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工党政府日子不好过

编辑: 缅华网 文章类型:综合资讯 发布于2024-09-09 11:46:34 共281人阅读
文章导读

镜报 胡后法


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英国一直是西方国家中援乌抗俄的主力军。在英国看来,俄欧关系越恶化,欧洲地缘政治越动荡,英国从中获益也越大。但事实证明,英国的如意算盘并没有实现。俄乌战争对欧洲的打击不可能绕开英国,欧盟作为英国的主要经济伙伴,欧盟经济深陷困境,自然要殃及英国。


7月,英国工党终于告别14年的在野地位,赢得选举,工党党首基尔·斯塔默入主唐宁街10号首相府。然而,工党的运气似乎并不好,上台刚过「满月」,已被接踵而至的难题折腾得有点焦头烂额。骚乱、破产、失去十大制造业大国地位,一个个坏消息成为献给工党新政府的「见面礼」。

社会不满引爆骚乱

7月29日,英格兰西北部绍斯波特镇发生一起持刀袭击事件,一名17岁男性嫌疑人闯入一小学生舞蹈班行凶,造成3名儿童死亡,多人受伤。随后,涉及行凶者的各种谣言迅速在网上传播,特别是关于嫌犯系去年抵英的穆斯林难民的谣言很快成为民众上街示威的无声「号令」。伦敦、利物浦、布里斯托尔、曼彻斯特等多地出现抗议示威,并逐渐演变成暴力骚乱事件。一些暴乱参与者破坏收容难民的酒店、清真寺、商店等,并袭击警察,烧毁警车,成为英国十几年来规模最大的骚乱。虽然警方证实嫌犯出生于英国威尔士,并非难民,但骚乱没有因此而平息。

工党政府迅速采取应对措施,首相斯塔默发表严惩骚乱者的强硬讲话。据英国警方宣布,至8月中旬,已逮捕1000多名骚乱者,500多人受到起诉,为使骚乱者尽快受到法律制裁,英国法院不得不延长开庭时间,但由此产生的新问题是监狱的不够。监狱不足早已困扰英国,工党本来想通过减少暴力犯罪来解决问题,但突如其来的骚乱让工党政府措手不及,打乱了工党的原定计划。

骚乱的触发点是难民问题。近年来,难民一直是英国社会的敏感议题,也是引起民众不满的社会焦点,精英阶层习惯于将社会问题归咎于难民的增加和政府的移民政策。在此背景下,一件普遍的刑事案件迅速演变成反对难民政策的大规模骚乱,民众对政府的不满终于找到了发泄的由头,而社交媒体的助推作用成为此次骚乱迅速扩大的重要原因。一些极右翼博主和网红通过发布各种不实信息,煽动民众上街,大大提高了政府扼制暴乱的难度。

这次骚乱为英国十多年来所罕见。社交媒体把儿童遇害与难民问题相联系,并散布各种谣言,点燃了民众怒火,引爆了长期积累的社会怨气。但是,透过表像看本质,真正的原因是民众对经济社会的不满,对政府的不信任。在普通民众心目中,他们之所以就业困难、社会福利下降、治安状况恶化、公共服务不足,都与移民的增加有关。但实际上,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完全是难民增多造成的,而是英国政府缺乏长远战略,国家治理能力下降的结果。

无独有偶,就在骚乱暴发前后,一则重要消息引起舆论关注。英国自工业革命以来,首次跌出世界制造业前十名。英国媒体认为,这是给刚刚上台执政的工党敲响的「震撼警钟」。据英国机械制造业雇主联合会对官方数据的分析显示,英国制造业在全球的排位已跌至第十二位,年生产总值仅为2590亿美元。这是英国第一次从世界十大制造业大国的行列中出局,落后于意大利、法国和俄罗斯。

如何应对制造业的衰落,无疑是对英国工党新政府的巨大挑战。目前,制造业危机是英国经济的一大难题。塔尔伯特港塔塔钢铁公司数千工人正面临失业威胁,贝尔法斯特的哈兰—沃尔夫造船厂也面临危机。英国新政府虽发誓要采取强力干预措施,加大国家对制造业的支持,以避免英国工业的进一步衰败,但新首相的雄心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并不令人乐观。

英国机械制造业雇主联合会首席执行官斯蒂芬·菲普森在公布有关英国制造业的分析报告时批评前几届政府在振兴工业方面的「玩忽职守」。他认为,其他国家都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工业战略,促进了国内外的投资,而英国要想保持制造业大国的领先地位,迫切需要制定同样的长期工业战略。在工业国家中,英国是唯一没有制造业计划的发达工业国。

