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商学界人士纷纷访华,什么信号?
来源:观察者网
► 文 观察者网 王慧、张菁娟丨编辑 冯雪
日前,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博鳌亚洲论坛相继举办。在会议现场,观察者网注意到,与会嘉宾中有不少美国政界、商界、学界人士。
与此同时,美国国务院东亚局助卿帮办华自强近日低调的访华行程也引起广泛关注。
两会之后,美国政商学界人士纷纷访华,这是一种怎样的信号?中美政商学界人士的你来我往对于中美关系的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他们在观察中国时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的中美关系走向又将如何?
针对上述问题,观察者网对话近期多次与访华美方人士交流的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教授。
以下为采访实录:
观察者网:两会过后,美国政商学界人士密集访华,比如说近日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中来了不少美国嘉宾,包括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欧伦斯、美国国务院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前代理助理国务卿董云裳、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等。美国国务院东亚局助卿帮办华自强也低调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华行程。您认为这是在释放一种怎样的信号?
吴心伯:首先,我认为他们都是带着一种急切的心情重返中国、了解中国。三年没来,他们都急着来看看中国现在怎么样了。欧伦斯在开会时说,这几天来到北京兴奋不已,老朋友们很热情,中国菜还是那么好吃。他每天都在社交媒体分享很多照片,让大家看看他人在中国,中国和很多美国人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其次,他们希望来进行交流。中美两国在三年间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更多的交流来增进了解。
第三,来谈合作。不管是学者、前官员还是商业人士都希望两国能扩大合作,通过合作实现共赢。
这次来的很多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面孔,或者说我们的老朋友,他们也是中美关系的“存量”。中美关系经历了这么长一段时间的困难时期后,还有这样的“存量”难能可贵。
近一段时间,访华的美国学者会越来越多,但有很多人反映,现在中美航班较少、机票较贵,还是有很多不方便。在双方都有扩大交流的背景下,一些签证和航班上的支持措施还有待跟进。
2023年3月25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经济峰会在北京举行。图源:视觉中国
观察者网:去年是11月,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组织了一个高规格中方代表团赴美访问,成员也涵盖政界、学界和商界,当时您也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您认为,中美政商学界人士的这种你来我往对于中美关系的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
吴心伯:即使在中美关系最困难的时候,双方都认识到有保持交往和接触的必要性。我认为,政商学界的交流,不管是低调的还是高调的,都是必要的。特别是在中美关系困难时,我们要更多地通过“二轨外交”的渠道保持联系和沟通。
从我的经验来看,这种二轨的、民间的渠道交流要比官方间的交流坦率得多,在增进相互了解的效果上要好得多。
2023年3月22日,华自强一行访问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图源: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观察者网:您最近在北京参加了多场会议,相信您见到了不少来自美国的朋友。根据您的观察,眼下美国的官员、学者、企业家在观察中国时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有没有什么让您印象深刻的观点?
吴心伯:我认为,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是否能重新恢复活力;
第二,两会之后,改革开放政策的走向如何,力度多大;
第三,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包括中美关系、中俄关系等等。
通过这几天的交流,有些观点让我印象深刻:
首先,他们中有不少人对中国近期促成沙特、伊朗和解给予积极评价,还在一些会议上讨论了习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他们从中看出了中国外交的新动向,认为中国外交会更加有所作为,中国将在国际事务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第二,我在北京期间,正好美国国会众议院针对短视频社交平台TikTok举行了一场听证会,这也成为了我们会议上交流的一个议题。我觉得,不少美国朋友在谈到一些美国议员在听证会上的表现时都觉得很难为情。但这确实是当下美国的对华氛围,尤其是在华盛顿。
第三,他们中很多人也期待中国在俄乌冲突劝和促谈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观察者网: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当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目前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如何看待台湾问题?
吴心伯:我认为,美方意识到了台湾问题是当前中美关系中最棘手的一个问题,也是最具有潜在爆炸性的问题,大家普遍对此感到担心。大家在讨论中也试图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设性的观点,希望能保持台海的稳定局面。
但是大家也感觉到,在目前的状态下,台湾问题似乎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尽管大家有良好愿望,但要想这个问题真正稳定下来,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恐怕比较困难。
观察者网:您如何看待美国对台政策的动向?
吴心伯:美国正在调整对台政策:一方面加大对台湾的支持,进一步掏空“一个中国”政策的内涵;另一方面加大对大陆的所谓军事威慑,防止所谓的大陆对台动武。
我认为,在经历了去年美国众议院前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大陆强力反制的交锋之后,拜登政府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在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上会更注意分寸,不希望在短期内再次出现对中美关系和台海局势产生严重冲击的事件。
美方对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包括4月初蔡英文“过境”美国,美方处理方式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下一阶段中国对中美关系的处理和中美间的交往。从目前看来,这是中方一个很重要的观察点。
2022年8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继续在台岛周边海空域进行实战化联合演训,重点组织联合封控和联合保障行动。图源:CCTV+
观察者网:近日,您在上海也同美国国务院东亚局助卿帮办华自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您对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的中美关系走向有何判断?
吴心伯:去年11月中美领导人在巴厘岛会晤后,大家都期待两国关系能有小步改善的进程。那次会晤后,中美间的接触确实明显增加,但同时拜登政府也在不断制裁中国企业和实体,在科技上打压中国,在台湾问题上不断损害中国利益,挑战我们的底线。
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所警告的:“美方不能一边要对话,一边搞遏制;一边谈合作,一边捅刀子。”
特别是今年的无人飞艇事件,这本来是一个意外突发事件,但拜登在国内的政治压力之下搞了场政治秀,给中美关系的改善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这也表明,拜登政府在处理中美关系问题上没办法有效控制国内政治的消极冲击。
我们看到有报道说,美国的财政部长、商务部长都要来中国,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访华行程并未取消,只是推迟。我认为,接下来要看双方下一阶段能否按照既定计划推进高层间的交流与对话,这些高层交往能够在外交关系、经贸等领域产生哪些具体的成果。
总体来看,今年中美关系会有一个小幅改善的机会之窗。不过,这个机会之窗留给双方的时间不多了,双方要抓紧。我认为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美方在和中国交往时信用度不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言而无信。拜登总统几次和习主席通话或会面时作出“四不一无意”等承诺,但很显然,美方言不由衷。
第二,言而无行。只是嘴上说说,没有实际行动。拜登说要管控好中美竞争,确保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但实际行动却是相反的,甚至没有真正去做这些事情。所以习主席也一再提醒他,要把承诺落到实处。
第三,美国国内在对华问题上存在负面情绪,且拜登政府缺乏管控国内政治负面冲击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中方会认为,和美方通话、见面似乎流于形式,对改善中美关系起不到实质性作用。中方对美方的信用产生了严重的怀疑,这是最大的问题。
来源|观察者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