处优先”——权威地特用于法律、宗教、诗词领域。

由于用坚硬铁笔尖在贝叶(梵文pattra)上刻写,为防止贝叶破裂、肢解、脱落、残缺,成大洞小洞、大片小片、模糊不清——所以缅文、孟文、掸文、傣泰文等的字体字形笔画都特用半圆豆形、缺口圆豆形、左勾右弯形、弯弓射雕形、开天辟地中空形——完全不像您廖先生的中文毛笔字笔画都是:横(短横、左尖横、右尖横等)、竖(悬针竖、短竖、垂露竖)、撇(短撇、竖撇等)捺(横捺、反捺、短捺)、点、提(竖提等),更做不到横竖交叉、错综复杂、挑剔捺撇....龙飞凤舞、一气呵成。

君知否?两千多年来:

*佛学三藏原典在印度用梵文,在缅甸用缅文,在尼泊尔、中国西藏与新疆用奥里亚文、僧伽罗文、吐火罗文、回鹘文、和阗文等在贝叶(梵文pattra)上小心翼翼写刻、穿绳成册、慎重保存,因而得以完整地保存至今!

*佛学三藏原典不仅记载了无数被历史湮灭的佛教原始真迹,也记录了东方大地在哲学、医学、数学、天文学等各领域所取得的成果,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世界上古文献中最珍贵的原始资料之一。

*唐僧玄奘西天取经,带回中国的都是贝叶经。

*贝叶经逐渐形成一种民族文化。中国傣族文化传统中,就提到“贝叶文化”——傣族文化内容用贝叶经本记载而得名。

*12世纪末缅族兵强马壮,缅文重要性突飞猛进,拥有33个字母,4个声调——低平调、高平调、高降调、短促调;11种词类:名词、代名词、数词、量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动词、助动词、感叹词、助词;逐渐拥有三个方言区:东部土瓦(Dewe)方言,中部东友(Taung

Yo:)方言、茵打(Intha:)方言、德努(Danu)方言,西部若开(Yakaing)方言。缅文缅语如日中天,势不可挡——日渐深入并推广到诗歌、碑文、官方语言领域,也成为缅甸各少数民族学习、模仿、借用的对象。

*缅甸人有名无姓,年轻男性名字前都加 Maung 貌,年轻女性名字前都加 Ma 玛,男女成人成名成家后,就遵循传统规矩——把

Maung貌改为U吴,Ma玛为 Daw 杜。

举例:南洋伯荷兰强年轻时名字前加 Maung,即 貌Maung南洋伯荷兰强。仰光大学毕业后被缅甸工业发展局录取时,按传统规矩

Maung貌就被改为 U吴,成为吴U南洋伯荷兰强。民主女神昂山素姬年轻时芳名Suukyi 素姬,名字前加 Ma 玛成玛素姬 Ma

Suukyi。结婚、成名后按传统规矩改 Ma玛为 Daw杜,成为杜素姬 Daw Suukyi。

那么荣获若贝尔和平奖而名扬天下的她,为何叫昂山素姬 Aungsan Suukyi  呢?

那是因为她 Ma Suukyi

玛素姬从小跟随常驻印度的缅甸大使母亲在国外长期生活,国外不是都要求报姓,写齐姓名吗?她只好在自己名字Suukyi 素姬 前加父亲名字

Aungsan当作姓,变成姓昂山 Aungsan 名素姬 Suukyi;缅甸人遵传统加 Daw杜,尊称她为 Daw Aungsan

Suukyi 杜昂山素姬。

其实在缅甸蒲甘王朝(167-1287年)前期(242-412年),新王名字前都加父王名,如:

*公元167-242年的国王名叫 Pyusaw-Ti,公元242年其子 MinYin 登位,新王就取名为 Ti-MinYin。

*国王 TiMinYin(242-299年)的儿子 Minpaik 公元299年登位,新王就取名 Yin-MinPaik。

*国王 Yinmin-Paik(299-324年)的儿子 Thinli 公元324年登位,新王就取名 Paik-Thinli。

*国王Paik-Thinli(324-344年)的儿子 Kyaung 公元344年登位,新王名就取 Thinli-Kyaung。

*国王 Thinli-Kyaung 的儿子 Durit(387-412年)公元387年登位,新王就取名 Kyaung-Durit。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