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荣:有求于人却不好好谈,还要故意制造矛盾作为筹码

编辑:底线思维 文章类型:综合资讯 发布于2024-04-29 14:10:13 共492人阅读
文章导读 一年之内两次访华,又是在美国大选前这样的关键时期,刚刚返程回国的布林肯,此行有多大收获?……

来源:底线思维

一年之内两次访华,又是在美国大选前这样的关键时期,刚刚返程回国的布林肯,此行有多大收获?从扣好中美关系第一颗纽扣到“五点共识”,中方对两国关系的阐述,布林肯又能领会多少?

布林肯访华结束后,观察者网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问题专家金灿荣进行了一场对话,讨论以上话题。

【文/观察者网 戴苏越】

观察者网: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结束了在中国的访问。我们回顾一下这次来访,您觉得他是抱着什么目的来的,他的目的达到了吗?

金灿荣:布林肯来的直接目的是希望至少在短时间内让中美关系稳定,今年11月5日美国要大选了,拜登政府在外交上拿不出很好的成绩:俄乌战争处在僵局,俄罗斯在战场形势上占据着上风,遭受美西方接近2万项制裁后经济依然稳定;巴以冲突爆发,以色列的暴行让美国为首的西方在道德上处在尴尬的位置,美式双标暴露无遗;如果这时候中美关系再出现问题,拜登政府是没法交代的,所以他们希望中美关系能够至少维持半年的稳定。

而布林肯访华的具体目的,则是希望中国满足他的一些要求,其中包括要求中国不要帮助俄罗斯——他们觉得俄罗斯能够在战场站稳脚跟,与中国帮助他们重建国防工业体系有关;希望中国不要改变台海和南海的局面;再就是延续之前耶伦的主张,在经贸上指责我们产能过剩、冲击世界市场,还有人工智能和芬太尼方面的合作,中美两国军方的沟通,这方面的要求比较迫切。

总的来说,美国人的目的都是一些比较短视的诉求,总目标是希望大选之前中美之间别出事,不要因为中美关系的急剧恶化而让拜登输掉大选。

观察者网:这样说来布林肯此行看上去很矛盾——一方面是有求于中国,希望中美关系稳定,但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方式却是向中国提要求,给中国施加压力而非对中国的诉求让步。为什么美国政府的对华态度会如此割裂?

金灿荣:美国总是通过制造问题来准备谈判筹码。我们看到在布林肯来之前,美国做了一系列不利于中美关系的事儿,其中包括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制造负面舆论,说中国产能过剩不利于全球市场,弄得美国人自己都看不下去了。《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都出来说这个论调不符合西方200多年来的经济学原理——中国的东西又便宜又好,这不是人类的福利吗?怎么又成了问题呢?

但美国就是要制造舆论,最近还搞了启动新一轮301调查,威胁把中国银行踢出所谓的系统,在菲律宾部署中程导弹,搞美日菲合作等等,都是基于上面所说的那个奇怪的思路——在有求于人的时候不是放低姿态好好谈,而是人为制造一些新的矛盾作为谈判筹码——想要我不整你,你就得让步!

美国和很多国家打交道都遵循这个方法,别的国家很委屈,但这些国家因为力量弱小没有办法,只能听凭美国敲诈,但中国不是这样的。

观察者网:这是不是意味着布林肯访华最终只能是走走过场呢?

金灿荣:去年气球事件之后,中美关系一度闹得很僵,正如王毅外长所说,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在上升,本质上美国还是把中国当做主要对手,骨子里不接受中国崛起,不愿意平等对待中国,而是要压制中国。

另一方面,当前中美都有意愿维持两国关系稳定,中美关系不好不仅对两国人民不利,对世界也不利。布林肯一年之内两次来华,说明一方面拜登当局不想撕破脸,中方也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尽管心里会很不爽,但还是尽最大的诚意稳定关系。所以今年中美关系要比去年好一些,有止跌企稳的迹象。

布林肯这次寻求中美关系短期稳定的目标是可以达到的,美国希望中美不要完全脱钩,不要发生冲突的动机也是真诚的——一旦冲突和摊牌,美国肯定是要吃亏的。但是在根本问题上,美国在战略上对中国定位错误,在方法上压制中国让中国让步,所以布林肯的一系列具体目标是没有达到的。虽然最后有“五点共识”,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个“五点共识”也就是“我们继续谈”而已。

4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会谈,提出中方对中美关系的“三个一以贯之”

我们总的态度是,他来总归是一个好事儿,中方也极其重视,习近平主席接见就是一个标志。而且我看外媒也注意到了中国这一次态度是比较强硬的,王毅外长就明确强调了三个“不要”——不要干涉中国的内政,不要打压中国的发展,不要在涉及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上踩踏中方的红线。

习近平主席对布林肯的表态也是非常清楚的,中美两国应该求同存异而非恶性竞争,而且特别强调要“言必行、行必果”,“不要说一套做一套”。美国的一些报纸,比如《华盛顿邮报》就把习近平主席的话解读为必须把中美两国的定位搞清楚,是敌人还是伙伴?不要含含糊糊,否则后面就没法合作了。中方愿意邀请布林肯来,并且高规格接待,目的就是对中美关系负责。

观察者网:这是不是意味着中方在未来的中美关系中,会选择对美国表现得更加强硬?

