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平】《崇中媚华的外国人》--我们是洋人眼里的洋人~

编辑:神探007 文章类型:缅华文苑 发布于2014-09-06 12:50:12 共1812人阅读
文章导读 【周小平】《崇中媚华的外国人》--我们是洋人眼里的洋人~

 

【周小平】《崇中媚华的外国人》--我们是洋人眼里的洋人~

 神探007

    随着中国的国力不断上升,生活水平的切实提高,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了解到西方的真实生活状况之后,必然会逐步告别崇洋媚外的心理。而那些来过中国,被中国的发展震惊到目瞪口呆的老外也必然被事实征服。崇洋媚外是一个折磨了我们这个民族170多年的词汇,如今我们终于到了要告别这个词汇的时候了。就当下来看,出现了一个比较神奇的现象:在很多中国公知拼命吹嘘外国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已经开始拼命羡慕起中国来。这种让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所蕴含着的是一个拐点的到来,一个东方文明全面逆袭西方的拐点。

    文:周小平同志

    2011年网友从英国网站上翻译过来的一篇英国记者文稿引起了一场轰动性的传播。那位英国记者写道:“我们通往未来的旅途在登上光滑、白色的中国高速列车之前就开始了。这些列车将风驰电掣地跑完北京到上海820英里的旅程,这个距离和伦敦到苏格兰最北端的距离一样,但旅行时间只有4小时48分。北京南站是一个现代化的奇迹,由钢柱支撑的玻璃圆拱看起来像降落在地球上的外星飞碟;与之相比,普通的英国火车站确实属于另一个原始星球。”

    这段文字在网络上被无数中国青年疯狂转载,但更多的人则表示一时适应不过来,因为在固有印象里他们似乎觉得中国应该羡慕英国才对,而且似乎应该世世代代永永远远地羡慕下去。但这篇英国人写的报道却让更多中国人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在听乘坐过高铁的人讲述过它的种种好处之后,2013年7月当我要到河南省出差的时候,特意第一次选择了乘坐高铁而不是飞机出行。当走近久违的火车站后,我发现它们的装潢和整洁一点都不输于机场,且十分现代化。光滑的大理石地板纤尘不染,当列车滑过时,人们能在地板上看到车厢的倒影。整个车展布满了自动烟标闸机口,自动购票取票机,电子指示牌和公告牌。后来我查了一下数据,过去的10年铁路建设热潮中,中国一共建造了300多个这种超现代的火车站,上车之后车厢中的电子显示牌还会不断地提示列车当下的时速。我周小平留意了一下,在整个行程中最高速度达到了320公里/小时。而这种规模下还保持这种运营速度,在整个地球上只有中国人的技术能够做到。其他国家的规模则要小得多。

恍若外星基地一般的中国高铁站

    和小时候火车给我留下的拥挤、闷热与缓慢印象比起来,高铁车厢带来的体验是非常不一般的,不仅座位十分宽敞舒适,空气十分清醒,温度十分适中,而且列车运行也很平稳,车厢服务员穿着好看的制服微笑着给我们沏好一杯茶,我把它放在窗户边上,尽管全程速度都很快,但直到整个旅程结束茶水连一滴都没有洒出来。

    在飞驰的列车外,大片的田地从车窗中快速闪过。这些土地的耕种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因为整个高铁有80%左右的里程是建在水泥高桥之上的。现在中国高铁的反对者常说:高铁是代价昂贵的面子工程,只满足政府的野心,但投资收益很低,这些钱最好用于福利。但如果他们亲自乘坐一次高铁的话,恐怕他们就会意识到如此舒适的出行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全面福利。而且从北京到河南郑州的高铁普通座位票价仅300元,即便是头等舱也才490元,比飞机要划算。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我对同行的朋友说:“我以后再也不会选择坐飞机了。”我周小平说这番话是真诚的,除非亲身体验,否则任何言语都难以表达我这种心情。值得庆幸的是,尽管网络舆论一直在恶批高铁,但毕竟选择高铁出行的老百姓正在变得越来越多,他们对高铁已经产生信赖和感情。这种用真实堆砌出来的感情,最终会成为我们这个民族自信心的一部分。

