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家庭和他们的“缅甸房客”
缅北重燃战火后,大批缅甸边民逃过国境进入中国以求安身。除了我国政府设立的多个边民安置点,投亲靠友也是他们一个重要的选择。
云南畹町,饭馆老板杨艳一家收留了十几名入境边民,为他们免费提供食宿方便。冲突爆发当天,仅杨艳一家就收留边民近四十余人,他们中部分人自行离开前往安置点生活。
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用镜头记录的,就是这些缅甸边民的中国生活。
五岁的缅甸小姑娘胡谋辉(音)正在畹町临时居住地玩耍。11月20日缅北武装冲突爆发后,她的妈妈艾鲁(音)带着他们兄妹四人连夜渡河过境,来到中国投靠正在这边打工的父亲。父亲的雇主一家收留了他们。
缅甸妇女艾鲁带着她的孩子们寄住在丈夫打工的雇主家里,冲突爆发后,身为家庭妇女的她连夜带着四个孩子渡河过境。
五岁的缅甸小姑娘胡谋辉(音)正在畹町临时居住地认真看着房东家小哥哥和别的小朋友玩耍。
房东孩子的气球成了她最喜爱的玩具。
胡谋辉(音)紧跟着带弟弟散步的妈妈。
她的年龄还不能理解大人们发愁什么。
小小的院子成了她的全部天地。
胡谋辉(音)正在想着她自己的心事。
小女孩胡谋辉(音)的母亲艾鲁(音)是个典型的边民妇女,汉族人,但不太会讲普通话,也不会用汉字写自己的名字,丈夫常年在中国畹町镇打工,自己一个人在缅甸梆赛抚养着4个孩子。
11月20日冲突爆发后,她连夜带着孩子们逃到中国,寄住在丈夫雇主家里。
好心的雇主一家人收留了他们以及其他一些从交战区跑来的边民,免费为他们提供吃住。
16岁的缅甸小伙子杨虎(下图右一)带着他在灾民安置点刚刚认识的小伙伴们也来到小姑娘胡谋辉寄住的人家洗澡充电。他的父亲同样在为这家房东打工。杨虎(右一)、段三(中)脖子上都挂着边民安置点发的安置证。上面有他们的姓名和编号,凭证才能出入安置点并领取物资和食物。他们说安置点现在人太多了,没有洗澡条件,手机充电也要排很长的时间。
缅甸小伙子段三正在收洗好的衣服,他准备和伙伴们返回边民安置点。
来自缅甸棒赛的小伙子段三(右二)准备和来自105码的傈僳族小伙伴返回安置点。他们在安置点被分在了同一个帐篷,由此相识。
来自缅甸棒赛谭黄梅(音)正在寄住地帮忙准备晚饭,房东免费为他们提供食宿,成年人会主动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房东的儿子(右)正在认真的和新来的缅甸小哥哥下着不知道怎么下的中国象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