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100多国代表共享“中国方案”
资料图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高级别会议11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会议的召开致以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各国代表、国际机构负责人和各界人士致以诚挚的欢迎,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习近平指出,土地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重大生态问题。公约生效21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球荒漠化防治取得明显成效,但形势依然严峻,世界上仍有许多地方的人民饱受荒漠化之苦。这次大会以“携手防治荒漠,共谋人类福祉”为主题,共议公约新战略框架,必将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习近平强调,防治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我们要弘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预防为主,坚定信心,面向未来,制定广泛合作、目标明确的公约新战略框架,共同推进全球荒漠生态系统治理,让荒漠造福人类。中国将坚定不移履行公约义务,按照本次缔约方大会确定的目标,一如既往加强同各成员国和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共同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开幕式上宣读了习近平的贺信并发表主旨演讲。他强调,中国将认真履行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联合国发展峰会上的郑重承诺,以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己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把防治荒漠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荒漠生态系统治理和民生改善相结合的道路。
同日,联合国环境署在大会上发布了《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评估报告》,这是全球首部由联合国发布的生态财富报告。根据报告评估,库布其沙漠共计修复绿化沙漠969万亩,固碳1540万吨,涵养水源243.76亿立方米,释放氧气1830万吨,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价值3.49亿元,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人民币,带动当地民众脱贫超过1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100多万人(次)。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说,在库布其模式下,沙漠不是一个问题,而是被当作一个机遇,当地将人民脱贫和发展经济相结合。我们需要这样的案例为世界提供更多治沙经验。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执行秘书莫妮卡·巴布说,在中国的库布其,我们看到土壤回归,库布其沙漠6000多平方公里变为绿洲,当地民众企业、和政府保持了良好的伙伴关系,10多万人因此摆脱了贫困,这里的生态体系和人民不再限于谋生,而是实现了繁荣发展。
大会期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和中国林业局专门组织60多个国家的近250位部长、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考察了库布其治沙成果。他们纷纷表示,希望中国能把中国库布其模式推广到全世界。
非盟绿色长城行动协调员塔根说,荒漠化可能会引起战争、移民、动荡和迁徙。现在很多非洲年轻人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移民到欧洲,也有来到中国的。所以我们可以合作,让人民留在自己的国家,让携手拓展库布其经验,把它复制到非洲。
加纳环境科学与技术创新部副部长帕特里夏·安佩安格详细了解了库布其情况,认为“库布其治沙模式独一无二,中国政府引导有方。”她说:“库布其经验很特别,可以推广分享到全球来解决荒漠化问题。我们迫切希望习近平主席能够尽快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把库布其模式带到加纳。”
爱沙尼亚环境部部长希姆·基斯勒说:“我认为这些经验非常重要。全球,如欧盟的现任首脑们一定会谈论这个,并且将库布其研究出的成果推广到欧洲国家,研究解决沙漠化问题的不同方法。”
南非环境监测小组信托成员诺埃尔表示,库布其沙漠的治理成就十分令人惊叹。他十分赞同习主席的那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沙漠地区发展沙漠经济是非常明智的,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提高了生态效益。这是一种绝妙的创举。”诺埃尔说。
柬埔寨农林渔业副部长泰·昆索堤说:“库布其将脱贫致富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理念,对东南亚发展中国家有良好的示范效应。”
意大利代表团团长格拉麦诺斯表示:“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的行动具有导向作用。我们很高兴看到中国如此重视环境保护。我们有很多地方可以彼此学习,衷心希望能建立合作和联系,在科学知识方面展开交流。” 格拉麦诺斯表示,在库布其沙漠的见闻令人印象深刻,对其他地区有启示作用,值得其他地区借鉴。“让这些知识和经验能够分享、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这是非常重要的。”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是联合国里约可持续发展大会框架下的三大环境公约之一,旨在推动国际社会在防治荒漠化和缓解干旱影响方面加强合作。缔约方大会是公约的最高决策机构,目前每两年举行一次。本次大会是首次在中国召开,是基于中国生态文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防沙治沙走在了全球前列,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土地荒漠化零增长。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库布其治沙模式”被国际社会认定为全球治沙的典范。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