    而那位英国记者在他的报道文章最后写道:“中国铁路的一位资深员工,徐宜发对我说道:“中国学习了各国的高铁技术,从中吸取精华,我们高铁现在是世界最先进的,我们能够很容易为你们建好’。徐先生工作开始于在蒸汽机车上铲煤----他自己估计一辈子总共铲了8000吨煤,之后他成为柴油和电动机车的司机,现在则是京沪线上的一名官员。中国现在到处都是这样的人,他们在自己的一生中目睹了不可思议的变化,对自己国家的未来充满了真诚的自信,他们有这样的自信,是因为他们能亲眼目睹自己国家每天的变化。那么中国能不能帮助英国解决火车晚点这个老大难问题?‘没问题’,徐宜发回答,‘这就是一个管理问题。’毫无疑问,实际情况没这么简单,但是有的时候,你真的会情不自禁对中国如今的自信感到敬佩,乃至嫉妒。13点45分,列车轻巧地滑进了上海虹桥站。我们这趟旅行就像中国绝大多数高铁项目一样,提前完成了。”

    在中国高铁飞速发展的今天,美国人则拍了一部科幻电影来表述他们对高铁的渴望之情。在那部名为《阿斯特拉耸耸肩》的电影中,美国人描绘了一翻当他们在2016年建成了第一条运营速度达到260公里的超级铁路后的激动场面。呵呵,我们羡慕了西方那么多年,现在终于轮到他们来羡慕我们了。其实像这样看好中国的老外记者不在少数,这位写中国高铁的记者还算能保持理性和平和的态度,而另一名英国记者则称得上是彻底的崇中媚华了。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之后,一位受邀参加过2008年中国奥运会开幕式名叫rob vir(罗伯特·弗丘)的记者在在自己的博客上愤怒地写道:“当听到中国人放弃申办2026年世界杯的消息时,我热泪盈眶,我双手举过头顶,朝东方跪下,并把身体伏在地上,哆嗦着感谢上帝。想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整个伦敦,整个大不列颠,整个世界都松了一口气。在未来20年里,只要场面专家中国人不出手,整个银河系都不再会出现一届能被称为完美的,规模宏大的运动会了。想想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我们就不寒而栗。开幕式免费发放矿泉水的费用,就足够让英国政府破产。奥运村食堂的精美食物与我们的食物对比,让我们知道了我们简直就是吃了一辈子屎……再看看还没结束的世博会,那蜂拥而至的观众潮,那美丽得吓人的一个个展馆,我只能承认我之前太没见过世面了。”

    同样,这个英国记者的这篇博客也在中国的网络上也引发了一场不小的争论。很多公知们纷纷表示英国人办奥运投入经费少是体现节约精神,而中国的奥运会办得很盛大反而显得很铺张浪费。但实际上,英国政府为女王庆祝生日就拨款了180亿英镑,是办伦敦奥运的经费的两倍。而中国呢?2008年盛大的北京奥运会投入经费则仅仅只有13亿英镑左右,同时带动起来的奥运经济,如酒店、旅游等都让数以万计的中国中小商户受益匪浅。英国政府投入了89亿英镑的伦敦奥运会却办得毫无创意且规模惨淡,比起中国2008年那场只花了13亿英镑却震惊了全世界的北京奥运盛会来说,伦敦奥运会无论是开幕式还是比赛场馆规模、质量都相去甚远,也难怪这位英国记者如此愤怒了。

    他还写道:“在历史上,大不列颠政府得罪中国人的次数太多了,于是我们得到了报应。我们从法国人手中抢来了2012年奥运会举办权时兴奋得像吃多了宫保鸡丁一样,现在我们才恍然大悟上了法国的当。2008年北京所做的一切都会让2012年的伦敦丢脸。想想那天空中映红半个世界的烟花,伦敦政府也许录下北京奥运烟火的声音,在2012年开幕式上时助助兴。还好,中国人放弃了2026年世界杯申办权。这对于正在申办2018年的英格兰,也许申办2022年的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都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这对于未来的英美领导人来说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他们不用再屁颠屁颠飞到北京,坐上几个小时等待中国新领导人的接见。但如果中国人正式提出申办,我想布拉特会放下手中一切事情飞往北京,亲手内定这一举办权,只要中国办,一切好商量。至于那些投票的执委?放心,他们绝不是什么高尚的人。只要承诺在他们退休后可以移民中国,定居北京,那么中国肯定获得全票。谢天谢地,中国人让这一切仅存在于想像之中,他们放弃了申办世界杯,他们给全世界一条活路,这让让我们这些老强国还能保留一丝尊严。”

