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警告:地球正发生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巴黎法新电)科学家说,地球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正在发生,且其灭绝速度超乎想象。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7月10日发表了首个针对物种灭绝趋势的综合性分析报告。该报告指出,三成以上的脊椎动物包括鱼类、鸟类、两栖类、爬虫类和哺乳类的种类与数量均大幅减少。
报告主要作者史丹佛教授迪赫佐(Rodolfo Dirzo)指“这是全球性的生物大灭绝事件”。
这份由史丹佛大学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联合撰写的同行评审报告,绘制出2万7600个受威胁物种的数量与种类在过去一百多年每况愈下的趋势。
根据1900年至2015年收集的177种哺乳类数据,研究员发现,哺乳动物在这百多年间失去至少三分一的原栖息地。
其中四成动物,包括犀牛、红毛猩猩、大猩猩以及多种大型猫科动物的可活动范围,大幅缩小至20%。
“在十多二十年前,猎豹、狮子和长颈鹿并不是濒危动物,但现在,这些动物也成了濒危物种”,每年平均有两种脊椎动物从地球上消失。
物种多样性也快速消失
近期,物种多样性也快速消失。热带地区物种的消失情况最严峻,在南亚与东南亚,超过80%的大型哺乳类种类已经绝迹;温带地区面临灭绝的物种虽然相对较少,但按百分比来看境况同样堪忧,甚至更为严重。
归根究底,栖息地消失、人口过度消耗、污染、入侵物种、疾病等是导致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捕猎者为盗取老虎皮毛虎骨、象牙或犀牛角等非法猎杀这些大型动物,也使境况加剧。
另外,随着人口不断膨胀增长,人们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需求持续上升,进一步侵蚀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
目前全球人口攀升到74亿,自1960年以来已增长超过一倍;相较下,野生狮子的数量现在为2万头左右、猎豹7000头、大熊猫1000头,苏门答腊犀牛仅剩下大约250头。
而在未来数十年,气候变化势必成为动物面对的另一巨大挑战。北极冰融化、气候形态改变,导致北极熊的数量明显锐减早已众所皆知。
报告另一主要作者塞巴罗斯说:“物种种类与数量大规模消失,显示我们对所有野生物种、对那些自开天辟地以来就与人类共存的动物缺乏同理心。”撇开道德责任不说,顶层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绝种,可对食物链下层产生叠层效应,并干扰整个生态系统运作。为农作物传授花粉的蜜蜂与协助控制害虫数量的飞禽生存受威胁,也会直接冲击坐享“服务”的人类。
研究人员说:“采取有效行动的时间已不多……生物聚合体若大量灭绝,人类终须付出高昂代价。”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