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外交|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举行开幕式,中国外交有备而来
7月31日,在泰国曼谷,东盟轮值主席国泰国总理巴育(左六)与东盟秘书长林玉辉(右一)及东盟各国外长在会议开幕式上合影。新华社 图
从7月31日开始一直到8月2日,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将在泰国曼谷举行,除了东盟十国以外,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以及欧盟等都派出了由外交部长亲自领衔的高级代表团与会,这也是继上个月在日本大阪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之后的又一场“外交盛宴”。
根据东盟方面的官方日程显示,31日上午系列会议将举行开幕式,随后东盟-中国(10+1)外长会将于31日下午举行。之后,东盟将分别和俄罗斯、新西兰会谈。8月1日,东盟将分别同日本、韩国、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举行外长会议。8月2日将举行第20届东盟与中日韩(10+3)外长会、第9届东亚峰会外长会和第26届东盟地区论坛高官会。除此之外,一些次区域会议也将在这一起期间举行,据东盟方面统计,3天时间之内各方一共将举行27场会议以及数十场双边会见会谈。
根据中国外交部此前消息,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这期间将出席中国-东盟外长会、东盟与中日韩外长会、东亚峰会外长会和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其中东盟-中国(10+1)外长会是东盟与10个对话伙伴的首场外长会,中国驻东盟使团大使黄溪连表示,此举“充分显示了东盟对中方的重视和双方关系密切程度”。
美国国务院此前公布的议程显示,美国国务卿蓬佩奥8月1日将抵达曼谷并出席东亚峰会外长会以及东盟地区论坛高官会,此外,他还将主持与缅甸、柬埔寨、泰国、老挝、越南等湄公河流域五国举行的“湄公河下游倡议”部长级会议。
这也意味着中美两国外长将继去年新加坡之后再次同时出现在东盟系列会议的场合之上。
来到曼谷的每一个国家和代表们都有着自己所期待探讨的优先议程,中方希望再次展现东盟是中国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和“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地区的这一定位,也希望在南海问题、经贸合作等议题上发出积极声音,打消疑虑。美方则希望宣扬其所谓“印太”构想,争取发展同东盟各国的关系。除此之外,包括东盟自身在内的各方也都有着自己的特定考量。
中国外交提前为南海问题做筹备
去年的东盟新加坡会议,各方之间的博弈还历历在目。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向明确地说,本地区各国坐在一起开会非常和谐、友好。包括今天的10+3会议,讨论的都是合作,没有人再提南海问题。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正在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但是,换了一个房间开10+8会议,本地区国家仍然保持平和合作态度,但个别域外国家又到这里来指手画脚,唯恐我们这个地区不乱,这是一个很遗憾的现象。
而在那次会议之后,中方同东盟的关系又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去年11月,双方共同发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同意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愿景2025》深入对接,推动中国-东盟关系进一步提质升级。
而今年为了能够在曼谷的系列会议上获得更好的效果,中方和东盟方面也做了一系列相关的筹备工作。今年5月,第25次中国-东盟高官磋商和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17次高官会在浙江杭州举行;7月初,外交部负责亚洲事务的副部长罗照辉先后在北京以及赴印度尼西亚、文莱、新加坡同东盟方面和各成员国交换意见。
此外,中方还正在充分发挥菲律宾作为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的重要角色。在几天前的7月23日,刚刚完成中方同菲律宾之间的第22次中菲外交磋商。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30日抵达曼谷之后也首先同菲律宾外长洛钦举行了会见。
而当前菲律宾的作用之所以如此突出,也与近一段时间以来以及在本次曼谷系列会议中南海问题将成为焦点有关,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在外长出访泰国的声明稿中就直接点明南海将成为此次会议的重点探讨内容。
据《环球时报》英文版30日报道中披露,2019年东盟外长会开始前,东盟和中国官员在马来西亚槟城的一场闭门会议中完成了“南海行为准则”的一读工作,为解决南海争议“再向前迈出一步”。彭博社30日报道中援引印度尼西亚外交部东盟事务总干事何塞的采访中也证明了这一点。
目前南海问题的整体形势是平稳的。中方刚刚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中披露,南海形势趋稳向好,域内国家妥善管控风险分歧。中国同东盟国家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积极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加强海上安全务实合作,推进地区安全机制建设,正努力将南海打造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
