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医把艾滋病防治编成歌教村民唱,曾边杀猪边行医
云南省澜沧县东回镇班利村,位于中国和缅甸边境。班利村是拉祜族少数民族的村寨。女村医姚芳是村寨里的名人,她从19岁开始当赤脚医生,给村民看了20年的病。村民文化水平低下,健康意识差,为此有人感染艾滋病 。姚芳根据村民能歌善舞的特点,把艾滋病宣传防止编成拉祜族名族歌曲,教村民唱。村民在唱歌的过程学习到艾滋病的防止知识。
说起自己的村医之路,姚芳说最初也是分外艰难。当年,少数民族的村寨里缺医少药,很多人会因为很小的病得不到及时救治就去世了。姚芳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参加了92年县里面的培训学了医学,95年培训学习完成后到了乡镇卫生院,边学习边工作。98年开始回到村里做医生,这一做就是20年。
刚开始在村寨里做医生的时候,山里条件很差,都是山路,每次出去都靠走,每一次出门都要走好几个小时。而且,村子闭塞,老百姓教育水平低,对于科学医疗不懂也不太配合,每次走家入户到村民家给孩子打预防针,她硬是“连哄带吓”才勉强推进工作。
当时行医难,生活也难。98年,最开始当村医的时候,村民健康意识不高,一天最多也才五六个病人。一个月只有20块的工资,根本顾不住家里的生活开支。于是,为了生计,她开始一边当村医,一边开始杀猪卖肉。早上四五点起床杀猪卖肉,卖到就九点左右,村子里有人来看病了,就收工去继续做自己的村医。
她就这样一边行医治病一边杀猪卖肉补贴家用一直干到2008年,08年开始,大家的健康意识逐渐提上来了,国家的新农合也慢慢开展开来,因为医疗卫生的工作忙实在顾不上了,她就停了赚钱更多的杀猪卖肉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村医的工作中去了。
说起艰难,姚芳医生记得,在2000年的时候,隔壁寨子有个村民烫伤,他即去不了乡镇卫生院也来不了村医这边,没有交通工具,走山路要走一两个小时。因为没有办法治疗,小小的烫伤差点要了他的命。姚芳老师就自己背着个背篓,用背篓装着各种药品药水,每天走路去给伤病患者做治疗。当时是看一个病人赚三块,每次输液一天才能赚个七八块。
2011年的时候,有一次到村民家中走访采集村民信息建档,到村民家需要走三个小时,路又烂又没有桥,晚上十点多才忙完,结果遇到了发洪水,泥巴路,洪水淹没到膝盖,天又黑又不敢走,硬是在村民家里又住了一天,第二次才赶回来。
拉祜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姚芳就把这些宣传知识改编成了少数民族传唱的歌曲,《预防艾滋病知识歌》、《给外出青年男女的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新农合》等等,每到做礼拜的时候就带着大家唱这些歌,用这些改编的民族歌潜移默化的去影响村寨里的居民。
被改编成民族歌曲的《预防艾滋病知识歌》,每个礼拜,姚芳组织村民们唱歌学习,让大家更好的学习接收这些疾病预防的知识。
十里八乡,周边村寨里老百姓家里什么情况,姚芳都知道,甚至,小娃娃叫什么,孕妇怀孕几个月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现在他们这个乡镇卫生室只有两个人,责任居民有3468人,每次到各个村寨去走访差不多要四五天的时间。她说,村子里还是太缺医生了,在她的影响下,女儿大学去了昆明医学院也选择了医学。在她行医的20年间,帮助了很多人,村寨里产妇去医院的生产的比例也从10%提升到了现在的100%。现在不需要她背着药箱一家一家去给孩子们打预防针了,村民们生病了也都会到卫生室来找她看病。
原标题:《村医把艾滋病防治编歌教村民唱 曾白天行医夜晚杀猪贴补家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