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俄实施“新遏制”战略?美媒:注定失败

编辑:参考消息智库 文章类型:综合资讯 发布于2024-06-13 15:52:27 共764人阅读
文章导读 智库近年来,“遏制”概念在美国外交政策圈出人意料地卷土重来。战略家们提出了针对俄罗斯和中国的“新遏制”战略。对此,和平与外交研究所学者卡洛斯·罗亚6月7日在美国《新闻周刊》网站刊登的《“新遏制”战略注定失败》一文中指出,这种做法存在根本性缺陷,不仅有失败的风险,还可能加剧全球紧张局势。“新遏制”以美国的冷战战略为蓝本,寻求在这些国家周围建立警戒线,利用经济和军事措施来限制它们的影响力

来源:参考消息智库

近年来,“遏制”概念在美国外交政策圈出人意料地卷土重来。战略家们提出了针对俄罗斯和中国的“新遏制”战略。

对此,和平与外交研究所学者卡洛斯·罗亚6月7日在美国《新闻周刊》网站刊登的《“新遏制”战略注定失败》一文中指出,这种做法存在根本性缺陷,不仅有失败的风险,还可能加剧全球紧张局势。

“新遏制”以美国的冷战战略为蓝本,寻求在这些国家周围建立警戒线,利用经济和军事措施来限制它们的影响力。

遏制战略最初是由乔治·凯南设想的,这一战略是根据冷战时期独特的地缘政治背景量身定制的。它旨在通过军事威慑和经济激励措施相结合来限制苏联扩张,聚焦具有战略重要性的领域,同时避免直接冲突。

卡洛斯·罗亚认为,凯南的做法十分细致,因为他承认军事力量的局限性,强调政治和意识形态接触的必要性。而相比之下,如今“新遏制”战略的支持者似乎误解了最初学说的精妙之处。他们主张采取同时针对俄罗斯和中国的全面战略,却没有考虑到每个国家构成的独特挑战,也没有考虑到我们现在所处的截然不同的全球环境。

“新遏制”战略为什么会“注定失败”?卡洛斯·罗亚在文章中给出了以下解释。

首先,在经济领域,“新遏制”战略极为依赖将经济孤立作为胁迫手段,就像最近对俄罗斯实施的一连串制裁那样。在冷战期间,这种方式的要素是合理的:西方在先进技术和经济资源等方面几乎处于垄断地位,它利用这一地位来激励盟友并威慑对手。

然而现在,全球经济格局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与苏联不同,现代俄罗斯和中国已深深融入全球经济。尤其是中国,它已经崛起为制造业强国,并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因此,对美国来说,经济孤立战略并不太可行,还可能会造成更大的自我伤害。这一点可以从目前试图让制造业从中国“回流”的努力中看出:供应链在延长,同时起点和终点保持不变。产品仍然来自中国,但要么经过中间国家运输,要么在中间国家完成最后的组装阶段,给人一种与中国“脱钩”的感觉。

其他类型的制裁和贸易壁垒虽然肯定具有破坏性,甚至代价高昂,但却不太可能达到破坏这些国家经济的预期效果。首先,它们可以体验上述供应链延长的过程。想想看,过去两年,塞尔维亚对吉尔吉斯斯坦的出口增长了6200%。正如一位经济学家所指出的,“毫无疑问,吉尔吉斯斯坦是西方商品转运到俄罗斯的关键节点”。更广泛地说,持续制裁俄罗斯和中国,以及任何可能利用当前机会的国家,可能会促使这些国家走得更近,从而加速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替代经济网络的发展。

其次,除了贸易和金融领域,还有更令人担忧的可能性:军事对抗。

“新遏制”战略的一个关键缺陷是,它没有对在俄罗斯和中国周边地区的“升级主导”原则进行说明。冷战时期,美国小心翼翼地避免在对苏联安全至关重要的领域与苏联发生直接军事接触。然而,西方现在正试图向俄罗斯和中国拥有显著军事优势的地区投射力量。

这种咄咄逼人的姿态加大了发生直接冲突的风险,并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对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误判可能会引发与中国之间紧张关系的升级。中国的军事实力和地区影响力已大幅增强。

“新遏制”战略缺乏关于俄罗斯或中国的积极愿景。它不仅将这些国家描述为战略竞争对手,还将其描述为生死存亡的威胁,必须将其打败、使其孤立——如果不是解体的话。这种做法疏远了俄罗斯和中国,使外交——更不用说未来的关系缓和——变得更加困难。

因此,卡洛斯·罗亚说,“新遏制”战略不仅是一种有缺陷的做法,还把冷战逻辑错误地应用于一种迥然不同的全球背景之下。它有可能导致冲突升级,损害美国和全球经济,并疏远潜在盟友。

“美国不应固守过时的、咄咄逼人的错误战略,而应采取更加微妙的策略。”

监制 | 史先涛

审核 | 李琦

编辑 | 霍丹彤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