然而,平稳的态势之下并非没有不确定因素。7月30日菲律宾国防部长德尔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对中方希望保障南海和平的态度提出质疑。与此同时外媒还炒作中越船只近日在南沙群岛万安滩对峙事件。对此,外交部发言人耿爽7月17日回应时表示,“我们希望越南方面能够切实尊重中方对有关海域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不要采取可能导致局势复杂化的行动。”
更为关键的是,美国近来在南海问题上密集表态发声,给这一地区的稳定局势也带来挑战。
今年6月,李显龙在第18届香格里拉对话的主旨演讲中再次强调,美国在亚洲的盟友们最大的贸易伙伴都是中国,这些国家都希望中美能化解分歧,能继续和两国维持友好关系。
《外交学人》杂志6月刊发的东盟前副秘书长Hirubalan的文章表示,由于中美之间竞争加剧,东盟陷入了不确定的时期。对东盟成员国来说,一个现实的严重担忧便是中国和美国在南海地区的对抗可能导致冲突。而这是东盟的后院,该地区的任何紧张局势或冲突都将对该地区和各个国家的稳定产生重大影响。
此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中美关系问题专家崔立如也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东盟并不想绑到美国的战车上……东盟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中美之间保持等距,保持中立性,总体上是做一个合适的中间人的角色。”
“东盟作用发挥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盟自身的稳定性、共识,一致磋商对外的能力。”崔立如表示,“东盟如果在这方面发挥得好,它在外部能发挥的作用就强,但如果自身矛盾越来越多,在外部就很难发挥作用。”崔立如说。
经贸合作增长中的不确定因素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同东盟之间经贸合作的增长与发展是显著的。黄溪连大使此前在接受东盟媒体采访时就表示,2018年中国-东盟贸易额再创历史新高,达5878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14.1%;今年上半年,东盟超过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贸易额达2918.5亿美元,全年有望达到6000亿美元。
《曼谷邮报》此前就刊文表示,如果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征收关税做对比,东盟可能会扮演支持全球贸易自由化而非保护主义的角色。
除此之外,由东盟和中国共同力推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今年以来也取得了很多积极进展,在货物、服务、投资三大市场准入谈判,进一步加速推进,文本磋商的完成率也大幅提高。据中新网7月31日消息,RCEP第27轮谈判7月22日-31日在河南郑州举行。商务部部长助理李成钢当日透露,本轮谈判取得积极进展,为本周五起将在北京举行的RCEP部长级会议奠定了良好基础。
7月25日,商务部发言人高峰也表示,中方愿同各方共同努力,加紧推进RCEP谈判,尽早解决遗留问题,力争早日结束谈判。《南华早报》26日的报道中也评价道,目前中国已经成为该伙伴关系的重要推动力量。
今年6月东盟在峰会后发表的主席声明中就强调,势头不减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及不断蔓延的反全球化情绪,正对全球贸易体系构成威胁。东盟方面重申,致力于维护包容、透明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声明同时还强调,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性,东盟再次强调了实现年内完成RCEP相关谈判的承诺,以此为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注入活力,维护东盟在区域内的中心地位。
RCEP是由东盟十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共同参加(“10+6”),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16国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若RCEP成功,将涵盖约35亿人口,GDP总和将达23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1/3,所涵盖区域也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自贸区。
不过,近期韩日之间的矛盾给谈判蒙上了一层阴影,作为RCEP的重要参与国,韩日之间爆发的经贸矛盾势必阻碍RCEP在年内取得预期成果。对此,韩联社此前报道称韩国外长康京和计划在曼谷的系列会议期间同各方展开接触,强调自由和公平的贸易环境的重要性,以求扭转日本最近针对韩国的出口管制措施。
韩日外长料将在8月1日举行的东盟-中日韩(10+3)对话中相遇,而另据新华网30日报道,美国国务院高级官员也表明有意本周在曼谷举行东盟外长会期间,召开美国、日本、韩国外交部长会议,以推动缓和日韩紧张关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