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方寸(高景川)

编辑:缅华文化网 文章类型:缅华文苑 发布于2011-03-14 21:42:47 共3234人阅读
文章导读 情系方寸(高景川)

 

情系方寸

高景川

故乡来信,曾慰藉父亲浓浓的乡愁
故乡邮票,曾润泽童年探索的心灵

    女儿上中学时,一天 我从尘封的书柜里,捧出一大本集邮册,慎重交给她,“瞧瞧,这是爸爸年少时的心血,好好保存哦”,言下有意衣钵相传。女儿见我面有得色,噗哧一笑:“老爸!都什么时代了,谁还用邮票”,一句话让我无言以对,自觉头脑冬烘,不合时宜。在网路发达,电子邮件和传真充斥的e时代,邮票早已一票难求,风采不再,而贴着邮票的亲笔信,更加如凤毛麟角。那天我的心情就如多年前,将用了二十多年的算盘,黯然挂入贮藏室时一样,独自一人,发愣了好一阵子,集邮的爱好和得意的打算盘技能一样,早已随着时光而流逝,一种落寞的、难以言表的“伤逝”心绪,油然而生。往事纷杂沓来,时光也彷佛回到从前。
    记得童年时,常伴在父亲膝旁看他阅读家书,父亲很专注地一遍又一遍看着信,坐在一旁,斗大的字也认不了几个,懵懂无知的我,把玩着信封,渐渐地被色彩缤纷的邮票迷住,开始与邮票有了不解之缘。父亲兄弟幼年漂洋出外,祖国家乡留下守寡的祖母及两位姑姑,祖母和大姑母都不识字,父亲与小姑姑却鱼雁不断。那年代关山远隔,家书早已成父亲凝聚乡情、托寄相思的慰藉,我除了蒙眬中能感受父亲那份淡淡的乡愁外,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集邮的爱好,每有邮差经过,总有我家的信,父子俩心系情牵,一样期待,却两样心情,父亲是急欲知家乡近事,我等待的是那一枚枚多姿多彩的邮票。
    起初郵票全夾在練習本里,後來集腋成裘,收藏漸豐,開始懂的分門別類,還會與學校同道交換,哥哥也不時送我幾枚郵票,給我一個驚喜。起初只收集中國郵票,後來有同款多余的,也會與同好交換他國郵票。從信封上取下郵票,須謹慎處理,為免破損,先在信封背面,有郵票處沾滿水,待濕透,方才將郵票慢慢剝下,細心巧手的母親經常擔此大任。時值新中國成立十周年,正是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三面紅旗如火如荼進行的時期,各種紀念郵票層出不窮,美不勝收,讓我不亦樂乎。时时为偶然集成一整套而雀跃,也常常因久久不能集成套而懊恼,一缕心思总萦绕在那枚枚方寸之上。集邮册就放在案上,每当更深夜读之际,孤灯下翻开邮册,浮想联翩,思绪遨游其间,趣味盎然,自得其乐。
    直到有一天,父亲含泪捧着一封信,告诉我祖母去世。从那以后鴻雁漸杳,后来两位姑母相继从家乡迁往香港,此后鱼沉雁杳,炽热的集邮爱好也慢慢趋于冷淡。又适逢文化大革命开始,各种毛主席徽章、语录和毛泽东选集相继出现,我全副心思又转往毛主席语录、徽章、和毛泽东选集,那本厚厚的集邮册也受到冷落,从案头转进抽屉,最后被打入冷宫,迁进墙角的书柜里,案上取而代之的是,大小不一的毛主席徽章和一本红彤彤的毛主席语录,可惜文革期间,缅甸局势骤变,风雨飘摇,在风声鹤唳中,经几番家庭紧急会议后,终于忍痛看着叔叔和哥哥将几箱敏感书籍,一套毛泽东选集连同语录、徽章等送往厂里的锅炉中,付之一炬。事过四十多年,至今思及,心中还惋惜地隐隐抽搐着。所幸那本集邮册逃过一劫,始终默默躺在柜里,往后我却也因生活烦忙,商海浮沉中,再也无暇顾及它了。
    时光匆匆,韶华易逝,转眼近半个世纪过去了,自己也两鬓已霜,年轻时的梦与激情早已远去,可那一幕幕集邮的日子,却深印脑海,挥之不去,历久弥新。日前报章报导:伦敦布伦斯拍卖行,拍卖中国文革文物,一本1963年版的“毛主席语录”估价人民币22万至33万元。而不久前一枚面值8分人民币,文革时期邮票「全国山河一片红」,在香港拍卖会中,以367万港元(约323万人民币)天价成交,创单枚中国邮票拍卖世界纪录。我不知我这批邮票的有形价值,每当我翻阅邮册时,总会感触到有无限宽广的天地包含在枚枚方寸之间,每枚邮票也都凝聚着我的青春岁月,哥哥的手足亲情,母亲的慈爱关注,和父亲的思乡情结,弥足珍贵。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