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滇缅公路通车纪念日 寻访当年筑路人回望历史80年
△一起追忆那段英勇悲壮的修筑史。
被誉为“抗战输血管”的滇缅公路,于1938年8月31日正式通车,是一条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国际通道,是一条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筑成的国际通道。80年前,滇西20万民众为拯救中华民族的命运,毅然放下手中的农活,自带工具干粮来到筑路工地,以血肉之躯,用9个月的时间,筑成了近1000千米的滇缅公路,创造了人类筑路史上的奇迹。
94岁滇缅公路筑路男工 回忆抗战岁月
2018年8月23日,记者在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德宏州芒市探访了一位曾参与修筑滇缅公路,现年94岁的赵有明老人。
“做饭、浇花、读书、看新闻...”是赵有明老人每天必做的事。看到我们的到来,靠在椅子上的他利索的站起来,张罗着大家坐下,看得出来,赵老精神状态不错,说了拜访用意之后,老人家表示乐意讲述关于他83年前的筑路经历。
△赵有明老人/叶静雪 摄
12岁参加修筑滇缅公路
住在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的赵有明老人,今年94岁。他生于保山市乌龙乡,在他出生地的高山背后,是从怒江峡谷盘旋而上的滇缅公路。
赵有明还记得,他12岁就参加修滇缅公路,最少去了有半年的时间,从保山到修路的地方,要步行半天。“早上天蒙蒙亮就出工,太阳落山才收工,一个村修一段,各村完成任务。”赵老如是说,当时在缺乏现代机械的情况下,在原始密林、高山峡谷间,他们用手一寸一寸将路抠出来。
说起当年修路的情形,赵老清楚的记得,一路上密密麻麻的人弯着腰,仅凭着锄头、簸箕,一寸一寸朝前挖。“自己带着米,有条件的带点干菜,没条件的只能开水泡饭,要实在没有办法,卖东卖西也得凑够半个月的米带着去。”赵有明老人说,遇上下雨天,会有山石滚下来,土石挖开后下雨又堵起来,又得挖几天,这样的事情不止一次。更有甚者,滚石压伤、压死修路工人。
滇缅公路的路面需夯实,坚硬和加牢固,可只有5吨重的石碾子来当压路机,人们在石碾子上缠上绳子靠人力拉,来碾压成坚固、硬实的路面。“30人左右拉着几吨重的石碾子,反复碾压新铺的路面,让它平整。”赵老回忆,石碾子上缠好的绳索经常会突然断裂,石碾子就自动猛烈向前滚动,前面筑路人来不及躲开,往往会被石碾子压死。
“每天至少有2人死亡被抬走,看到这种情形,心里很害怕,但不敢有丝毫懈怠。”赵有明老人介绍,当时条件艰苦,吃不饱,加上超负荷的劳动,好些人走路都是颤颤巍巍的,来一阵强风都快站不稳。
△赵有明老人/叶静雪 摄
没有一分报酬,只有一个信念:“打日本人”
“1938年政府调派人去修路,每家至少1人,一次去半个月,村里人轮流替换。”赵有明老人说,那时人们根本无法意识到修这条公路将在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上扮演一个什么样的重要角色,后来看报纸才知道,这条路修到缅甸,帮助输送物资,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
赵老在极其艰苦的筑路环境中存活下来,“修路的那些日子,尽管每天活在危险、病痛、饥饿中,但工人们都很卖力。”据他回忆,一起修路的人,有的被山石砸死,有的病倒,有的被泥石掩埋……
中国人用双手创造奇迹。“当时连美国人都佩服中国人,说中国人连工具都很少,更不用说机械化了,一年就修通滇缅公路,是全世界任何其他民族都办不到的事,令人敬佩”。说到这里,赵有明老人提高了嗓门。
△赵有明老人/叶静雪 摄
