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湄公河流域发现百多新物种 但生存受威胁
在老挝北部石灰岩溶区发现的“彩虹蛇”,头上映着七彩光芒。
科学家近期在东南亚大湄公河流域发现了163个全新的动植物品种,他们警告,大湄公河流域迅速开发对当地的野生物种的存活构成威胁。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周一发布的报告显示,新发现的物种包括在老挝栖息的头部呈彩虹色的蛇、皮肤呈浅蓝色的壁虎,以及在泰国出现的外形像“龙”的蜥蜴与罕见的香蕉品种等。由于森林遭过度砍伐,泰国的这个香蕉品种已濒临灭绝。
世界自然基金会大湄公河流域野生生物项目经理博拉说,在世界动植物正以惊人速率相继绝种之际,在大湄公河流域新发现了这么多物种,给科学界带来了新希望。“大湄公河流域不断提醒我们,还有许多不可思议、未经探索的地区,因此每年都有新物种被发现。趁这些物种还没消失时保护它们至关重要。”
根据这份报告,新发现的物种包括三种哺乳类动物、九种两栖类动物、11种鱼类、14种爬虫类以及126种植物。
野生生物买卖猖獗须遏止 野生动物数量锐减
世界自然基金会2016年发布的报告显示,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了破坏,自1970年至2012年,全球鱼类、飞禽、两栖动物、哺乳动物与爬虫类的数量已锐减了58%;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率将进一步增至67%。
涵盖中国西南地区、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和缅甸的大湄公河流域是世界上多个最稀有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可是,一些濒危动物受收藏家觊觎或被认为具有疗效,使得该流域成为全球野生动物非法交易的枢纽。
博拉说:“许多收藏家愿意付出数千美元,购买最稀有、最独特与最接近灭绝的物种,这些交易很多时候是在该流域的非法野生生物市场进行。”他指出,要拯救大湄公河流域的濒危物种,就必须加强取缔盗猎行为与关闭买卖野生生物的黑市。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