    实际上,今天的英国出现这种崇中媚华的舆论倾向并不值得惊讶,因为世界上没有永恒的霸主,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随着英国的工业化水平不断衰落,全球资源管理能力不断下降,这个国家正在走上大清帝国青山绿水愁断肠的老路。民众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必然会导致各种不满情绪的滋生。这些英国记者还仅仅只是通过笔头来发泄不满,而更多的英国市民已经开始走上街头爆发了一场又一场的反抗。2012年在英国蔓延开来的“伦敦之夏”反抗运动已经让很多英国人感受到了颜色革命的危险。

    眼下英国国内经济形势不佳让很多英国人的生活愈发捉襟见肘,根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英国人的生活水平正在急剧下降,约有三成英国人正生活在贫困线下,根据英国著名的研究机构Joseph Rowntree Foundatio,所作的调查显示,英国目前有30%的工薪阶层生活在最低工资的生活线上。这30%民众的平均税前年收入是14,400镑。扣除收入所得税和国民保险税,每个月的实际收入不到一千镑。如果家中还有子女,那就是绝对贫困。而在一个月房租至少400镑(10平米的廉组房),月房屋税30镑,月水电煤100镑,月食品150镑,月地铁费用120镑以及上公用厕所2英镑,一个塑料打火机2英镑的国家,这30%的人群哪怕是单身,也难以养活自己。网上经常会有留学生吐槽说:“很多人总是吹嘘伦敦的福利多好多少,但实际上有很多人生活在贫困中,我们身边很多朋友、邻居、同事、同学收入根本应付不了开支。”2008年金融危机后,英国经济一直低迷,上个月世界银行预计英国明后年的经济成长率不到1%。而与此同时英国物价飞涨,食品、燃料等价格每半年以百分之十几在上扬。专家预计,在未来一到二年时间内,英国人的生活水准很难有改善的机会,生活在贫困线的英国人还将继续在艰难中煎熬下去。

日本某知名女演员在微博大赞中国比日本物价便宜太多

    其实“崇中媚华”的不仅是英国人还有日本人和美国人。日本某知名女演员一到中国就在微博大呼中国物价便宜,而美国人虽然还没有开始羡慕中国人的工资,但已经开始羡慕起了中国人的文化。

    在美国一个名叫亚洲迷论坛(Asian Fanatics Forum)的网站上,中国电视剧是其中的最火爆的影视论坛版块。美国网友们组建了“中剧迷字幕组”自发翻译成英文字幕,还将演员列表、主要人物介绍和剧情,甚至为推广电视剧所作的试片记者会、所上综艺节目的播出时间等都全部翻译出来。

    该论坛版主,也是资深中剧迷的网友Mallory表示,“中国有很多经典的电视节目,多亏了互联网,让我们有机会看到它们。”而该论坛的网友则通过这样的回复表达自己追中国剧的心情:“喔,看中剧真太幸福了,一天几集才过瘾啊!为什么我们国家的电视剧一周只有一集?我最近在追的有《新还珠格格》(New The Pearl Princess )、《傻春》(Silly Spring)和《家的N次方》(Family N),《士兵突击》(Soldier,GO!)百看不厌,一天简直忙不过来呢!许三多(Sandore XU)越看越可爱。”

    而在日本,甚至出现了为了追中剧而逃班的年轻网民。2013年东方都市报 转载了一条来自日本网友プロフィール(博客地址:http://t.cn/zThinhQ)的博客日记引起了560多万次网友围观及转发,而这个在日本小有名气的影评博主就是号称“为了看中剧不惜请假逃班”的日本年轻人之一。