金灿荣:就中方来讲,我们还是希望中美之间不要撕破脸。一旦中美撕破脸,像俄罗斯那样,就麻烦了。俄罗斯算是和整个西方都撕破脸了,这就导致了它现在的战略回旋余地很小,所幸目前中俄关系不错,俄罗斯有了一个战略依托,另外普京也寄希望于全球南方,搞了很多相关的活动,希望能够扩展它的战略空间。

但目前来说,全球南方要形成合力还是挺难的。打个比方,印度号称“全球南方领袖”,实际上是个机会主义国家。平时没事儿的时候表态很豪爽,“兄弟有什么事儿一句话”,真有事儿找它电话就关机了。

中国显然还没有走到俄罗斯那一步,中美没有完全撕破脸,中俄关系很稳定,中欧关系虽然受到美国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和犹太集团的捣乱,但还过得去,中国在全球南方国家那里毫无疑问发挥着领袖的作用,影响越来越大。总体来说,我们现在的战略地位还行。

网友们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就是美国希望中国跟全世界打,中国和西方希望美国跟全世界打,全世界都希望中美打,所以我们的外交方针应该还是要避免中美公开决裂,避免战略态势变差。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要更加直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因为美国正在做的就是在避免中美公开冲突的前提下,该整中国就整中国——美国负责闹事,中国负责维稳。我们应该根据美国人的特点,调整我们的相处方式,该表达的就表达,该坚持的就坚持。

当地时间4月26日,美日菲澳四国海军在南海举行联合军演 图自:视觉中国

以前中国可能没有这种对美国强硬的能力,所幸现在中国已经成功工业化,拥有全球最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和最全面的工业体系,在高技术领域我们也不断拿下一个个“明珠”,有句话说得好,“地球上只要不是神做出来的东西,中国人都可以做出来”——是这样的硬实力给了我们强硬的底气。

观察者网:这次布林肯访华,依然少不了美国政治人物来华惯常的“亲民作秀”环节,比如在上海他逛了豫园、看了CBA,正如耶伦之前的品尝中国美食、在三里屯喝啤酒……但是貌似从媒体到民间的反应冷淡了不少。您如何看待这一类“作秀”的规定动作?

金灿荣:现在美国也知道要达到他们的对华政策目标越来越难了,一方面中国的实力越来越强大,中国政府对中美关系的认识也越来越严峻,从耶伦和布林肯两次访问可以看出,他们更愿意去社会层面多花点时间作秀,增加软性活动,所以就有了在广州吃粤菜、在北京吃川菜。

耶伦来华,坐的是停驻在日本空军基地里的专机,待遇可比民航公务舱高多了,但美方给出的通稿却是“77岁老太太斜挎背包宛如邻家大妈”。包括布林肯来上海看外滩,拍了个短视频,结果中国人没忽悠到多少,反而让美国人看到了真实的中国,有点儿傻眼:“看,中国才是未来。”这次布林肯还在上海吃了小笼包、看了篮球、跑去上海纽约大学和青年对话,还去北京的798买了张窦唯的专辑。很有意思。

虽然广大网民已经对这种作秀习以为常,但不得不承认美国的“远程养殖业”也还是相当发达的,但是这不影响大局。从中国的角度,我们鼓励和推动民间的交往,民间交往的扩大对美国是有利的。中国的实力在上升,美国政客搞这些软性的东西,我们也是乐见其成的。

观察者网:最后,我们也关注到最近美国国内并不太平,由于其在巴以问题上错误的外交政策导致了国内学生抗议愈演愈烈,反对美国对以色列在加沙暴力行动的包庇和支持。您如何看待最近的美国学生运动,这背后反映了美国怎样的现状?

金灿荣:最近美国加大力度整TikTok,除了它独特的商业模式和技术让美国恼火,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TikTok确实揭露了很多真相,打断了美国精英,尤其是犹太资本的信息垄断和控制。

美国现在内部问题重重,外部也面临很多挑战,所以它的很多弱点逐渐暴露出来,在这个点上爆发了。

当地时间4月27日,美国东北大学的100多名抗议者被捕。图源:视觉中国

目前有几十所很好的大学都出现了抗议运动,他们没有多么复杂的政治考虑,只是就事论事。最近以色列确实太不像话了,美国政府还帮助他们遮遮掩掩。作为代表美国未来的年轻人当然是不满的,他们能够勇于发声,也得到了很多支持。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批评美国政府的行为。学生的要求是正义的,行为是和平的,而美国政府的反应完全是与他们的宪法相对立的。直接上暴力,脸都不要了。我觉得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对学生的立场和呼号表示支持,对于美国政客和犹太资本的丑恶态度要加以批评和揭露。

当然,我们信奉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不过这件事确实暴露了美国很多问题:犹太资本在美国一手遮天,非常粗暴地把反对内塔尼亚胡政府的反人类罪行等同于反以色列,反以色列等同于反犹太人,这就是完全不讲逻辑了。我们看到校园运动中有很大比例的犹太学生参加,这怎么能叫“反犹主义”呢?以色列内部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反战声音。最后事态会往何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