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后,美智库反应过来了

编辑:环球时报 文章类型:综合资讯 发布于2025-01-21 21:06:38 共471人阅读
文章导读 近日,美国知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网站刊登了一篇分析中国和美国新能源发展的文章,其中提到了中国在这一领域中对美国的领先……

环球时报

近日,美国知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网站刊登了一篇分析中国和美国新能源发展的文章,其中提到了中国在这一领域中对美国的领先。

不过,除了谈论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布鲁金斯学会的这篇文章还提到了另一个驱使中国不断拉开与美国身位的重要因素——“地利”!

但这个“地利”却并不属于中国,而是美国。

原来,布鲁金斯学会在其文章中,用三个非常直观的图表,清楚地展现并对比了中国和美国的能源结构。

首先是中美两国的“一次能源”(也就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原始能源)的结构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煤炭这种化石能源,在我国的占比较大;而在美国,则是天然气还有石油占了大头。

其次是中美两国用于发电的能源结构图,从中可以看到支撑中国发电的大头同样是煤炭;而美国的发电大头则是天然气,其次是核能。

再次是中美的天然气以及石油的来源图。其中美国的天然气绝大多数都是自产,甚至还有多余的出口,石油方面美国是进口和自产各占一半,同样也有出口;而中国不论是在天然气还是石油上,都需要进口,才能满足国内的需要。单凭国内的自产是不够的。


然而,布鲁金斯学会的文章认为,美国这种在能源上拥有的“地利”,乃至这种“地利”所带来的对能源安全的保障,却恰恰是导致美国在向绿色新能源转型上,远没有中国积极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美国的能源来得太容易了,又很安全。

而煤炭在能源结构中占比较大的中国,为了摆脱污染和实现减排目标,同时也为了维护能源安全,自然在向绿色新能源转型,包括在投资光伏和新能源车上,有着十足的紧迫感。

布鲁金斯学会的文章还提到,尽管现在煤炭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仍然占比显著,但非化石能源的占比正在逐渐增加。如今中国有31%的电力就是来自可再生能源,而美国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占比仅为22%——更别提,这还是在中国的核能规模明显小于美国的情况下。

这篇文章因此呼吁美国政府要看到世界变化的大趋势,积极向绿色新能源转型,不要躺平在既便宜又安全的化石能源优势之上,并要参考中国过去15年在新能源发展上专注的、持续且不断向前的长远政策规划。

可问题是,在能源上拥有如此巨大“地利”的美国,真能停下吃这个老本吗?在美国政坛拥有很大影响力的相关化石能源利益集团,以及美国的政客们早已形成的路径依赖,又会多大程度上劝他们继续躺下去呢?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