    这位日本80后兴奋地在她的博客上写道:“在看完中国的古装时代剧(步步惊心)之后,我还想看类似的有趣中剧,于是便去查最近什么比较火,有中国朋友在我的博客上留言,告诉我《甄嬛传》不错,于是我就上视频网站上搜索,果真找到了。真的又是一部相当有趣的电视剧啊!女主角甄嬛最受皇上恩宠,甚至被皇上亲昵地叫做“嬛嬛”,我看过之后也觉得,啊,好漂亮!绝世美人!她一开始是一个不经世事的可爱女孩,受尽了很多磨砺,最终成长为霸气的后宫之主。孙俪把这个变化演活了,非常精湛的演技。她哭的时候,电视剧里的其他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包括我也感同深受地一起哭。这种实力派演员脚踏实地的美令人叹服,不像我们日本演艺圈的花瓶美女,都带着点小太妹式的感觉。”

    “其实这位演员已经结婚了,去年还生了个男孩。我总感觉中国人对演艺圈人恋爱结婚这种事非常宽容。如果有偶像恋爱结婚了,似乎没人觉得这是丑闻,反而会以为她拥有了所爱的人,拥有了自己的家庭而祝福她。看看人家中国人的表现之后,再看看我们日本这边,一旦有明星结婚就都会被搞得像丑闻一样,这种文化和素质的差距感很强呢。”

    “在看了越来越多的中剧之后,我发现日剧我一部也看不下去了。我觉得日剧恐怕要完蛋了,日本没有好的剧本作家,也没有你们好的演员。我想我们之所以不拍历史剧是因为电视台没有钱制作吧。《甄嬛传》发型和衣服美得惊人。人家中国真是大手笔啊,看完之后会让人产生一种日本经济果然不景气的哀叹。我说日本电视台,你们怎么老放低劣的韩剧啊?用买韩剧的钱来买中国古装片不是更好吗?中剧实在太好看了,一看就停不下来,估计我快要请假回家追着看了。人家中国电视台年年都会颁发各种影片大奖,发展得多好啊。我们日本呢?哎……只怕是永远也做不到了”

    实际上中国经过六十多年的抗争与建设,已经日渐摆脱了西方国家的多重控制,逐步走向富强,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全新的中国,有太多太多的地方已经超越了西方,人们的生活水平在很多方面亦早已赶超西方,无论是高铁也好,还是人均工资购买力水平也好,亦或是中国文艺作品也好,都有让西方人感到十分羡慕的地方。

    但是我们常常会在信息不对称之下产生一种错觉。比如美国每年向我们出口他们最好的影片,我们就误以为美剧都是很棒的,忽略了美剧每年也有上千部烂片、恶心片、八股片,也有丢手榴弹炸飞机,裸女猛啃本拉登等奇葩桥段。比如我们看到英国女王和王妃过得很奢华,就忽略了英国存在30%极端贫困人口的事实。比如我们看到日本电子产品便宜,就忽略了他们的食品价格奇高,水果更不是寻常百姓可以消费得起的这一现状。任何国家都是复杂的,如今的网络公知和部分无良媒体从业者,总是用中国的下等马去对比外国的上等马,用外国最好的一面来对比中国最坏的一面,凭空制造出了很多负面情绪以及对中国不客观的印象。我们常常说批评有利于进步,但批评必须站在公正的立场,否则就是一种构陷和诬赖。中国需要批评的声音,但中国不需要被构陷和被诬赖的声音。

    中国社会的传统行业大多已经完成了早期的原始积累,上升空间有限。但中国社会远还没有固化,因为最赚钱,利润最高的第三产业还几乎是一片处女地。而且这片处女地的利润比整个中国现有的所有传统行业利润都要高。比方说一个中国工厂一年生产一千万个包,每个包利润十元的话,一年才一亿利润。但如果中国制造的品牌地位通过第三产业包装之后,每个包利润就可以达到一百元甚至一千元。而第三产业要想含金量高,其从业者就必须要对中国、对中国人、对中华民族有充分的自信才可能做到。如果像现在的文艺界从业者那样一味模仿西方,唯西方是从,丧失了自我思考的能力。那么中国的第三产业就永远也建立不起来。

    幸好,我们当中已经有一些年轻人开启了民族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思考模式,而且我相信只要假以时日,我们这代人终将不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因为面对生活越变越好的事实,生活在这个时代里的中国年轻人,没有理由不自信。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2 条评论

缅华网网友 10年前 回复TA

此文毫不夸张,长中国人之气,尽管中国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感到自豪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