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中国战略经贸双通道将迈向更广阔蓝图
在泰国正大管理学院中国东盟研究中心主任汤之敏看来,过去的25年如同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成长期,而未来25年将是双方关系的成熟期。
汤之敏总结说,可以从“战略互信”和“经贸合作”两大视角来看待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年来的突出成果。在战略互信方面,2002年中国与东盟十国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2003年中国作为域外大国率先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在经贸合作方面,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2013年
国提出的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获得东盟各国积极响应;2014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启动。
从1991年到2015年,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从79.6亿美元增加到4721.6亿美元,年均增长18.5%;截至2016年5月底,中国与东盟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1600亿美元。
汤之敏说,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东盟与各个对话伙伴关系中最活跃、最强劲的一组。中国不仅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也举足轻重。中国是东盟最近、最大的邻居,地缘政治因素要求东盟在中国和东南亚邻国的关系上发挥更大的协调作用。
在谈到如何深化中国-东盟关系时,汤之敏认为双方关系迈向成熟期依然面临两大核心任务:聚焦经济发展和深化战略互信。
今年1-5月,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735.7亿美元,同比下降7.1%。汤之敏认为,中国将与东盟国家一道,寻求扭转今年以来双边贸易下降势头的良方。
他建议,在自贸区升级版中进一步减低贸易壁垒,促进投资便利化。一方面引导双方的进出口商和生产企业,开发以中国和东盟为最终产品市场的商品和服务,抵御西方市场疲软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充分对接双方需求,在帮助东盟国家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化与产业升级中增加双边贸易。
作为2016年东盟轮值主席国,老挝提出了《东盟共同体愿景2025》,中国也表示愿意充分对接双方需求。由于东盟各国存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化与产业升级的现实需求,而中国在资金、技术、产能和人力方面优势显著,因而汤之敏十分看好中国与东盟各国在以上方面合作的良好前景。
他分析道,中国-东盟深化合作的关键要从东盟各国的实际需要出发,顺应其产业升级的规划和吸引外资政策的调整;要管控对合作成果的预期,坚持互利和市场操作的原则;要加强和东盟各国政府及民间的交流沟通,充分挖掘和强调合作项目在保护当地环境、技术转移、劳工技能培养、增加本地附加值方面的贡献。
汤之敏强调,中国-东盟关系的另一挑战是如何深化战略互信。他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认识到,不应该让南海问题绑架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大局,东盟能够在维护地区稳定上发挥积极作用。
汤之敏建议,下一步中国和东盟各国应高举和平解决争端、保护通航自由的旗帜,发挥好东盟作为整体在维护南海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制度和细节上落实与声索国“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