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媒体论坛·声音丨听听他们怎么说②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缅甸研究所副研究员和劲松: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中缅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越来越深入,建立能够及时、准确了解两国信息的媒体平台显得愈来愈重要。作为一名缅甸研究学者,我经常关注缅文《吉祥》杂志和云桥网缅语频道,借助这些平台了解缅甸。希望通过双城论坛昆明峰会的举办,助推两国媒体真诚交流,为增进中缅友谊,促进双方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发挥重要作用。
云南澜湄国际卫视常务副总监张晶:
与缅甸的合作始于2015年,从一开始的媒体培训到后来与缅甸国家电视台等媒体的电视剧和节目互译、落地播出合作,其间我们遇到过许多困难,并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前进。通过不断摸索,我们认识到,包容和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寻找共通点是合作的灵感源泉。作为中国首个以精准服务澜湄合作机制为定位的电视频道,“澜湄国际卫视”将以养育沿岸六国儿女的母亲河为情感纽带,以传播流域文化和民俗民风为特色,讲好“澜湄故事”。
云南广播电视台缅甸吉祥网负责人海赟:
今年3月,应缅甸宣传部的邀请,我们赴勃固市参加由缅甸宣传部、缅甸教育部等部门共同举办的“儿童文学节”活动。现场,我们播放了与缅甸国家电视台YTV卫星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睦邻·缅甸》。我们把中国先进的VR和AR技术带到缅甸,得到观众们的赞赏。这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随着中国和缅甸的合作交流越来越多,中缅双方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传播真实声音是媒体的责任,希望通过双城论坛,与缅甸媒体再次同行。
德宏团结报《胞波(缅文)》报新闻中心新闻科副科长杨立:
随着云南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缅籍人员到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经商、务工和生活。2015年12月4日,中国首份缅文报纸《胞波》在云南德宏创刊。我们通过和读者亲密互动,与缅甸记者联合采访,与缅甸各界人士结下深厚的友谊。作为本届双城论坛的参与者,我在与缅甸媒体交流中收获颇多,增强了继续办好《胞波(缅文)》报的信心。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增强中缅两国传统友谊添砖加瓦。
《吉祥》杂志仰光分社缅籍记者佐耶昂:
我有8年记者从业经历,但认识中国、认识云南,始于来到《吉祥》杂志工作。1年来,我采访过许多与缅中友好相关的主题,对自己这份工作也越来越有感情和信心。本次论坛上,我为迎接缅中建交70周年而拍摄制作的片子在开幕式前播出。我用缅甸人的视角,讲述真实的缅中友好,获得了人们的好评,对此我深感自豪。将来,我会履行好自己的驻站职责,讲好“胞波”故事,做缅中友谊的搭桥者。
云南网记者 曹云波 李吒 张莹琳 杨成群 刘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