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一重要领域,接连发生三件大事!

编辑:环球时报 文章类型:综合资讯 发布于2025-03-28 15:00:32 共494人阅读
文章导读 “不仅仅是人工智能,中国的医药也让世界感到惊讶。”今年2月16日,当英国《经济学人》在报道中发出这一感叹时,行业外人士还很难有切实的感受。而最近几天,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接连发生的几件事给这种赞叹增添了更生动的诠释……

环球时报

“不仅仅是人工智能,中国的医药也让世界感到惊讶。”今年2月16日,当英国《经济学人》在报道中发出这一感叹时,行业外人士还很难有切实的感受。而最近几天,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接连发生的几件事给这种赞叹增添了更生动的诠释。

3月25日,国内创新药龙头企业江苏恒瑞医药宣布,与美国医药巨头默沙东达成独家许可协议。根据协议,恒瑞医药将其研制的一款正在进行2期临床试验的治疗心脏病药物在大中华区以外的权利卖给默沙东。恒瑞医药将收取2亿美元的首付款以及相应的后续开发和商业化付款。

路透社、彭博社等不少外媒报道了这一消息。路透社称,这项总价值高达20亿美元的药物许可协议,是美国制药商最近与中国公司签署的一系列交易中的最新一笔。分析师表示,包括默沙东和礼来这样的大型制药商已转向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寻求以更低的投资获得新型药物。

路透社报道截图

第二件事正与美国礼来制药公司有关,不过出手的是礼来的竞争对手丹麦制药商诺和诺德。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25日报道,为了和礼来竞争,诺和诺德宣布,同意支付高达20亿美元,收购中国制药公司联邦制药(总部在香港,内地设有多家研发、生产基地)一款实验性药物的专利权。这种注射类药物尚处于早期开发阶段,用于治疗肥胖症、2型糖尿病和其他疾病。诺和诺德也是先支付2亿美元的预付款。

而在3月21日,路透社、英国《卫报》等许多外媒纷纷报道了另一件事——英国最大上市公司、医药巨头阿斯利康宣布,将投资25亿美元在北京建设研发基地。《卫报》称,在北京的新投资是阿斯利康扩大在华业务计划的一部分。该公司已在中国进行了12项收购,总金额近100亿美元。阿斯利康全球首席执行官苏博科表示,这些举措体现了该公司对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信心和持续承诺。

这三件事是中国创新药行业快速发展,并越来越受到国际认可的最新例子。事实上,这样的例子正越来越多。前段时间,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康方生物研发的一种治疗晚期肺癌的实验性药物,获得了比国际巨头研发的药物更好的效果,在业界和西方主流媒体上引发轰动,不少外媒将其形容为“中国医药的DeepSeek时刻”。2月16日,英国《经济学人》刊发报道说,近几个月来,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进步震惊了世界。而在生物技术领域,也正在发生一场更安静但同样重要的转变。

业内人士分析,近年来,中国药企正从传统的仿制药生产向创新驱动转型,通过技术授权,本土企业不仅可分享全球市场红利,更能深度参与国际分工,推动中国从 “医药制造大国” 向 “创新研发强国” 迈进。

印度《经济时报》3月16日专门刊发题为“中国生物技术正在重塑全球制药版图,印度可以从中汲取哪些经验?”的文章,探索如何向中国取经。文章说,中国的生物技术研究正在重新绘制全球版图,创新的轴心正在从西方向北京倾斜。中国悄然发生的变化十分明显。20年前,中国还被看作制药行业化学品和原材料的大工厂。如今,在美国和欧洲接受过培训的精明而年轻的中国科学家们,正重新回到自己的国家。这些带着科学和商业知识回来的精英,或将颠覆在制药行业历史悠久且根深蒂固的美国和欧洲企业的统治地位。印度大型制药公司瑞迪博士实验室联席主席兼医学博士普拉萨德说:“过去15年,中国发生了变化。我们关注的是仿制药业务,但那已不是中国在玩的游戏。中国在追求创新药物。尤其是在肿瘤学领域,中国已经占领了市场。”

 
0
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邮箱:mhwmm.com@gmail.com