“我是幸运的,看到了新中国”
那一段与死亡同行的日子,最痛心的是,1940年10月起,滇缅公路修通后不到6个月时间里,日寇侵略者就派出飞机轰炸达400多架次,并围着滇缅公路四周疯狂的进行了无数次的激战。“那年我17岁,侥幸活了下来。”赵有明老人说,在轰炸保山时,他父母亲以及弟弟妹妹相继去世。
“从修建滇缅公路到后来参加工作,我的人生都是坎坷的。”赵老回忆,过去83年时间里,有近一半年岁是困苦的。
抚今忆昔,94岁的赵有明老人说:“当年一起修滇缅公路的同乡人,就剩我一人。我是幸运的,看到了新中国,晚年也很幸福。”
铭记历史是拥抱未来最好的姿态。回望当年,大家会看到20万像赵有明老人这样的筑路人奋力挥舞着锄头、簸箕,他们身躯羸弱,却在滇缅的群山间轩昂挺立。(央视记者 陈政 叶静雪)
探访德宏97岁滇缅公路筑路人
△
2018年8月10日,记者在陇川县探访到一位曾参与修筑滇缅公路,现年97岁的筑路人杨显斗老人。
杨老的家在陇川县景坎糖厂,老人原为保山施甸人。见到杨显斗时,老人家双目视力不好,但听力佳,精神状态也不错。
杨显斗老人出生于1922年,据回忆,他参加筑路时是在1937年,当时只有15岁,由于年龄小,他和寨子里年龄相仿的少年一起挖土路,一起帮着运送挖路的土方,然后用簸箕和竹篓送到工地。
图/杨显斗老人;叶静雪摄影
杨显斗老人当时参与了保山至龙陵路段的修建。老人说修公路是以太阳落山为标准,天不亮就要出去挖,天黑了才收工。
“1937年,我才15岁,我们当时都不懂,就说派工去修路,每家必须得出1人,我是家里的男丁,就参加到了修路的行列中。修公路是以太阳落为标准的,要干到天黑的。”杨老回忆当年修筑公路时的情形说,当时各家带一小撮米、菜,三五个人拼在一起吃,遇上带的米不够了,就跟旁人借,回家再还,住的也是在路边随便搭建的毯笆棚。
据杨显斗老人介绍,当年筑路,乡里采取分批次、轮流出工的办法,一批有50人左右参加修路,一次去10天。大家走路去修路的地方,到了工地,放眼望去都是人,大至50多岁,小至10岁左右。
图/杨显斗老人;叶静雪摄影
“出工的人争分夺秒修路,即使遇上下雨天也不例外,披蓑衣戴斗笠出工,夜黑收工通常是一身湿,有的人也因此着凉生病。”据杨显斗老人回忆,下雨天出工常常会遇到塌方,十分危险。
“修路时年龄小,什么都不懂,被派工就出工,后来看书才知道修这条路是为了抗战,要运送抗战物资的,这条路不修通就没有办法运。”杨显斗老人说,尽管知道筑路危险,没有人心存放弃的念头,所有人的想法是“这条路我们这代人修不好,下一代人一定要修好”。
图/杨显斗老人;叶静雪摄影
杨显斗老人的晚年幸福而平静,如今已是四代同堂,无论是物质生活上还是精神上,儿女都是百般的孝顺。“父亲以前吃了太多的苦,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他能长命百岁,好好享福。”杨显斗老人的儿子如是说。看得出来,杨老对自己的晚年很知足,每天看看新闻,有子孙相陪助乐。“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是杨老子孙最深刻的心理感触。
据杨老女儿介绍,杨显斗老人听闻有人要来探望,一清晨就摸索起来,招呼着帮换身衣服,好好“打整”了一番,并坐在门口,不时地向门外望去,意在期待更多人了解当年那段筑路的经历。
滇缅公路是20万如杨显斗老人一般的工人们用血肉之躯筑就的公路。被称为“用手指刻、抠出来的公路”,筑路难度令人唏嘘。
滇缅公路,是一条维系抗日战争的“生命线”,更是一块凝聚士气人心、弘扬爱国主义的精神高地。中国百姓、中国远征军、南洋华侨机工及美国飞虎队等为了修筑和保卫这条公路作出了巨大牺牲,多少动人的事迹,多少感人的英雄,都永远存活在史册上,成为一座永远闪烁着不可磨灭光辉的历史丰碑。(央视新闻 陈政 叶静雪 包俊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