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数工业品产能全球第一:一带一路促中国制造转移升级

编辑:澎湃新闻 文章类型:综合资讯 发布于2016-11-15 08:45:46 共1460人阅读
文章导读 中国半数工业品产能全球第一:一带一路促中国制造转移升级

 

一方面是国内大刀阔斧降低过剩产能,另一方面,中国的企业正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走出国门,在国外建起了钢铁厂、水泥厂。

格力空调董事长董明珠在11月上旬联合国主办的2016全球治理高层政策论坛上,驳斥了中国以“一带一路”的方式将过去落后的产能带向了世界的这种说法。董明珠认为,中国有足够的技术能力,“用我们自己的技术走向世界,改变世界。”

据数据统计,2015年中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投资14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8%,对外承包工程项目的新签合同额达到926.4亿美元。

自从2013年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走过三年时间,国际上已经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合作意愿,30多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协议,20多个国家与中国开展了国际产能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在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工业园区建设、产能合作、电子商务等领域探索出了可行的模式。

中国半数工业产品产能全球第一

据媒体报道,“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企业已经在基础设施、能源、农林牧渔、机械、轻纺、家电、冶金、电子信息、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与其他国家进行多方面的投资与合作。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执行局主任张晓强在当天论坛上表示,“一带一路”优先领域是基础设施,沿线国家对基础设施存在巨大需求,另一个建设重点领域之一是能源,其中新能源发展独具特色,企业通过积极发展新能源,实现清洁能源更大范围的有效配置,可以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以及碳减排等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

工信部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强调,中国企业要借助国家战略走出去现在到了很关键的阶段,所以要提升跨国企业的经营能力,要积极的把产能转移出去。

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战略,总体上来看中国制造业现在正处于转型升级的过程,也处于由大变强转换的关键环节。刘文强认为,“从全球制造业来看,中国制造业的产业体系是最为完善的,总共31大门类中国企业都有涉及,这比美国、日本更为健全。”

刘文强表示,从产业规模来看中国2010年超过了美国,中国制造业产出规模世界第一。从产品来看全球500多种统计的工业产品里面,中国一半以上产量在全球位居第一的。

刘文强进一步强调, “中国制造2025”核心方向就是要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走智能制造这条路进一步的提升中国的制造业。把中国制造业从中低端往高端,尤其是高端装备领域的进一步加快发展,这些方面可能更需要科技、信息化、互联网的融合。

钢铁和水泥在中国国内都是去产能重点行业。刘文强认为,中国现在有八亿吨的钢铁和二十几亿吨水泥,放眼全球来看技术标准很高。包括中国淘汰钢铁产能,450的高炉都淘汰了,这在许多国家技术都是非常高的。在市场需求这方面不足,产能面临一些问题,进一步借助“一带一路”走出去,能够进一步开拓市场,也能够和相关国家共同发展,推动相关国家建设与发展。

转移产能成为发展机遇

尽管,有人认为中国正在进行的产业升级淘汰低端产能的同时向别国转移了落后低端产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柬埔寨代表处高级政策顾问Napoleon Navarro却认为,“中国正在向高端制造业过渡或者是转型,这种高端制造业的特点就是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这对于柬埔寨、泰国和缅甸都提供了机遇。”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印度尼西亚代表处国别主任白桦表示,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如果能够有技术转让的话,就可以促进当地能够利用这样的技术,这样才能够使当地的基础设施发展变成可持续的,也使“一带一路”变得可持续。

孟加拉经济计划委员会高级秘书Dr·Shamsul Alam认为,中国铁路发展日新月异,中国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增长也有产业外移的趋势,这种产业外移对于接受国比如说孟加拉国、柬埔寨、越南都是好事。

Dr·Shamsul Alam认为,中国改变了FDI外国直接投资的格局,因为中国的FDI投资是投资基础设施的,包括港口、桥梁,改变了我们对FDI的看法。

中国通过直接投资提升这些国家的产能,通过产业转移带来技术转让,所以也应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考虑这种技术转让如何重新产业布局、产业外移,考虑这些沿路国家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他们的产业,这会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力量。我们认为“一带一路”对于孟加拉来讲将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力量。Dr·Shamsul Alam强调。

“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促进了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刘刚认为,“一带一路”让很多中国的先进的产业、企业走出去,中国制造尤其像“高铁”是典型代表。中国建造领域要想走出去也面临转型升级,信息化是中国建造转型升级的关键支撑。

刘刚表示,目前我们在东南亚地区像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以及英国、芬兰、美国等地都设立了子公司,美国硅谷建立了研究院和研究机构致力于这个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推动助力整个行业的发展。同时我们在“一带一路”沿线将近八个国家的一些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了合作培养这方面的人才,这样能够服务于整个“一带一路”沿线建筑产业的发展。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