对斯塔默首相而言,振兴经济,特别是重振英国制造业是今后相当时期内的首要任务。他已发誓,要使英国成为七国集团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为此,政府必须帮助企业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据英国媒体报道,自金融危机以来,英国生产率增长持续下滑。在2007年前的30年里,英国生产率年均增长2.3%,而2007年之后,已跌至每年仅增0.4%左右。自1826年以来,英国从未出现过如此低的生产率增长速度。

其实,在特雷莎·梅主政保守党政府时,英国曾经起草过工业战略,但被后来的政府所放弃。当时,航空航天、制药、豪华汽车制造业、人工智能、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量子计算机等被列入英国未来工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应当说,这些战略重点符合全球产业竞争的趋势,对英国这样的老牌工业大国保持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然而,在多党竞争的政治体制下,英国政府无法实施这一战略,耽误了英国紧跟世界发展步伐的最佳时机。

党派之争削弱执政能力

英国是老牌议会民主制国家,是民主制度的重要发源地,历来以政治稳定、务实而著称。但近年来,英国政局不稳,首相更迭频繁。过去8年中,英国换了6位首相,其中特拉斯任期最短,只干了40多天。自2010年保守党领袖卡梅伦带领该党赢得大选以来,保守党连续执政了14年。英国对首相任期没有限制,如果某个政党每次大选都能维持下议院中的多数席位,其党首没有换人,首相便可一直担任下去。如果首相辞职,执政党便重新选举党首,新党首自动成为新首相。历史上,戴卓尔夫人曾两次连任,任期11年,成为英国20世纪任期时间最长的首相。

英国近年来政局动荡,执政的保守党内部不断暴露分歧和混乱,国家治理失效,民众对政府执政能力失去信心,支持率不断下降。保守党执政期间,英国走上了「脱欧」的不归路,经济陷入了低增速高通胀的困境。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保守党本应展现卓越的执政能力,但事实恰恰相反。保守党近年来频频曝出丑闻,如「聚会门」、职场霸凌、「咸猪手」等等,甚至首相苏纳克身边人员还涉嫌利用内部信息下注选举日期。面对频频出现的丑闻,政府疲于「救火」,无力专注于国家治理。特别是通胀压力的增大、国民保健制度的效率低下,以及对难民管控的不力,使选民对政府的不满情绪不断上升。自苏纳克2022年10月上台以来,保守党的民意支持率持续下降,而工党一直保持?两位数的领先优势。面对执政颓势,苏纳克不得不宣布提前大选。不出所料,选民抛弃了保守党,被工党取而代之。

英国工党虽然赢得了选举,但未来的日子不会好过,选民给工党的「蜜月期」不会很长。近来媒体炒作的英国「破产」话题就是其中之一。虽然所说的「破产」并不是指主权违约等实质性破产,更多属于政党相互攻击的话术。近来,英国国债、英镑币值、伦敦股市等虽有波动,但并无明显危机迹象。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日前表示,上届保守党政府隐瞒了公共财政的真相,留下了220亿英镑的财政亏空。针对工党政府的攻击,曾担任保守党财政大臣的杰里米·亨特作出反击,辩称上届政府的财政亏空是为增税计划铺垫。

排除党派相互指责的因素,英国经济目前处境困难是公认的事实。政府财政拮据、公共投资低迷、公共服务不足,是工党政府未来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英国今年GPD增速仅为0.7%。经济低迷反过来又压缩了财政增收的空间,只能通过增加债务维持公共支出。英国基础设施老旧、公共服务效率低下等现象,都与政府财政萎缩有关。

在一些关系英国重大利益的问题上,党派之争使政府决策缺乏理性,限制了决策的科学性。例如在「脱欧」问题上,由于受党派竞争和民意的影响,难以进行全面理性和深思熟虑的论证。纵观近年来英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演变,「脱欧」的负面影响正逐渐显现。「脱欧」虽然减少了欧盟对英国的牵制,但经济关系却受到了冲击,限制了与欧盟国家密不可分的经贸联系,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也没有得到明显增强,使英国的对外出口受阻,从而削弱了英国经济的整体竞争能力。

欧洲地缘政治近年来剧烈动荡,英国作为老牌帝国,对国际政治老谋深算,本以为可以从欧洲局势的动荡中大获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为此,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英国一直是西方国家中援乌抗俄的主力军。在英国看来,俄欧关系越恶化,欧洲地缘政治越动荡,英国从中获益也越大。

但事实证明,英国的如意算盘并没有实现。俄乌战争对欧洲的打击不可能绕开英国,欧盟作为英国的主要经济伙伴,欧盟经济深陷困境,自然要殃及英国。战争引发的能源危机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导致民众生活费大幅提升。就大背景而言,此次骚乱的暴发,与英国政府近年来在地缘政治上的缺乏远见也有关系。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